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刘秉忠 刘秉忠简介
刘秉忠(1216~1274) 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十七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1238年,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1242年,他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的赏识,被推荐入藩王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的幕府。子聪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时年二十七岁。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他的主张对于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253年,从忽必烈出征云南。1259年,又从征鄂州(今湖北武昌)。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如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建元中统等。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六年,订立朝仪。至元八年,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也出于刘秉忠的建议。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并在1256年命他在当地建立一座新城。1258年,新城建成,定名开平,忽必烈称帝后改为上都。至元三年,刘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新城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在刘秉忠和张柔、段桢等主持下,进展很快。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同年八月,刘秉忠去世。刘秉忠长于诗词,沉郁豪迈,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藏春集》六卷传世。
更多阅读
《南乡子》苏轼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原文】《南乡子》北宋·苏轼 黄州临皋亭作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注释】 1) 琼杯;玉石做成的酒杯。2)照眼云山翠作
万事到头都是梦,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 苏轼南乡子的词的翻译
万事到头都是梦,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赏析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晏几道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 南乡子 晏几道
【原文】《南乡子》北宋·晏几道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译文】又是新月挂晴空,弯弯犹是娥眉生,月下吹奏伤心曲,
苏轼《南乡子》 南乡子 苏轼翻译
苏轼《南乡子》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南乡子辛弃疾 《南乡子》辛弃疾原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标题:《南乡子》辛弃疾原文网址:http://u.sanwen.net/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