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 眉目成书 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 眉目成书 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拼音yī jiàn rú gù简拼yjrg近义词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反义词行同陌路、视同路人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例子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英文翻译become fast friends at the first meeting谜语张果老;相逢何必曾相识成语故事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成语正音故,不能读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00103/286998.html

更多阅读

《周易》成书原理一 _ 周易起名原理

《周易》成书原理主讲人: 宋树清技术支持:刘 谦王德宝2010年8月目 录第一章 《易》、《周易》、《易经》... 1第一节 《周易》书名释... 11、“周”字的含义... 12、“易”字的含义... 1第二节《周易》与

春秋左传成书年代考证 春秋左传注疏

春秋左传成书年代考证相传《春秋》是鲁国的一部自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四年间的编年史。《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名,所以《国语·晋语》七云:“羊舌肸习於春秋。”《楚语》上也说:“教之春秋。”《墨子·明鬼篇》:一

眉目、喉舌、耳目、骨头的比喻义 眉目比喻义

眉目:(文章,文字的)纲要;条理;事情的头绪.喉舌:多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工具或人.耳目:指见闻;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方.比喻话里暗含的不满,讽刺等意思。

第5节:无巧不成书

系列专题:《金融战略全书: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  无巧不成书  理解、审视三大危机,特别是金融风暴的内因外果,不再是操盘手的特权、学者的专利。推出行之有效的行动战略和步骤,却是具有国际观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对现代知识经济"着

声明:《一见如故 眉目成书 一见如故》为网友过去式的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