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50年代起源于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比赛项目。进入80年代,以难度攀登的现代竞技攀登比赛开始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兴趣,1985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难度攀登比赛
攀岩运动也属于登山运动,攀登对象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岩墙。攀登时不用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要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攀岩时要系上安全带和保护绳,配备绳索等以免发生危险。
? 最早的攀岩者当然是远古的人类,可以想见的是,他们为了躲避猎食者或者是敌人,而在某个危急的时候纵身一跃,从而成就了攀岩这项运动。
而人类最早的攀登记录,是公元1492年法国国王查理三世命令Domp Julian de Beaupre, Captain of Montelimar去攀登一座名为Inaccessible的石灰岩塔,高度为304米,当时他们就带着简单的钩子和梯子,凭着经验和技巧登顶成功。那座山后来被命名为Mt。Aiguille,那次攀登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并使用装备的攀岩事件。然而之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历史上一直没有再留下人类新的攀登记录。
一直到了十七世纪中期,人们攀登高山的活动开始重新被记载下来。冰河地形以及雪山成为这些早期登山者主动迎接的挑战,而他们的足迹遍布了阿尔卑斯山区。在1850年的时候,登山者已经发展出一些简单的攀登工具,以帮助他们通过岩壁和一些冰河地形。比如有爪的鞋子和改良过的斧头和木斧,这些都是现在冰爪和冰斧的前身。
在阿尔卑斯山区,有另外一些人尝试不过多依赖工具,而是运用他们自己的身体来攀登高山。1878年Georg Winkler没使用任何工具成功首攀Vajolet Tower西面。虽然Georg Winkler使用了钩子且鞋子也经过改良,但他仍算是开创了自由攀岩。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攀岩种类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
按地点分类
1、自然岩壁攀登
2、人工岩壁攀登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
按攀登形式分类
1、自由攀登(free climbing)
2、器械攀登(aid climbing)
3、顶绳攀登(top rope)
4、先锋攀登(sport)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
按比赛形式分类
难度攀岩
速度攀岩
抱石比赛
室内攀岩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4、
按照比赛性质分
完攀(flash)
看攀(on-sighting)
红点攀登(red-point)
速度攀岩
大圆石攀岩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
攀岩的装备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保证此项运动的安全,另一类则为了让攀登者的表现更出色。前者包括主绳,安全带,铁锁,保护器,扁带,快挂,岩石塞,岩钉,膨胀钉,挂片,冲击钻,抱石垫,头盔,后一类较简洁,主要有攀岩鞋,镁粉袋等。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
主绳: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
主绳内部是缠绕在一起的多股尼龙绳,外部则包有绳皮(SHEATH)起到固定和防磨的作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4、
主绳可分为动力绳和静力绳,它们的弹性不同。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6~8米,这样攀登者在脱落时会得到一个缓冲,减少冲力。动力绳是各种攀岩活动的主要用具。静力绳的延展性很小,弹性约为2%,一般用于下降和探洞。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5、
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6、
主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横向切割;不可踩踏或在地上拖拽,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纤维造成内部磨损;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和酸碱性化学药品;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定期淘汰;不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7、
安全带: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安全带的腰带为受力部分,其余腿带等则为了舒适、便利而设计。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8、
穿安全带时一定要将腰带从腰带扣反穿回去,否则受力时有拉开的危险;反穿后的带头长度须在10厘米以上,短于10厘米则需换更大型号的。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9、
