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变 白居易 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 白居易为何幸灾乐祸?

闻知多名朝臣被诛,唐文宗悲不百胜,却也无可奈何。如今,他基本完全处于太监控制之下。只能于深宫九重哀叹悲凄。

太监们骄狂至极,借机报私冤,在京城杀人无数。宦官田全操甚至扬言:“我入城,凡儒服者,无贵贱当尽杀之!”士民惶惧,人不聊生。最后,还是藩镇之一的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刘悟之子)上表,控诉宦官滥杀,大公公们才有所收敛。

甘露事变后,以太子宾客身份在东都洛阳闲居的白居易闻知长安的老同事们纷纷全族一起上法场,宰灾乐祸地作诗: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甘露之变 白居易 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 白居易为何幸灾乐祸?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显然,退居政治二线的白老头一直胃火灼心,如今看见昔日热火烹油的后来居上者们终于一命归黄泉,难免卖弄自己早退先知的狡黠和明哲保身的智慧。

很快,白居易又作《即事重题》,以显示自己惨剧发生后他在洛阳的惬意和闲适:

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

身稳心安眠未起,西京朝士得知无?

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竟使这个青年时代正直无私的才俊变成如此鄙陋、冷血的老政治动物,令人齿冷心寒。

优游山林、畅饮低酌之间,白老头在暖阁里天天搂着几个未成年少女,放荡老身子骨,一树梨花压海棠,“纵酒放歌聊自乐”。当然,幸灾乐祸之余,也有后怕,也有惊悸,也有自己及时逃离京城政治旋涡的庆幸: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中鸟,飞出肯飞还。

――《看嵩洛有叹》

看似达观、潇洒,实则势利、贪安。

在“意识形态”影响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辑录的白居易诗,大多是“忧国忧民”之作,其实只是老白诗中的“冰山一角”。而且,种种教科书、文学传记书,言及白居易诗,必有两则俗不可耐的大花边:一为“老妪能解”,二为“广泛流传至日本等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10103/263902.html

更多阅读

唐 白居易《池上》〖古詩詞朗誦〗 池上唐白居易

池上--白居易原文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

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图) 美女图片

来源:转载更新时间:2009-9-15 10:43:24浏览次数:175《霓裳羽衣歌》原名为《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微之是唐朝大诗人元稹的字;也就是说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为了唱和元稹的"霓裳羽衣"诗写的,但元稹的这首诗已失传。霓裳羽衣舞是唐

白居易《池上篇》读后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

读白居易《池上篇》,中有句云:“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

香山居士白居易 香山居士是谁

在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香山,有一处名胜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隔河相望,这就是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隐居安葬之地“白园”。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河上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站在桥上,极目远眺,似乎大诗人白居易捻着白须正从天

声明:《甘露之变 白居易 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 白居易为何幸灾乐祸?》为网友你眼里的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