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

吴茱萸的作用有哪些

1、驱蛔虫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

2、抗菌

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3、降压作用

吴茱萸蒸溜液、煎剂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正常犬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4克生药/每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煎剂给犬灌胃降压幅度较静脉注射小。

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减低了外周血管的阻力,且与组胺释放有关。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罂粟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

5、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为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其兴奋子宫作用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而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为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

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吴茱萸水煎剂5g/kg和20g/kg均能显著延迟痛觉反应时间,可维持2.5小时都不消失,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与生姜同服,镇吐作用可被加强。

但亦有报告指出,吴茱萸煎剂及丙酮浸膏分别给犬灌胃,对4%硫酸铜所致犬的呕吐均无镇吐作用。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g/kg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 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

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

实验表明: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降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 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

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有报告认为,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8、其他

吴茱萸属植物10%醇提物,给兔注射 0.5 -1.0毫升,血压有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呼吸轻度兴奋,增加颈动脉血流量,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2 0.5毫升/1公斤静注兔血压无显著变化,呼吸略增大,用 0.02- 0.1%对离体蛙心作用不明显。

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显,先有扩张后收缩,对离体兔肠,初有短誓兴奋后麻痹,对离体兔子宫,开始有兴奋作用,Evoxine 毒性低,对小鼠的半死致死量,皮下注射为705毫克/1公斤,静脉注射为135毫克/1公斤,吴茱萸的成份,如吴茱萸内脂、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有相似的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

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Rutamine)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吴茱萸因碱在小鼠有抗Columbia SK病毒作用。

从Exanthoxgloides中所得之生物碱,与菌茵碱相似。

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所射的兴奋性,松驰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在若干方面与麻黄碱之作用相似。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治病验方有哪些

脾肾虚冷,五更泻

吴茱萸5g,肉豆蔻6g,五味子,补骨脂各9g,用水煎后服用。

溃疡性口腔炎

以吴茱萸粉加适量的醋,调成糊状,置于清洁布上,分别包在双足涌泉穴及其周围,一天后取下。

胃脘痛

吴茱萸15g,研成末,醋调敷脐。

高血压

吴茱萸10g,醋少量。把吴茱萸用醋调,贴脚涌泉穴处,每天调换1回。

用于虚寒胃疼

则用吴茱萸6克,生姜15克,人参12克,大枣5枚,用水煎服。

用于寒疝

经常和蜜香,小茴香,川楝子,元胡配伍。

用于寒湿郁结之湿脚气

槟榔7枚,陈皮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紫苏9克,为末。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用于脾肾虚寒所导致五更泄泻

则用补骨脂120克,吴茱萸120克,肉豆蔻60克,五味子60克,为丸。

胃寒呕吐吞酸

吴茱萸,炮姜各9g,研粉,每回3g,冲服。

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

湿疹

吴茱萸30g(炒),海螵蛸20g,硫黄6g,共研成细末备用。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者猪板油化开调抹,隔一天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冷痢

吴茱萸6g,研成末,黄酒调,敷脐。

心肾不交之不寐

吴茱萸9g,研成末,米醋调敷足心。

痛经(寒凝血瘀型)

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15g,共研成细末,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接下来放上热水袋加温。

脘腹冷痛

吴茱萸5g,干姜6g,木香,陈皮各9g,用水煎后服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配伍应用

配黄连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黄连苦寒泻 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 逆止呕。

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 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 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成方便读》:“吴茱萸 辛热,能入厥阴……引黄连入肝,一寒一热,一苦一辛, 同治厥阴气火有余。”

配党参

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

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

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即可暖肝,又可暖脾。

可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而氏证。

配五味子

吴茱萸辛苦大热,即能入肝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温,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

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

五昧子酸温,有益肾收欲之功,与吴茱萸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

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便泄泻之证。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配当归

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

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

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配木瓜

吴茱萸辛开苦降。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疏筋活络。

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

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配高良姜

《赤水玄珠》:“吴茱萸良姜亦止腹痛。”

配白豆蔻

《医学启源》:“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吴茱萸汤1

功效:养血温经散寒,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吴茱萸汤2

功效:主治产后肺感寒,咳嗽不已。

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1分,当归(切,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吴茱萸汤3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止痛,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汤4

功效:主治卒心痛。

组成:吴茱萸5克,桂1两。

用法:用酒2升半,煎取1升,分2次服。

处方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吴茱萸汤5

功效: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组成:半夏(姜制)、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等分。

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吴茱萸汤6

功效:主治伤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烦闷绝。

组成: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大枣5个,甘草1分(炙微赤,锉),生姜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上锉细。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二。

吴茱萸汤7

功效:温阳运脾,理气消胀,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组成: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来源:《宜明论方》卷一。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_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丸1

功效:治肾经虚损,恶风多汗,面色浮肿,腰膝疼痛,形色憔悴,并宜服之。

处方:吴茱萸、细辛、白茯苓(去皮)、独活(去芦)、木香、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石斛、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70103/303492.html

更多阅读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本品《雷公炮炙论》中就有炮制加工的记载。主产于我国河南、浙江等地,经蒸制、晾晒后入药。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功效与作用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1、性味归经:甘,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简介生薏米偏寒凉,利水渗湿最在行,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炒薏米是取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药泡制方法里,还有一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简介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方法/步骤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1、治肾寒羸瘦,生阳气,补精髓:鹿角霜,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简介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宋 苏轼《仇池笔记·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一日,有村妇林中见一桃过熟而绝大,独在木杪,乃取而食之。翊 适见,大惊。妇人食已,弃其核, 翊 取而剖之,得雄黄一块如桃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正气水治疗湿疹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如藿香正气胶囊或藿香正气滴丸。由于霍香正气水药效比较峻猛,小儿和年老体虚者服用时应有医生指导。 藿香正气水

声明:《制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5)》为网友我本凡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