攀登之前攀登者和保护者要互相检查安全带是否穿戴正确。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0、
只有腰带和保护环是承重的,其它部分不可承载人体重量;装备环的承重在5公斤以下。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1、
腰带、腿带上带有宽厚海绵垫的安全带,舒适但笨重,适用于室内攀登、定线过程中;竞技攀登时需要轻巧型安全带;传统攀登或器械攀登时,要考虑装备环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2、
铁锁:可自由开合的金属环状物,将各类保护器械、装备连接在一起。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3、
丝扣铁锁在扣紧螺丝时能使铁锁门锁定在闭合状态,避免了不慎碰开的危险;普通铁锁不带丝扣装置,重量轻、操作便利,可用于临时保护点,若使用普通锁做固定保护,须遵循双重铁锁且对开门的原则。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4、
铁锁的纵向抗拉力大于横向抗拉力;铁锁门打开时,纵向抗拉力会降低;铁锁门是最薄弱的环节,不可直接受力。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保持铁锁门闭合且纵向受力。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5、
避免高空跌落或硬物撞击;这样会带来内部的裂痕导致铁锁作废。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6、
先锋攀登等可能出现冲坠的情况下,攀登者应直接将主绳和安全带连接,不能使用铁锁作为中间环节。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7、
使用UIAA或ICC认证的铁锁,铁锁历史不明不可使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8、
保护器:当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保护器时,其特殊构造能增加摩擦力,使得主绳的制动端只需较小的握力即可控制受力端的较大重量。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9、
8字形保护器以前最常用,但会使主绳反复拧转缠绕,AT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0、
GRIGRI,REVERSO等保护器在一定条件下会自锁,但一定要正确使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1、
保证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分清制动端和受力端;对于不能自锁的保护器,使用中永远要握住主绳的制动端。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2、
扁带:软性带状物,通过机械缝合或手工打结成为长度不一的闭合圈,提供保护器械之间的软性连接。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3、
机械缝合的强度大于手工打结,但手工方式可自由调整扁带长度使其适合需要。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4、
移动中的主绳不可直接从扁带中穿过,否则,移动带来的摩擦热会损毁扁带。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5、
架设固定保护点时可能用扁带连接两个或更多的临时保护点,此时须注意扁带的连接方式以区分主受力点和备用受力点;还要保证一个临时保护点失效时,不冲击其它保护点,不影响整体保护效果。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6、
快挂: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铁锁成为快挂,使用时一端扣入保护点,一端连接人体安全带或主绳,带来操作便利。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7、
快挂两端的铁锁都不带丝扣,存在不慎打开或收力压开的危险,所以只有一个快挂时,不能作为固定保护点使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8、
先锋攀登或传统攀登的路线中使用快挂作为临时保护点,此时主绳的扣入方式和快挂开口方向非常重要。要求主绳从快挂与岩壁之间穿入,从外侧穿出,也就是说攀登者这一端的绳头在外侧;若路线存在横向走向,快挂扣入端的铁锁门要朝向路线走向的反方向,比如路线是从左至右,铁锁开口须朝左。这样可防止脱落时绳子压开铁锁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9、
岩石塞:规格、形状不一的金属制品,可放入岩缝、石洞、石桥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为保护点。
以放置岩塞作为保护点需要丰富的器械经验,操作者必须非常谨慎,确保岩塞在可能出现的受力方向上不会移动或脱出。
不带机械部件的岩石塞主要利用自身的各向不对称性和岩缝内部的形状变化,固定在岩缝狭窄处。
机械塞的形状大小可以调控,以收缩状态进入岩缝,弹开后即可卡住,操作便利,适用范围广,是攀登传统路线的上佳选择。
?熟悉各类岩塞的直径和适用范围将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必要时可在岩塞杆上进行标记。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0、
岩钉:提供另一种建立保护点的方式;一头是楔形,通过敲击楔进岩缝提供保护力,另一头是环状,可连接铁锁或扁带。要提醒的是,敲入同一条岩缝的两个岩钉存在撬开岩石的可能。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1、
