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成语 带马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成语出处: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前马后ān qián mǎ hòu

成语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例句: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

鞍马之劳ā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兵强马壮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成语解释: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例句:时孔明,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宝马香车bǎo mǎ xiāng chē

成语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例句:冷落了歌儿舞女,空闲了。(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

马牛襟裾mǎ niú jīn jū

成语解释: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例句:闻孝氏孝友之风而无兴起之志。诚者也。(明・赵弼《赵氏伯仲友义传》)

弊车羸马bì chē léi mǎ

成语解释: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解释: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例句:此时四处,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成语解释: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有关马的成语 带马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鞍马劳顿ān mǎ láo dùn

成语解释: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例句:恐王侄一路远来,,故令王侄回营安歇。(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伯乐相马bó lè xiàng mǎ

成语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不食马肝bù shí mǎ gān

成语解释: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成语出处:《汉书・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例句:凡读书当阙所疑,所谓,未为不知味。(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语》)

车殆马烦chē dài mǎ fán

成语解释: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例句:至黄昏乃归,,不胜困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下马威xià mǎ wēi

成语解释: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例句: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清・李渔《蜃中楼・抗姻》)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例句: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招兵买马zhāo bīng mǎi mǎ

成语解释: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例句:我们人手不足,需要了。

打马虎眼dǎ mǎ hu yǎn

成语解释: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例句:他这是,麻痹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老舍《华实春秋》)

仅容旋马jǐn róng xuán mǎ

成语解释:指住宅地方狭小。

成语出处:《宋史・李沆传》:“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叩马而谏kòu mǎ ér jiàn

成语解释: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求马唐肆qiú mǎ táng sì

成语解释: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放牛归马fàng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非驴非马fēi lǘ fēi mǎ

成语解释: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成语出处:《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例句:屈以巡按使兼总司令,布告中外,,惊骇万分。(蔡东藩、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00103/262440.html

更多阅读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及主人公 历史故事主人公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及主人公大禹治水(大禹)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指鹿为马(赵高)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妙笔生花(李白)呕心沥血(李贺)程门立雪(杨时)望梅止渴(曹操)围魏救赵(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典故 有关交友的成语典故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典故【陈明远博客文摘版编者按】前些时候本博贴出了一些纠正“成语误用”的小品,颇得网友们的青睐。今夜恰巧又读到一篇妙文,忍俊不住哦,特与诸君分享。——湘云夜读偶记咬文嚼字:风马牛不相及 ( fēng mǎni

声明:《有关马的成语 带马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为网友少年情深似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