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乐刊:《音乐天堂》
音乐无国界,更不分领域。当业内人士积极探索移动音乐未来的生存模式之时,一些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名字,悄悄地穿上了新衣,以骑士之姿昂首站在App Store的门口。为此,有些人欣喜若狂,以为他们的青春回来了。有些人则默默一笑,不过又是个小众的玩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老牌乐刊或电台,不仅借互联网“重生”,更是给移动音乐的变革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现在的互联网已洗去了早年以摧毁式开拓疆土的的戾气,呈现在我们眼前,更多的是一种包容的健康心态。也许我们已经寻不回当年在报刊亭拿到新刊时的悸动,但当这些老牌乐刊、电台以音乐之名,借着APP重新展现自己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一如从前那般纯粹的音乐,更能体验互联网时代给予我们的方便与快捷。
音乐天堂
《音乐天堂》这个名字,相信对90年代成长起来喜欢欧美音乐的乐迷们来说,一定不会陌生。于笔者,Aerosmith、Radiohead、Bjork、Nirvana、David Bowie等乐队歌手的名字,正是从这本杂志得知。
软件的设计承袭了原乐刊的一派风流,黑胶图标象征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感。主页面“重生”二字,让老乐迷百感交集。简洁大气的UI不仅仅是岁月的沉淀,还有互联网注入的新鲜血脉。视听的双重结合,带给用户旧时迷情岁月的同时,还有新世多媒体的全新体验。
上架第一天它就拿到了音乐榜前十的位置,除了乐迷的支持,更多的是它本身的魅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配以灵动的文字,二者支撑起乐刊的整副骨架。除了旧刊重排,“穿过骨头抚摸你”、“断弦的耳朵”等老牌栏目,还有陆续更新的新刊,以及新入住的“丛书”系列。这些都让乐迷为之倾心着迷。正如读者Lillianrock所言:“还是那样的文字,那些烂熟于心的摇滚歌手,那些只有经历过才会心有感慨的音乐。”
资深乐迷:《Can乐刊》
《Can乐刊》与《音乐天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音乐天堂》的前主编尔东尘创办。因此,你总能从《Can乐刊》里找到《音乐天堂》影子。当然,它是全新的,并不是谁的复刻品。《Can乐刊》是一本深度音乐杂志,服务的群体是资深乐迷。
黑白灰的界面给人一种冷酷严谨的感觉,不经意间的一抹红色可以轻易地撩拨起你情绪。表面自然下足了功夫,而内在呢?软件登陆APP Store不到两天就排到了音乐类应用前20,这个成绩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棒的回答。
视听结合、图文并茂自不必多言,最令用户心动的莫过于杂志独特的视角和选题方向。它不单停留在你的脑海表层,还让你为此进行深思,将体验烙印进人的心灵深处。如果说音乐是城市人的自我救赎,那《Can乐刊》无疑是一抹最温暖的音乐之流。
电波情迷:《有待电台》
有待电台是以知名DJ有待命名的一个音乐网站,里面收录他在CRIeasyFM、TopFM、BeijingMusicRadio上的所有节目。有待曾被成为最好的音乐传教士,他致力于爵士乐、布鲁斯、电子乐的传播。《有待台电》借助了APP的特性,进一步延伸了他在音乐上的观点:“好的音乐是一次旅行,可以是一首歌,一张专辑,一个PARTY,或者一次节目。”
软件风格移植自网站。褐色为底,缀以诸葛色,一切都显得很有格调。电台分为四个栏目,左起往下数,分别是绝世春秋、午夜飞行、我的音乐生活和舞曲时代。分区让人一目了然。而软件的操作按钮则不是太明显,新用户需要花一点时间来适应。
得益于有待20年DJ生涯攒下来的人气,APP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不俗的反响。在口碑效应的影响下,新用户也日益增多。软件除了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畅听音乐的需求,APP的社交环境,也使用户与有待有了新的互动形式。软件也会随着今后的升级,而推出全新制作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