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

约一个半世纪前,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同一时期在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和后来的戊戌变法。前者取得巨大成功,日本这个岛国向现代化国家迅速迈进;而后者则以失败告终,导致清王朝继续抱残守缺,最终走向覆灭。

最能说明两国同时变法维新不同成果的就是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中国除败退出朝鲜,被割去台湾、澎湖列岛之外,损失远不止赔偿2亿两白银。据日方有关资料,日本所得赔款及掠夺财物总计约合库平银3.6亿两,折合5.1亿日元,等于当时清廷两年半的财政总收入,更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国岁入的6.4倍(另一说法是3.8倍)!日本由此尝足了战争的甜头,从此走上军国主义侵略扩张之路。因收获来自中国的这笔巨额财富,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以迅猛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在痛惜两国变法维新截然不同结局时,有一个问题常被提及:“大清”的洋务运动及后来的戊戌变法为何没能成为“小日本”的明治维新?对该问题的思考,当然不限于纠结历史旧账,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关照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究竟该何去何从。

凤凰网有篇专题文章,对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了系统分析。1】维新基础有别――清朝不具备日本的有利条件:日本有地方分权自治,中国高度中央集权;日本虽闭关锁国,但留有渠道了解世界,中国闭关锁国则是对外一无所知,且毫无兴趣。2】日本推翻幕府是上下联手多数人革少数人的命,维新主体是实力强大的武士商人联盟;而洋务运动则是清朝少数有远见的官员唤不醒多数人的苦涩尝试。3】明治政府推进社会底层近代化,使日本民间比清朝百姓能承担更重税负;清政府为洋务新政横征暴敛,导致广大农村民生凋敝。4】明治维新造近代国民国家,政权集权高效;清朝维护传统体制,地方借洋务做大导致国家分裂。

应该说,这篇分析文章既不缺依据,亦不缺逻辑,更不缺客观,给人不少启发。但仔细想想,似乎还是缺点什么。在本人看来,从完善其内容,并避免结论表面化的角度,至少有必要做两点扼要补充。

(一)原文未能从社会背景作深入分析,阐明中国思想文化与日本的不同轨迹,而这才是清朝变法维新失败的更深层原因。

简单说来,号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背负沉重的思想文化包袱甩不开。在当时清廷统治阶层典型的主流观念中,泱泱大中国才是代表文明世界的“天朝上国”,外部世界不过是一些欠开化的“蛮夷之邦”。统治阶层唯我独尊的夜郎自大心态比比皆是。

而加剧这种妄自尊大心态的另一个更严重的思想意识弊端是一元文化。这一顽疾最早始于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扼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开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传统。此后,除个别朝代,正统观念之外,不允许有不同思想、不同学说的争鸣。大唱统治阶级赞歌的一言堂大行其道。对提出“奇谈怪论”、“异端邪说”的异己分子则极尽打压之能事,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

林则徐、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52年最终成书达百卷,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开明主张。该书流传到后日本产生深远影响,启发了明治维新,并成为天皇和大臣们必读书籍。而在中国,此书不但未受上层重视,而且受到谴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1877年写成日记体《使西纪程》,向清政府介绍西洋先进的管理和政教制度,并提出效仿建议。结果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黄遵宪作为参赞曾驻日本4年之久,他于1887年完成书稿《日本国志》,详细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后近十年政治制度及各方面的变化,认为日本不再是从前的“蛮夷之邦”。虽经李鸿章、张之洞等重臣向总理衙门推荐,却没有下文。直至甲午战争结束,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于1895年签订之后,这本书才自费刊印出来,风行天下,引起震动。从这几本书的遭遇不难看出清廷对待新思想的愚昧拒绝态度。

这种久远历史传统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呈现异常强大又顽固的惰性和惯性。即使有两次鸦片战争血淋淋的惨败,仍然难以唤醒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导致统治阶层骨子里仍然极其抗拒向西方“蛮夷”学习。极少数有远见卓识的精英和开明进步人士也只能限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类。甚至有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应允和光绪皇帝的支持,洋务运动以及后来短命的戊戌变法依然应者寥寥,仍无法撼动庞大腐朽的整个清廷官僚阶层,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日本则不同,作为生存发展空间局限性很大的岛国,其忧患意识与生俱来。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历史文化中,就有久远的向外部强者学习的传统,最典型的当属“汉学”。明治维新主张西学或“兰学”(荷兰传入),这在思维模式上与此前的“汉学”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向强者学习的对象转换而已。因此,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文化阻力和包袱要小很多。这是容易引起中下阶层广泛响应,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_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二)大清作为满人少数民族统治人口巨大的汉民族,其政权危机感无时不在。从“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文字狱即可见一斑。在其长达两个半世纪统治中国历史中一成不变的最大国策就是“以汉防汉,以汉制汉”,更有“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之说。在这样一种政治生态中,在体制内寻求任何可能的变法维新之策必然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即不能危及满清对汉人的统治!而这也正是孙中山举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旗的根本原因。

