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下面举三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例1 《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例2 《我的“自白”书》
这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这首诗既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庄严宣判。全诗感情真挚,充满了激情,充分表现了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我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要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口气,语调要高昂有力。
第一节,两个“任”字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怕敌人毒刑拷打的坚强意志,要读得重些;“不需要”三个字的语气是坚定的;“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个反问句,表示强调肯定的语气,“血”字的尾音要稍微拖长,并且往下降,表现出对敌人残酷屠杀的轻蔑。
第二节,“人”和“怕死鬼”形成对比,要读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长,表示出是所谓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朗诵时要感情奔放,语调昂扬,要表现出共产党人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例3 《向日葵》
不知太阳上 白天仰着脸——
有啥秘密,瞧呀,瞅呀,
引逗得你哟 夜晚低着头——
那么好奇?思来想去……
这是一首歌谣诗,这首诗的想象很新颖、奇特,能充分展现少年儿童聪慧敏捷的思维特点,因而充满纯真稚嫩的儿童情趣。 这首诗开始就把向日葵拟人化了。由“我”向它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既是“我”的疑问,也会引起小听众认真地思索。朗诵这两句时,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顿,以引起小听众的思考。 “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一句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两个字的尾音可以适当拖长。 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第三句可以结合儿童的天真、顽皮表现出来,语调轻快,头部、眼神可适当转动。 最后一句要和第三句形成鲜明对比,速度放慢,语调轻缓,注意停顿,给小听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英语诗歌朗诵技巧_英语诗歌朗诵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汤联小学)
孙道临与朗诵
每当人们说起“生存还是死亡”这句《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台词时,总会想起在电影《王子复仇记》中为哈姆雷特配音的孙道临先生。在这部戏中,道临先生以明晰、纯正的言语,顿挫有致的节奏,生动、准确、传神地刻画了那位丹麦王子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他那超凡脱俗的语言技巧。
有人说,听孙道临先生朗诵是一种享受,他能让你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于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去,领略其中的无穷韵味。
但有意思的是,道临先生在年轻时却羞于在公众面前大声吟诵,因为他觉得再好的作品一说便俗了。可是,一次偶然的演出却改变了他对朗诵的看法,大约在五十年前,他在上海文化广场面对上万名观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时,观众激昂的情绪与他内心的波澜形成强烈的共振,他感到:“诗,不再只是环流于心底的孤独的潜流,她还能飞向听众,引起交叉共鸣和回响。她沟通千万人的心灵,共同溶入一个时代的感情巨流之中。比起演戏来,朗诵需要和观众更直接的交流和相互感应,因而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煽动力。”
因此,尽管道临先生称朗诵只是他的“业余”活动,但事实上他数十年来为朗诵艺术的传播着实作出了巨大贡献,录制了许多优秀的朗诵作品,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道临先生又应邀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银汉神韵———唐诗宋词经典吟诵》中朗诵十首古典诗词。虽说这些诗词对道临先生并不陌生,他早已在不同场合朗诵过无数遍,但依然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不放过哪怕是细小的一个疑问,十分投入。在朗诵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时,道临先生完全沉浸在诗人艰难凄苦的处境中,蓄积已久的悲恸之情如火山般迸发而出,悲怆激昂地喷涌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然后又以低沉、凝重的声调念出最后两句诗:“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最后将“波—声—小”重复吟咏,且声音、气息渐次减弱,细致入微地传达了诗中忧伤怅惘的意绪。而在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中,当朗诵到“古来圣贤皆寂莫,惟有饮者留其名”时,道临先生出人意料地在“惟有饮者”后加了一声叹息,这一声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叹息,让人感受一种苦思的滋味,很有艺术感染力。
古典诗词的朗诵主要表达作品所蕴含着的千古神韵,这种神韵既来自作品悠远、隽永的精神之美,让人有所感悟;同时也来源于作品声韵格律的音乐之美,让人击节而能歌,从这个意义上说,孙道临朗诵堪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