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笔山小学 蔡亚珊

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

年级:四年级

重难点: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教学:

1.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 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 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 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 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1.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2. 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 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 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 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 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 第二部分主题

1) 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 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 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笔山小学 蔡亚珊

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

年级:四年级

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重难点: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教学:

1.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 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 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 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 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1.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2. 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 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 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 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 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 第二部分主题

1) 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 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 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40103/272062.html

更多阅读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 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教案 第一单元:亲历科学 1、亲历科学2、认识自己1、亲历科学一、 活动目标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二、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 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教案第一单元1. 怎样才能省力教学目标: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小组合作探究,乐

原创 《瑶族舞曲》民族风情沁人心脾 瑶族舞曲古筝谱

《瑶族舞曲》民族风情沁人心脾文/雅韵日前在大剧院欣赏了奥地利古典交响乐团奏响的新年音乐会,曲目主要是维也纳新年音乐经常上演的园舞曲,演出过程中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锣声,感到很突兀,原来下一曲将演奏中国名曲《瑶族舞曲》听来倍

最新湘教版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第1课 大脚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教学重点】能用多种

《那不勒斯舞曲》教案 那不勒斯舞曲钢琴曲

《那不勒斯舞曲》——鳌江十二小 林园园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带领学生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使他们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律

声明:《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为网友狂扁属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