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原因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

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关注养生保健,但还是有很多的疾病困扰着我们!大家了解什么是糖尿病吗,相信很多的人都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得了糖尿病能活多久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糖尿病的症状相关的介绍吧!

目录

1、糖尿病的概况简介2、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4、9个症状告诉你可能患上糖尿病

5、糖尿病最“喜欢”哪些人6、糖尿病适宜哪些食物

7、治疗糖尿病的偏方8、8个生活习惯有效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

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①伏格列波糖

餐前即刻口服。

②阿卡波糖

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4)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①瑞格列奈

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

②那格列奈

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三)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糖尿病五个预警信号

糖尿病素有现代文明病之称,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较不明显,因此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这不禁给大家以警醒, 要想及早发现与治疗糖尿病,大家要留意前期五个预警信号。

糖尿病五个预警信号

1.血压偏高: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6年后约有40%的人患上糖尿病。专家建议:少吃咸菜、加工及腌制食品,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服降压药,把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减轻动脉硬化。

2.苹果身材:苹果型身材(腰部更粗)人群内脏脂肪更多,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前期危险更大。此外,腹部脂肪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危险,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男性和女性的腰围最好别超过90厘米和85厘米。

3.体重超标:九成糖尿病前期患者都有体重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更应提高警惕。

4.薯片上瘾: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表明你已经上瘾了。这些食物含大量糖、盐和脂肪,口感好,但也容易激起大脑奖赏机制,让人吃了还想吃。利亚敦博士表示,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5.吃饱就困:偶尔一次不必担心,但如果经常这样,则可能是身体报警,表明你的饮食结构有缺陷,如饮食中精制面粉、含糖饮料和甜食等简单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长期吃下去易得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怎样预防糖尿病

1.少吃咸菜、加工及腌制食品,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服降压药,把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减轻动脉硬化。

2.控制饮食、定期锻炼、三餐定时和睡眠充足是保持正常身材的关键。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最好进行30分钟快走。

3.如果体重减轻5%~7%,可预防或推迟60%的糖尿病。生活方式变化(特别是增加运动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减重防糖的关键。

4.找出爱吃薯片等食物的原因,如果是压力大或寂寞无聊等,可以改成找人聊天、运动等活动。如果是饿了,不妨来把坚果,喝杯酸奶,吃根香蕉、黄瓜等取代这些垃圾食品。

5.多摄入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玉米、糙米等全谷食物,各种蔬菜、水果(而非果汁)等。这些食物消化时间长,不会导致饭后血糖猛升。

温馨提示:有糖尿病家族史、40岁以上者、有分娩特大胎儿史者,以及有高血压、冠心病、高三酰甘油、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上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者(其中有一项以上异常)的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群体,这些人群要引起重视。

两种方法鉴别有无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升高,对于普通人来说,到了医院,如何对自己有无糖尿病,及如何诊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看懂检验报告呢?下面专家来教大家如何看懂糖尿病的检验报告。糖尿病最为常用的检测方式是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口服法。

1、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看区间来辨别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糖尿病发病原因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2、糖耐量试验口服法

分时段看峰值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试验前病人应禁食10―16个小时。

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

口服葡萄糖30分钟―60分钟达高峰,峰值<11.1mmol/L;

120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糖尿均为阴性,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糖尿病性糖耐量

空腹血糖≥7.0mmol/L;

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峰值≥11.1mmol/L;

120分钟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糖尿常为阳性,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9个症状告诉你可能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是困扰我国各个年龄段人群的高发病症之一,糖尿病患者通常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常常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现象。若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很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糖尿病越早发现,治疗康复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对一些可能昭示糖尿病的症状需要多加留意。

1、有糖尿病家族史。有明确的轻型糖尿病家族史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要引起注意。

2、有多尿、口渴多饮或近期不敏原因的体重减轻。

3、女性有异常分娩史,曾出现过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4、女性外阴反复感染。顽固性外阴瘙痒,或反复外阴、阴道霉菌感染,或屡发疖痈者,有可能是患了糖尿病。此外,反复的呼吸道、胆道、尿路感染,创口不愈合者,也就怀疑是否患有糖尿病。

5、男性出现阳痿,排除了泌尿生殖道局部病变后,要怀疑有糖尿病可能。

6、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于餐后3小时或3小时以上,表现为心慌、出汗、饥饿、颤抖等,如测血糖则在正常低值或低于正常,进食含糖食物后上述症状可消失。在某些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有所表现。