膨胀钉:利用冲击钻和锤子,膨胀钉可打入整块岩石中,加上挂片就成为非常稳固的保护点。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2、
挂片:一侧通过膨胀钉或螺丝钉固定在岩壁上,另一侧则可扣入铁锁或快挂,或接上扁带;是保护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3、
镁粉袋:辅助装备,镁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液和岩壁表面的水份,增大摩擦力。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4、
抱石垫:抱石运动中的保护手段,提供缓冲和减震作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5、
抱石垫内部是两层或更多不同质地的海绵。最上面是硬体封闭式海绵,最下面是较厚的软体开放式海绵。软体海绵使脱落者下陷而不是分散压力,易挫伤手腕脚踝,所以抱石垫要硬体海绵层向上放置。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6、
可能脱落的地方都需要抱石垫;若数量不够,保护者可随着攀登者的动作拖动垫子。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7、
头盔: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脱落姿态带来的头部伤害。头盔要端正佩戴才能护住前额后脑及侧面。出现落石千万不要仰头观望或以手抱头,无处可躲时让头盔发生作用。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8、
攀岩鞋: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大增加。从普通鞋到攀岩鞋是提高攀登水平的重要变革。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9、
使用时应选择号码偏小的,穿进去将脚裹得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脚感,便于精确踩点和发力。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40、
攀岩鞋种类繁多,适应于不同的石质、岩壁角度以及不同的攀登方式。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攀岩技巧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1、
手法:攀登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体向上运动和贴近岩壁。岩壁上的支点形状很多,常见的也有几十种。攀登者对这些支点的形状要熟悉,知道对不同支点手应抓握何处,如何使力。根据支点上突出(或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抠、捏、拉、攥、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点可以有多种抓握方法。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2、
抓握支点时,尤其是水平用力时,手臂位置要低,靠向下的拉力加大水平磨擦力;要充分使用拇指的力量,尽量把拇指搭在支点上。对于常见的水平浅槽的支点,可把拇指扭过来,把指肚一侧扣进平槽,或横搭在食指和中指指背上,都可增加很大力量。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3、
攀登中手指的力量十分重要,平常可用指卧撑、引体向上、指挂引体向上、提捏重物等方法练习。现在国外一些高手已能达到单指引体向上的力量水平。在攀登较长路线时可选择容易地段,两只手轮换休息。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4、
休息地段要选择没有仰角或仰角较小,且手上有较大支点处。休息时双脚踩稳支点,手臂拉直(弯曲时很难得到休息),上体后仰,但腰部一定要向前顶出,使下身贴近岩壁,把体重压到脚上,以减小手臂负担,做活动手指、抖手动作放松,并擦些镁粉,以免打滑。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5、
? 脚法:攀岩一般都穿特制的攀岩鞋,这种鞋鞋底由硬橡胶制成,前掌稍厚,鞋身由坚韧的皮革制作,鞋头较尖,鞋底磨擦力大。穿上这种鞋,脚踩在不到一厘米宽的支点上都可以稳固地支撑全身重量。在选购这种鞋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买大了。鞋越紧脚,发力时越稳固。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6、
一只脚能接触支点的只有四处:鞋正前尖;鞋尖内侧边(拇趾);鞋尖外侧(四趾趾尖)和鞋后跟尖(主要是翻屋檐时用来挂脚),而且只能踩进一指左右的宽度,不能太多,比如把整个脚掌放上去,为的是使脚在承力的情况下能够左右旋转移动,实行换脚、转体等动作。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7、
换脚的正确方法是要保证平稳,不增加手上的负担。以从右脚换到左脚为例,先把左脚提到右脚上方,右脚以脚在支点上最右侧为轴逆时针(向下看)转动,把支点左侧空出来,而体重还在右脚上;左脚从上方切入,踩点,右脚须势抽出,体重过渡到左脚。
攀岩的常识性知识 8、
动作连惯起来,就象脚底抹了油一样,右脚从支点滑出,左脚同时滑入,体重一直由双脚负担,手只用来调节平衡。双脚在攀登过程中除了支承体重外,还常用来维持身体平衡。脚并不是总要踩在支点上,有时要把一条腿悬空伸出,来调身体重心的位置,使体重稳定地传到另一只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