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 《珍珠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清、深、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按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潭水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所在的位置,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二自然段围绕一个“绿”字来描写的泉水四周的景物;第三自然段,切入课文主题讲为什么名字为“珍珠泉”。第四、五自然段表达了“我”对家乡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动静结合,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同时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充溢其间,非常富于感染力。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2、说教学目标。
因此,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读来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同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将珍珠泉描绘得细腻生动。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一组泉水的画面,用这优美的画面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语言信息,为走进文本搭桥铺路。
2、说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本课我十分注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三、说教学课程与教学意图。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本课时共分4个板块:一、课件演示,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三、咀嚼珍珠泉的美、四、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珍珠泉》说课稿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流程

珍珠泉 《珍珠泉》说课稿

意图

一、

1、谈话: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神奇美妙的感觉,泉水也是这样。2、小朋友们,你见过泉水吗?你们喜欢泉水吗?看——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当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赞叹时,定格画面,老师引导:泉水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泉水吗?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欣赏另一处大自然的杰作——珍珠泉。(板书:珍珠泉)

简单的谈话,回顾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的单元意识。

形象直观的泉水画面,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也唤起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走进新课,能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生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

师:那大家现在就来读读这篇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请字典老师帮忙!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不懂的字词。)

2理清文脉。

(1) 整体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在写珍珠泉时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

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写作顺序:珍珠泉的位置,潭水的四周,泉水涌动的特点和“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板书:位置,环境,泉水)

(2)重点了解课文具体描写珍珠泉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回答:课文第2、3、4自然段。(板书)

遇到字词障碍,查字典是学生应该有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应该在教学中时刻体现出来。

三、咀嚼珍珠泉、感受珍珠泉的美。

1、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又清又绿的珍珠泉(出示第2自然段)(1)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然后多读几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2)课件出示,反复引读:这是一潭( )的泉水,……石头上长着一层( )的青苔。……那绿得没有( )的蕨草,那( )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 )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 )。2、我继续采用多次引读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具体操作如下:

《珍珠泉》说课稿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次引读——着重强调本段话的叙述顺序:最有趣的……开始……最后……有时候……第二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有趣:最有趣的,当然是那( )、()、()、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 ),最后,( )。第三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色彩: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 ),照在( ),一直照到( )。水面和潭底(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 )……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3、通过这三次的读,我想,珍珠泉已经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余在纸上画。4、小结过渡:指着学生刚才板书的词语,小结——这就是彩色的珍珠泉,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又清又绿的珍珠泉,这就是活泼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珍珠泉!作者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到对家乡珍珠泉的赞美之中,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拿起书,让我们再次走进珍珠泉,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那一颗心,用作者的情感来感染我们的情感。学生齐读2、3自然段。在反复的师生引读,小组引读,男女生引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通过指点三个“那样”的朗读,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的优美,读出泉水的又清又绿。

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人人动手,在画图中理解课文,有情有趣,兴味盎然,有助于促进其投入创造性学习。

四、做卡片积累,品读感悟。

1,师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用准确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把水泡的有趣、活泼带给了大家,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除了第三自然段,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你也很喜欢呢?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摘在句子卡片上,简单地谈谈你的体会。

2 生做句子卡片。

句子卡片:

例:我最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珠泉》说课稿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摘句子时,我会建议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注明哪一段哪一句。

(2) 摘录一个句子的最前面几个字和末尾几个字,中间用省略号。

3,交流评价所摘录的句子。

在学生的不同感悟中反复朗读这些句子。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把家乡的珍珠泉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有趣,作者把对珍珠泉的喜爱藏在了课文的字里行间了,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

积累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积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样效果更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摘抄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

1.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有兴趣的小朋友也可以上网搜索有关中国其它名泉的资料。

2. 夸夸我的家乡:

我们也有可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美好的景物,课后请你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找找它的特点,下节课有顺序地介绍给大家。

语文教学要追求“大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

三、说板书。

我采用的形式:教学过程中穿插板书,使教学内容与板书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我的板书为:

珍珠泉

位置:

环境

泉水:深、绿、清

水泡:有趣、可爱

这样的板书设计,清晰展现文章的主线和文章的结构,便于学生对不懂问题提问,体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70103/279135.html

更多阅读

《出师表》说课稿1 出师表优秀说课稿

《出师表》说课稿1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现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表传后者颇少,惟有诸葛亮的《出师表》却一直灿烂于文苑典册,为后人传诵不已!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谈礼貌》说课稿 谈礼貌教学设计

《谈礼貌》说课稿 钟家庄小学 程红云一、说教材《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

《抽屉原理》说课稿 抽屉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抽屉原理》说课稿安宁小学 耿 琳【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70-71页的例1和例2.2、教材地位及作用及学情分析本单元用直观的方法,介绍了“抽屉原理”

《荷塘旧事》说课稿 荷塘旧事教学反思

《荷塘旧事》说课稿吴培卿一、说教材《荷塘旧事》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往事”这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了比

《芦花荡》说课稿 芦花荡优秀说课稿

《芦花荡》说课稿下面是从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的说课内容。一.教材地位1.教材剖析:《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所收录的5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它们的内

声明:《珍珠泉 《珍珠泉》说课稿》为网友舔尸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