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赏析

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诗采用了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50103/274391.html

更多阅读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唐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注音版

【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二】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 中秋节的诗句

没有刻意的等待与期盼,没有刻意的留心与挂念,岁月流逝,月华轮转,飒爽的秋风送来了月圆的气息,又是一年中秋时!中秋代表着丰收与团圆。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尚未升起,帮忙收完稻谷后,村里的小孩一边吃着花生、板栗(那时没有月饼)一边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佳句 中秋节的诗句

中秋节的诗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声明:《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为网友浅蓝铯啲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