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九大养生保健穴位 中医拔罐养生 拔罐常用到的九大穴位

人身体上有很多的穴位,有些穴位常按对身体有益。中医拔罐就是运用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功效。你知道常拔罐常拔哪些穴位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拔罐需要用到的九大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人体九大养生保健穴位 中医拔罐养生 拔罐常用到的九大穴位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中医拔罐养生 拔罐常用到的九大穴位_拔罐穴位图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哪些病用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有专家说过,拔火罐本身是属于一种机械性的刺激,利用拔火罐的负压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治愈一些基本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例如:感冒、慢性咽炎等疾病。

感冒: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走罐治疗,效果非常好。

痛经:拔罐对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效果明显,可在腹部的中极、归来、天枢穴和背部的肝俞、肾俞穴上拔罐。

运用拔罐疗法还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是家庭保健的好帮手。

很多人对拔罐有这样的误区:觉得拔罐后身体皮肤上的印记越深越好。专家说拔罐后的印记深浅是表面你身体疾病的轻重程度,并不是月中越好。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在拔完以后身体上的印记很快就能消失。患有皮肤病的人不宜拔罐。

此外,妊娠妇女的腹部和腰骶部应禁用拔罐,儿童皮肤娇嫩,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起水泡。对于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的人不宜马上进行拔火罐,应休息恢复后再进行。

中医拔罐养生 拔罐常用到的九大穴位_拔罐穴位图

注意:拔火罐最多15分钟

家用可选真空罐

专家指导: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现在市场上拔罐使用的罐子种类很多。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每种罐子都有它的用武之地。但是一般我们都是使用玻璃罐,因为比较容易看清皮肤的一些症状。专家建议家庭拔罐最好是使用真空罐。

医院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当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也不会发生烫伤,只是祛风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拔罐禁忌及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结语:拔罐是传统中医的一种。但是拔罐不是任何病症都可以治愈的,拔罐只是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在秋天或者冬天拔罐的时候,要尽量减短拔罐的时间,防止因为皮肤在外裸露时间太长而感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30103/293964.html

更多阅读

苏摩瑜伽 功能12式瑜伽组合:调动人体九大系统,疏通全身经脉

经常听很多伽人们问塑身的瑜伽动作,保健的瑜伽动作,美容的等等,小编都会推荐经典组合拜日式。这套动作十二个体式,调动人体九大系统,疏通全身的经脉,每次坚持练习六遍,就可以调动一天的代谢水平。这么齐全的功能瑜伽组合,相信你们都会喜欢的

中医养生保健的好处 出汗的好处 人体出汗的8大养生保健作用

我们每一天都会出汗,出汗是我们必有的一种生理状态,然而,很多人都却不懂得出汗的意义。我们都说热了就会出汗,那么,出汗到底对人的身体有没有好处呢?有时候无缘无故出汗预示着身体的哪些状况呢?接下来,小编就来回答这些问题。人体出汗的8

红茶的养生保健功效 柚子皮的5大养生保健功效

  冬季天气比较干燥,人们都很容易上火,所以经常吃些下火的水果蔬菜才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冬季很多人喜欢吃柚子,因为柚子味道甘甜,而且水份又很多,而且柚子皮也有一定的功效,医学上认为柚子皮味辛苦甘性温,在生活中有很好的化痰止咳的

九大中医养生秘方 中秋前后 必吃的九大养生菜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因此九大养生蔬菜助你安渡秋天。  大家都知道,蔬菜不仅养生,还辅助治疗及预防一些疾病。那么,在应季的蔬菜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4法

一、精神调养很有益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二、饮食调养是关键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

声明:《人体九大养生保健穴位 中医拔罐养生 拔罐常用到的九大穴位》为网友尽多少欢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