留别王维 孟浩然 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 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宽容。

(1)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处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2)清人沈德潜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作简要分析。(4分)

(1)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交流的寂寞与艰难。(2分)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2分)

(2)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2分)如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语言平淡而余味无穷。(2分)

【评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又有谁来理睬,又有谁来陪伴?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他考虑到返回故乡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必然的想法。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就是由于这两句,使得全诗才具有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如果再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了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只是由于体验到“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第四联的依据。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来归隐是唯一应该走的道路。也就是说,赴都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所以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补充资料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33)深秋,天气渐冷,羁留在京师长安的孟浩然心中更冷。应制落第已成事实,整日四处挽救奔走也是枉然。

这日,他又整整奔波一天,回到馆舍时,已累得精疲力竭,坐在椅子里不断出神。这些时日,为了最后再找一找出仕的门路,他接连拜访了许多人,但各方面都没有一点消息,日日这样空手而回,还有必要再等下去吗?应该离开京城长安这繁华富贵之地,回家乡鹿门去了,那里有幽静的田园,自然风光中遍地是瑶草琼花,连庞德公那样有修为的人都不愿接近刘表的邀请,避官携家隐居在鹿门山的深林里,何况自己这个落第士子呢?落魄京师,确实应该归去了,只是与那开元进士王维已有四五年的老交情,情深意笃,实在不忍离开。

想到此,他站起来,把紧掩的窗子推开,院中高树已是叶落枝稀,凉风吹动树梢,呜呜响。他有些冷,不禁掩掩衣襟,又想起多日来四方求助时,那些权贵者的神态,就像这深秋的天空一样,冷冷的,漠然中,看不出一点同情和怜惜。是啊,一位落第士子,又有谁来理睬和陪伴呢?门前冷落,自是必然。人情冷暖如此,虽只有王维了解和赏识,也不可当作在京师羁留下去的理由啊。还是回归老家襄阳吧,功名无望,只有躲进自己清静的园庐里,紧闭房门,守住自己这样一颗寂寞的心才好!

又一阵凉风吹来,桌案上有几页诗笺落到地上,他不得不将窗扉重新掩上,将诗笺捡起,放在桌案上,呆了半晌,忽然摇摇头,抓起笔,探足墨,铺上空白信笺,写起来。【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笔迹先是犹疑,而后越来越坚决。写完一看,落在信笺上的竟是题为《留别王维》的一首小诗――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写完后,再吟一遍,将诗笺慢慢装进套封里,缓缓地袖了。开门出来,走到大街上,但见大道狭斜,玉辇纵横。他径直向王维府上的方向走去。时近黄昏,天空一片鸦青颜色,一阵凉风吹来,使他打了一个寒噤,又清醒许多。他终于站住了,感到时间太晚,这样是要耽误人家休息的,还是等明天再去吧。这样一想,他又踅转身来,捏捏袖袋里的诗笺,慢慢朝馆舍走回去。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00103/261672.html

更多阅读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译文及注释 留别王侍御维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26人评价)8.8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译文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王维和孟浩然合称

摘要: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重要领袖和代表,他们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独树一帜。王维的风格是以诗入画、融入禅意,有宁静之美,而孟浩然则是自然平淡、贴近生活,大有朴实之风。本文在前

王维山水诗20首 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王维山水诗20首浅释(下)作者:一得客1.王维·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口的辋川别墅因旧主宋之问曾遭贬谪并客死异乡,一度荒芜。新主王维抵孟城坳,一见“古木馀衰柳”,乃为昔人而悲,但虑及来者也会为今人

声明:《留别王维 孟浩然 孟浩然《留别王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为网友情瘦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