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注释:
卢虚舟:范阳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楚狂人:指陆接舆,系楚国狂人,曾狂歌而过孔丘,劝他不要做官。二峰:指香炉峰和双剑峰。
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南斗:即斗宿星。
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青黛:青黑色。
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更加迫切了。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00103/285749.html

更多阅读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译文及注释 留别王侍御维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26人评价)8.8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译文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

描写庐山的古诗词 描写庐山的毛主席诗句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凤歌笑孔丘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凤歌笑孔丘“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意为“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楚狂人什么意思

这句话摘自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的诗常常这般的霸气外露。这不仅需要境界,还需要勇气。因为在李白那个时代为了科举,学的大都是儒家的东西,所以能够“凤歌笑孔丘”需要境界。因为在李白的那个年代"凤歌笑孔丘"相当于现在

《七绝/和王昌龄送柴侍御》 送柴侍御拼音版

《七绝/和王昌龄送柴侍御》烟水茫茫尽武冈,别君强笑暗神伤。青山同脉难同雨,明月一轮人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多谢博友赠诗、和诗:日月乾坤999 2011-08

声明:《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为网友余生浅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