7、偶有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也要怀疑是否有糖尿病,应作进一步检查。

8、年轻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等应怀疑有糖尿病。

9、当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知觉障碍,如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过敏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汗,尤其是半身出汗,体位性低血压,不明原因的尿潴留;尿失禁、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下肢血管病变,如下肢发凉、发泔、间歇性跛行、肢端坏死、水疱、溃疡等;冠心病心肌梗死、肾病、脑血管意外等情况;不明原因的昏迷等时都应怀疑有糖尿病。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大家要留意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尽早到医院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和及时治疗。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人们常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会严重的危害患者的健康,一旦患了糖尿病就要面临着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2、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看了上述的您了解了吗,糖尿病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积极的预防,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积极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那些糖尿病高危人群。那么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在糖尿病亲属中糖尿病发生率较非糖尿病亲属高4―倍,单卵双胞胎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致率达90%。

2.从我国传统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生活方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体力活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出粮谷类主食为主改变为肉副食为主,经济收入迅速增高者。

3.早发冠心病者。

4.高血压(多140/90mmHg)者。

5.高密度脂蛋白<0.9Mo比,三酰甘油(To)>2.8mmol/L,曾有空腹血糖受损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者。

6.年龄45岁以上者。

7.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胎儿分娩史(胎儿大于等于4kg)。

8.饮酒过多者。

9.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BMl)>25者,控制体重、减轻肥胖与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相当密切。研究发现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为非肥胖者的3―5倍。

肥胖者由于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反应的缺陷,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增高,出现糖尿病。肥胖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可以减少糖尿病的患病率。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最“喜欢”哪些人

糖尿病主要分1型搪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搪尿病的发病率很低,而且一发病就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因此绝大多数能及时发现及时诊治.故目前尚无各种检测指标作为确定1型搪尿病高危人群的手段。而2型搪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症状不明显,常常要到出现并发症时才得以确诊,因此要了解糖尿病“喜欢”哪些人,什么样的人群易患2型搪尿病,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检查。

哪些人群是2型塘尿病的高危人群呢?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随年龄增长而增长,45岁以上人群足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2型搪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因此如果您的父亲、母亲有一方患糖尿病或同胞兄弟姐妹小有患糖尿病的,那您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目前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约60%。80%的2型搪尿病患者发病前有肥胖,而且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也就是越胖越容易得糖尿病。

除此以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摄食过多、营养过剩、缺乏体力活动也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以住患妊娠糖尿病或有超重胎儿生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当成人患有高血压、痛风、血脂紊乱即也应检查有无糖尿病,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常常矢伴而来。已经有糖耐量减低或空腹血搪受损的人更是糖届病的危险人群。

近十余年来,国外还有学者认为精神因素石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所以长期精初紧张者也是糖尿病“喜欢”的人。当然,有糖尿病危险因素并非一定会发生糖尿病,然而,如果一个人的危险因素越多,就越容易被糖尿病缠身。

温馨提示:当您出现下列情况如肢体有感觉障碍,皮肤易发生化脓性感染,反复尿路、胆道、肺部感染,较早出现白内障或视力减弱、女性外阴瘙痒(排除洒虫感染)时,千万别忘了及时去医院查血糖。

糖尿病如何合理饮食

糖尿病是很严重的一种病,除了因为症状表现会给患者带来影响外,而且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所以对于患者来说,治疗糖尿病是很重要的,而除了治疗之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也非常重要。那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如何更加合理呢?

糖尿病不适宜哪些食物

1、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2、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3、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适宜哪些食物

1、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2、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3、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糖尿病都有什么危害呢

糖尿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早、最多和最严重的国家。糖尿病都有什么危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糖尿病都有什么危害呢?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糖尿病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死。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稍麻木、灼热感或冰冷刺痛,重者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排汗异常,腹胀、便秘或腹泻,站立位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尿不尽或尿失禁。在所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阳痿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目前为止尚没有确切定论。一般来说,是患者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与日常饮食过多有关。食肥腻而量多,要求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使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多,促进脂肪积累,造成肥胖。

糖尿病警惕用药六误区

误区一:“世上凡药三分毒”,血糖升高拒服药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达到血糖满意控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仅仅为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对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但用药后同样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可以说饮食、运动和药物是有机统一的,从而构成了糖尿病治疗的“三驾马车”。一般来说,治疗剂量的降糖药副作用轻微,服用是安全的。再说,如果血糖不能满意控制,“高血糖毒性”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降糖药的副作用,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误区二: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目前市场上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其价格不一,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头脑中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价格越贵的药物降糖效果越明显,进口药一定比国产的好。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选择用药的依据,应该根据每位患者自身不同的疾病状态而定。

胰岛素分泌不足与身体对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两大环节,因此口服降糖药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由于每个患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不同的患者需采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除要对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结合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从价格上来选择。否则不仅血糖控制得不理想,还有可能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所以,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误区三:药物频繁换,随意联合用

