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从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看高考作文改革走向

历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家长们夏季纳凉饮茶时的谈资。人们如此重视高考作文,不仅因为它是目前各科所有试题中占分数最多的一道试题,而且对国人来说,它有着久远的心理积淀,所谓“文章千古事”,就是最好的映照。封建社会开科取士,更是一篇文章定终身。如今高考作文可谓百花齐放,远的不说,从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到2001年的“诚信”话题,再到去年的“心灵的选择”,都曾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大家议论风生,传阅佳作,爱不释手。

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又别出心裁,全国卷的试题是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北京卷是命题作文“转折”,上海卷是话题作文“杂”。那么,从近20年高考作文式样的变化,能不能摸清高考作文改革的脉络?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八十中学高三语文组的王筠青、孙洁等5位教师。

记者:高考作文是对考生语文能力与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考查。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20多年里,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文体形式方面经历了哪些转折?

王筠青:在中学语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作能力难度最大、档次最高。高考语文中,就单题而论,写作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试题。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几次转折。

首先是命题形式的转折。高考作文先后运用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给范围自由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给材料作文在审题上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材料认真推敲,如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内涵,就可能跑题,甚至满盘皆输;从1999年开始,话题作文登上高考舞台,无疑值得喝彩,这个转折使大多数考生能够扣题作文,从而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更体现了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原则。今年全国卷、上海卷仍然沿用了这个形式。

其次是文体形式的转折。1997年、1998年运用了一大一小的考试方式,即小作文要求描写、叙述,大作文都是议论文,这种方式能全面考查考生运用各种文体表达方式进行作文的能力,但写作量较大,试卷整体过于厚重,考生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完成所有试题是不能很从容的。从1999年开始,恢复了考查一篇大作文的形式,且文体不限,这个转折使考生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体现出考试改革的人文化倾向。

记者:1999年的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高考作文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风。那些会读书、勤思考、悟性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好作文不胫而走,一时间洛阳纸贵。结合今年的试题,谈谈高考作文在创新意识和开放程度上经历了哪些转折?

孙洁: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话题作文。自采用话题作文以来,除了文体不限以外,内容的开放程度令人赞赏。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考生的思路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审题的要求减小了,对考生的思想认识、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有利于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尽情发挥。

今年上海卷的话题“杂”,就有利于考生巧妙地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角度写,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因为“杂”的话题取材面广,思维角度多。北京卷作文虽是命题作文,但“转折”中所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急骤变革的时代,个人的学习、生活、思想认识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应该从看似平凡的小事挖掘出其中包含的深刻内涵,特别是这几年无论国际、国内都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其中有些是带有转折性的,比如非典这一事件对我国各方面的管理乃至体制的完善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另外,也可以写历史上某些事件、某些个人生活的转折对社会以及个人的影响。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从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看高考作文改革走向
记者:话题作文经过了4年高考的洗礼,逐步走向成熟,但它似乎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难以防止宿构和以背默方式进行的抄袭。比如2001年的“诚信”话题,就出现考生抄袭但却得了高分的现象,当时大家议论纷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40103/271639.html

更多阅读

2014江苏高考作文分析 2014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江苏高考作文“青春与不朽”:写爷爷奶奶特别多来源: 南京晨报 发布于:2014-06-23 10:10:26往年高考作文屈原、司马迁等名人扎堆,今年则出现了一大堆的“爷爷奶奶”。江苏高考作文阅卷近日结束,从阅卷老师的反馈看,今年考生写作题材大撞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伟大的高考战争又一次打响,而且打头阵的就是语文。并且大家的关注焦点就是在语文的作文题目。因为中国高考的核心就是通过一次公平的测验来选拔人才,就像在中国有过1000多年历史的科举一样,也是国家通过这个形式来选拔对国家有用官僚,最

声明:《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从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看高考作文改革走向》为网友戰場厭丗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