因此,体制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弄些皮毛性质的改良,不可能奢望根本性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变革。事实上,几十年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也基本限于军事、工业等有限领域。在后来的戊戌变法中,康梁的不少主张正是犯了满清统治的大忌,被保守派拿住了口实,抨击变法维新是“保中国不保大清”。百日维新被突然采取行动的慈禧太后扼杀于摇篮,以康梁逃亡国外,光绪帝被囚于瀛台,以及戊戌六君子被诛杀的惨痛悲剧收场。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有根本性区别,这个岛国尤其不存在民族问题。维新派充分依靠广大中下级武士、商人等阶层的庞大力量,同时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类似策略,打出拥戴天皇的旗帜,一举推翻了几乎与中国清朝历史同样长久的德川幕府统治,为变法维新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无限可能性。一句话,明治维新首先是一场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然后才是科学技术与工业等领域的西化维新。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方面,至于国家大小,民族性格等因素都在其次。而网络上一些原文对其它一些主要方面已有很好阐述,详见附录。

附:《洋务运动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

导语:发生在一百五十年前的明治维新,一直都被拿来和东方邻居同时期的洋务运动做比较。在感叹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和明治维新的巨大成功时,我们要弄清楚的是哪些因素规定了它们的发展?而洋务运动为何就成不了明治维新?

1】维新基础已有别:清朝不具备日本的有利条件

虽然是同时期的改革,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开始时所具有的基础就大为不同。双方在起跑线上就拉开了差距。

日本有地方分权自治 中国高度中央集权

日本是在中央集权下,相对的地方上存在一定的分权。其地方分权较多的特点与同为中央集权体制的中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与中国长期以来绝对的中央集权相比,日本具有西方国家分权制度的某些特点。故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说者以日本明治维新前之社会结构,实与西欧封建末期之社会结构,极为相似;而此一相同之结构则为欧洲“产业革命”之温床也。日本既有此温床,蓄势待发,因此一经与西欧接触,符节相合,一个东方产业革命乃应运而生矣。此一“欧罗巴社会结构”说,颇能道其契机。”

日本虽闭关锁国 但留有渠道了解世界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

16世纪起,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主要是荷兰人传到日本。因主要是通过荷兰语进行研究的。日本人就把这种学问称为“兰学”。从1633到1639年,幕府连续五次发布“锁国令”,限制日本与外国的一切往来,只剩下长崎这一个地方与中国及荷兰维持着微弱的联系。但是兰学的传播,已经使日本人开始意识到汉学的不足之处,也开始认识到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进之处到了1720年,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终于解除了“不准许输入荷兰书籍”的禁令。于是在日本的知识阶层中,又重新出现了“兰学热”。兰学主要在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中发展起来,日本人通过荷兰语,也了解到了西方近代的地理、博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时,维新前的日本本身教育发达。江户末期在男子中有40%-50%的人识字,在妇女中有15%的人识字。识字率在当时世界上处于第一位。

中国闭关锁国是对外一无所知并且毫无兴趣

在鸦片战争被英国用大炮打破国门之前,清朝人对国门外的世界接近一无所知。就连号称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实际上也对外知之甚少。直到战争开战前,他还认为英国兵到了陆上就会“一仆不能复起”。而他更是坚信英国必须购买中国的茶叶和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统统便秘而死。对于世界的一无所知可见一斑。林则徐尚且如此,当时普通清朝臣民可想而知。就算被英国的大炮打开了国门,清朝臣民对于世界也毫无兴趣。鸦片战争结束后22年的1862年,日本幕府派出商船“千岁丸”,前往上海进行贸易,年仅23岁的高杉晋作(不久后创建了著名的“奇兵队”)随船前往以开眼界。在上海,他发现,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畅销书、魏源的《海国图志》,居然杳无踪迹,甚至乏人知晓,这令他深感震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清日两国对于了解和接受世界的态度实有天渊之别。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_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2】明治维新一帆风顺和洋务运动举步维艰的原因

明治维新是实力强大的多数人推动的革命,自然过程相对顺利;而洋务运动只是少数远见之士的奋力挣扎,无法撼动顽固的大多数。

推翻幕府是上下联手多数人革少数人的命

日本的变法主体较为庞大,手腕比较高明。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十分脆弱,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武士及其家属约占总人口的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10103/265502.html

更多阅读

教你如何拜佛--拜佛的两种方法 拜佛的正确方法

教你如何拜佛--拜佛的两种方法礼佛、拜佛连续动作图解经常拜佛,可以让你心得清净,增长智慧,增加福德,而且可以治病、健身。因为拜佛是最好的运动,比其它运动效果更好。但是方法必须正确。这里介绍了礼佛、拜佛的两种方法:“先右后左”和

教你看手纹识手相 女生大富大贵的手相

手相:又称万相之首。以下将为您揭示手掌上常见的一般线与纹所代表的意义和未来的运途,希望对您有所助益,同时为您增加一点休闲情趣。教你看手纹识手相——步骤/方法教你看手纹识手相 1、男左女右生命线 生命线——即生命纹。从大拇

声明:《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为网友沵像个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