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再加用一种,两种若仍不能达标,就三种甚至四种口服降糖药物一起服用,以达到一个“累加效应”。这种想法也是不全面的,不弄清楚药物的具体种类及相互作用,就盲目地增加口服药,有可能不但达不到增加药效的作用,反而会使药物的“副作用”得到累加。

目前,临床上主张的药物联合应用原则一般是:同一类药的不同药物之间避免同时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可以两种或三种联用;胰岛素可与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同用。不同类型药物的降糖机制不同,合用可起到药效互补的作用,从而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更大的降糖作用。例如磺脲类药物主要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双胍类药物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如此“双管齐下”,可以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搭配有:磺脲类+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此外,大多口服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药物,往往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较好发挥作用,所以用药后常常要观察一段时间。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的最大降糖效果。对已得到较好控制的患者,降糖药更不要任意改动,否则会造成血糖波动,甚至可能加速口服降糖药的失效。

误区四:“打了会成瘾”,拒绝胰岛素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降血糖最好的武器。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诸多偏见,甚至认为胰岛素注射后会成瘾,拒绝胰岛素,丧失了治疗机会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由于以前医学界曾将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因此许多患者认为2型糖尿病不应该注射胰岛素。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除1型糖尿病外,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需要应用胰岛素:(1)经足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未满意控制者;(2)合并急性并发症;(3)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4)合并有严重的疾病;(5)感染;(6)手术和应激;(7)妊娠等。以上这些情况使用胰岛素多数是暂时性的,将急性状态消除后仍可改用口服药。而对那些本来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患者,使用胰岛素一段时期后,一方面消除了高葡萄糖毒性;另一方面可以让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可能重新唤起胰岛β细胞对口服降糖药的反应性,这时可考虑改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自身β细胞功能完全衰退,或者上述合并情况不能去除,就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

误区五:血糖控制好,马上药停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此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但许多患者往往看到自己的血糖达到正常后马上就放松了饮食控制,甚至停药。恢复血糖正常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血糖达标后一般应维持原有的治疗。如果疑有低血糖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服药剂量。但对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明显的心、脑、肝、肾并发症的患者,血糖水平不宜控制得太低。每位患者都应向专科医师咨询,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血糖控制目标。

误区六: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总是跟着感觉走,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认为病情得到控制,不去看医生,更不检查血糖,这是很冒险的。大家知道,目前糖尿病诊断以及对病情的判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症状仅能作为参考指标。众多研究已经证明,糖尿病所有并发症发生、发展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每位患者必须坚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建议血糖较稳定者,每2~4周查一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但对于那些血糖波动较大或在治疗调整后,应适当增加血糖检测的次数。当然,如果患者自备有便携式血糖仪,可做到每天的血糖的密切监测。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过去2~3月的血糖整体水平,一般要求3~6月检查一次,以便更加全面地掌握血糖控制水平。

最后需要提醒广大患者,糖尿病是一类既可预防又可控制的疾病,重要的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贵在持之以恒。通过您和医师的共同努力,相信您一定能享受与健康人同样的生活,同样的长寿。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

1、醋蒸白毛鸡治疗糖尿病

男性患者用1只2年以上的白毛母鸡,女性患者用1 只2年以上的白毛公鸡,宰杀除毛取出内脏洗净后,往鸡肚内倒入250克好米醋(不放盐),开口朝上放在陶瓷盆内,铁锅蒸熟,早晨空腹服用,一次吃不完次晨加热空腹再吃,1~3次服完。轻者吃一只,重者吃二只,若吃三次仍无效,请改用其它方法。

2、黑豆治疗糖尿病

黑豆30克,黄精30克,蜂蜜10克。把黑豆、黄精洗净,去杂质,一起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浸泡10分钟,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离火后加入蜂蜜搅匀即可。每日1剂,当点心食用,日服2次,每次1小瓶,喝汤吃豆。

3、桂圆核、荔枝核治疗糖尿病

桂圆核五十个、荔枝核五十个、木瓜子一百粒,水三碗煎成二碗,每天下午五时服一碗,晚上十一时服一碗。连服十剂,即可检查,如已痊愈,即停服,未愈,续服十剂。(桂圆核、荔枝核须洗净)附注:一、药须按规定时间服,否则无效。二、有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达三百毫克,服此方十剂痊愈。

4、藕汁治疗糖尿病

藕汁性凉,有抑制尿糖和生津止渴的功能。患者常喝藕汁可控制病情发展。服用方法:将藕榨汁半茶杯,开水冲饮。早晚各一次。如有热象,用中药天花粉15克煎水半碗冲入藕汁同服。

