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记叙了1947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教科书,张指导员在取书的路上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文真挚感人,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教学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后应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去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教学时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要以“情”贯穿始终,初读课文时,可设置情境,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课件、教师动情的背景介绍,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读课文时,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共鸣。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编儿歌、办小报,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四、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六、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这一课。
[板书课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
师:“珍贵的教科书”和“教科书”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书”前加了“珍贵的”三个字,说明这教科书是很贵重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宝贵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有价值的。
师:课文里讲到的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简介背景,
[课件播放:战争场面]
师:让我们来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在1935年,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党中央和毛主席到了陕北,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民奋勇战斗。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心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血腥统治中国,发动了全国内战,妄想消灭共产党。1947年,反动派调动了20多万人的军队进攻延安。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党中央和解放军暂时撤离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NextPage]2、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在这些语句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学习小组同学分角色再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2、汇报交流: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1)生: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所以珍贵。
师:从哪里看出来?再读一读,读出渴望之情。
(生带着渴望之情再读第二自然段)
(2)生: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师: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读一读。
(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第4自然段)
(3)生:(读第10自然段)这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及反思_珍贵的教科书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这一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师指导读“快卧倒”)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4)师引读: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
生接读:指导员,书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生接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
师:让我们把指导员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感情,再来读一读课文。
(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四)表达感受,深化情感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发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已被张指导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那么我们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呢?
生: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生:可以编课本剧表演。
生:可以画出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编成诗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办一期以“战争中的延安小学”为主题的小报,
……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NextPage]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准备,师巡视并帮助、辅导。
生汇报交流。
(五)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一起推荐一起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别忘记一起交流感受。
七教后反思
备课时很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刻意地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都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始巧画“?”
课始,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逐层画“!”
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抓住重点,反复诵读,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的感悟中,将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立体的形象,使文章的内涵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鼓励学生用个性化方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课本剧、编儿歌、画画、办报等实践活动将理解与运用巧妙整合。
三、课尾画个“……”
本单元主题是“读书”,学习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本课的学习激起的是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推荐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八案例点评
1、朗读中想象
硝烟弥漫的战争是我们的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如何把这样的生活用朗读展示出来呢?这就需凭借想象来实现,于是,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2、积淀中创造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放飞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创意地表达。学习的方式是多元的、鲜活的,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及反思_珍贵的教科书


3、自主与合作
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充分的活动时间。学生读懂的,不讲;小组讨论能解决的,不讲;解决不了的,教师精要地讲。想起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
4、课内到课外
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课前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广泛涉猎相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没有用“哈达式”的长长的习题卷将学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而是指导学生扩展阅读相关名著名篇,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世界,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拓展了学习的领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50103/274523.html

更多阅读

《珍贵的教科书》课后反思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反思游戏登陆小学教科书的雷人背后

 近段时间,笔者留意到南方都市报对于湖北把儿童网络游戏写入教材的报道引起了网民的热切关注,正反两派争执可谓热闹,有关网络游戏的争论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最近十年以来,网络游戏在全世界迅速串红,成为广大网民最热衷的休闲娱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因为我在前两面教学《秋天的雨》一颗时就让孩子们收集了有关秋天的美,秋天的快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

说声对不起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教学反思《小镇的早晨》是新世纪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塞北江南”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它为我们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美景。纵观整堂课,我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积极给学生创设相互交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篇一:光的传播教学反思《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因

声明:《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及反思》为网友现实太现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