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3篇

反思一: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三)》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后,教材先以古代名题引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接着开展“折一折”的活动,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探索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和算理。教学本节课后,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既兼顾知识本身的特点,有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的已有水平,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受到眼前问题的挑战性和可探索性,让学生经历折纸操作等过程,使学生发现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讨论的素材都来源于学生,他们讨论自己的学习材料,热情高涨,兴趣浓厚,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发现。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法则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这里关注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感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关注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经过不断地思考去获得规律的过程中,着眼点不能只在规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3篇】。本课时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是由特殊去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然后归纳概括,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这其间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另外要注意避免过于繁琐的计算,不过适量的练习还是必要的,通过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反思二:

一、为什么分子相成、分母相乘。

应该说,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为什么分母相乘是直观的,从课堂的1/5来看,学生现有5份中的1份,现在1/5的1/2就是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那么要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相当于是把每一份都分成2份,5×2就是10,5×4就是20。那么为什么是分子相乘呢?在自己再次修改之后进行教学的时候,发现2/5×2/3为什么分子是2×2,其实第一个2表示是有2竖,第二个2表示是有2行,2×2就是2/5×2/3涂出的部分。

二、如何从分数乘整数到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3篇

分数乘整数有几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个几分之几相加两种意义,到底哪一种意义可以迁移到分数成分当中来呢?1/5的1/2,感觉好像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那么是否可以从这里入手,那么时候可以从3的1/2迁移到1/5的1/2呢?感觉不是非常的好,不利于分数图形的理解。那么情景图中的1/5×3理解成3个1/5,那么1/5×1/2就可以理解成1/2个1/5。比较之后,最终我选择了1/5的3倍来理解,1/5的1/2。进行迁移。【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3篇】。

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机会。

练一练在第2小题完成之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在教学中,两个班,一个班一带而过,一个班花大力气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先思考,再从这道题目当中找出有哪几道题是小于的,那几道题目不是的?再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是,有的不是?不是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发现当乘大于1的数的时候,就是大于另一个乘数了。这时候引导学生以前有没有这样的结论,小数当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把新知建构到旧知当中。

比较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关于时间与效率两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处理,的确是一个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反思三: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从“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到“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一个飞跃教学中。如何抓住本课的重点进行教学呢?

1、设疑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孩子乐于探究,课始,从古代著作引入“为什么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会永远截不完呢?”既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无限的思想。

2、相信学生,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听了这一课,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课上教师充分尊重孩子们说的权利和做的权利,开展了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以参与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们一起研究,师生之间体现了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

3、数形结合,巧妙突破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如何有效的引导呢?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两次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利用图形语言的直观性这个特点,引导孩子们探索、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即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重将操作过程、图形语言和抽象的算式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把四分之三乘四分之一用图形表示出来,为孩子们发现和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铺好了道路。【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3篇】。有了图形的帮助,孩子们就有了思考的拐杖,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就不再是机械的操练和模仿了。

4、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学数学。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只有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才能让孩子们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中,教师给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动手的机会,留足了操作的时间,在折纸过程中,学生们不但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更感受到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个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联系的过程,不仅解释了符号语言的意义,也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00103/262533.html

更多阅读

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乘法教学反思受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影响,学生习惯用加减法来理解计算事物,对抽象的乘法口诀的来历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口诀的熟记上就更加难了。然而,乘法口诀的熟练与否是学生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我认为乘法口诀的教学是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新课程人教版三册第44页]。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的基础上,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ppt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作课地点:承留河西小学作 课 人:王 霞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

声明:《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3篇》为网友忽如远行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