5、三根汤治疗糖尿病

“三根”就是苦瓜、南瓜和丝瓜的地下根。每种干根20克,煎汤,不拘时饮用,对糖尿病有良效。经多位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证明“三根汤”在保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以及胃炎、高血压等老年多种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6、菜葫芦治疗糖尿病

菜葫芦一个分7份,每份加1钱白矾,每日熬1份,3个葫芦熬21天即愈,不加盐。

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

(1)饮食起居要有规律

必须做到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实践证实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使机体新陈代谢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糖尿病控制病情的首要条件,建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加强体育运动可以起到类似胰岛素作用,有助于降糖、降脂、改善血液流变,提高免疫功能。

(2)戒烟忌酒

长期饮酒会使糖尿病难以控制,病情加重,酒中的过量乙醇能直接损坏胰腺,使原本受损害的胰腺功能再受打击,难以恢复。香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使血糖升高,使血小板粘着性增加,促使动脉硬化。吸烟的糖尿病人,肾病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可见烟酒对糖尿病患者百害而无益,应严格戒烟忌酒。

(3)稳定情绪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糖尿病病人在疲劳、焦虑、失望、情绪激动时,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性增强,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起血糖升高。

(4)糖尿病患者不会影响其获得美满的婚姻与家庭

糖尿病患者性功能减退或阳痿,见于长期病情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可望在血糖得到控制后或适当治疗得到恢复,切忌滥服壮阳药物,耗伤津液,助火劫阴,加速糖尿病的进展。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_什么是糖尿病

8个生活习惯有效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因为其难以治愈,而且患上糖尿病,在饮食上有诸多禁忌,使得糖尿病成为不少人恐惧的病症。糖尿病的患病通常是大家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引发的,所以要预防糖尿病得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入手。

1、超重者减肥

明显超重的人减肥5%后,即使不锻炼,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减少70%。也就是说,如果你体重80公斤,至少需要减4公斤。

2、每天睡眠至少6小时

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翻番。如果你睡眠太少,神经系统会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调节血糖的激素。因此,除了尽量不熬夜,还应注意睡前别喝咖啡或茶,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等。

3、尽管压力大,还是要每天放松一刻钟

紧张的工作、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的身体进入战斗模式,血糖水平升高,随时准备行动。这会促使体内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处可去,便会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因此,你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比如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或冥想、散步、听听轻音乐,还要记得做任何事前深呼吸3次。

4、每周少开一天车

有车族要在生活中抢出时间来运动。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锻炼超过4小时,或每天达到35分钟左右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减轻,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降低80%。

5、香料有药效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肉桂中的化学物能激活胰岛素受体的酶,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6、身边有人陪

《糖尿病护理》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独居女性得糖尿病风险增加2.5倍。这可能和她们更容易出现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有关

7、饭前喝勺醋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或有胰岛素抵抗的人饭前喝约2汤匙醋再吃饭,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研究负责人卡罗尔·约翰斯顿博士说:“醋酸能灭活某些淀粉消化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事实上,醋的这种作用类似于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

8、少吃快餐和红肉

有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和平均每周吃快餐不到一次的人相比,体重增加了4.5公斤;每周吃至少5次红肉者比少于一次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29%。爱吃熏肉、热狗等加工肉类的人风险更高。

结语: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误以为糖尿病是糖吃多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相信通过上述详细的介绍,大家对于糖尿病的症状和治疗都有了比较多的了解,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的工作哦!大家在受益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000103/313080.html

更多阅读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什么原因引起糖尿病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简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究其原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还与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引发了糖尿病呢?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方法/步骤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原因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原因?常见病因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脂肪心、先天性心脏病、心传导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等,其中冠心病约占所有SCD

眼睛斜视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斜视眼?

什么是斜视眼?――简介 斜视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的一侧。什么是斜视眼?――儿童斜视的原因:什么是斜视眼? 1、早产高危因素导致的小儿脑损伤,使双眼视觉发育受到影响;什么是斜视眼? 2、双眼

月经不调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月经不调及月经不调的原因

什么是月经不调?每个月的那几天,都是女性颇为烦恼的日子。有规律、无疼痛地过了还算好,如果碰到不按规律“办事”的时候,更够女性朋友们烦的了。女性发生月经失调后,不仅要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去考虑,

手上长湿疹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湿疹?长湿疹的原因

&#160;  长了湿疹的人总是坐立不安的感觉,治疗起来也是不太方便,那么什么是湿疹?长了湿疹又该怎么治疗呢?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

声明:《糖尿病发病原因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治疗》为网友泛黄照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