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责备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这是讲到领导艺术时,经常要说到的一个词。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是很难,确实很难。而刘邦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个也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才能,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要做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刘邦深谙此理,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求全责备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二: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是一个杂牌军,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刘邦的用人策略是对的。

刘邦的用人之道三: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陈平走的路更多,陈平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投奔项王,不能发挥作用再投奔汉王,刘邦“大悦之”,并立即任命他做都尉。其实,一个领导者也应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刘邦的用人之道四: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你是否坦诚以待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坦诚的对待你。对于人才,他们需要的不尽是应得的酬劳,而更多的是需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都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大王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实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良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之所以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是由于刘邦有一个前提,就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邦的用人之道五: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然而刘邦还是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为了让陈平能够成功的实施反间计,刘邦拨款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并且不问出入,可以想见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060103/326569.html

更多阅读

任正非的用人之道 曹操的用人之道

所谓用人之道,实质上讲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什么人,二是怎样用。曹操正因为深谙此道,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具体讲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广聚贤能曹操很早就认识到,要想创下帝国基业,巩固万里江山,人才是基础是必不可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科学的用人之道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工业的前50名。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用人分不开。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令王永庆创造出一套科学用人之道,其中

揭密:波波球集团CEO的用人之道

昨天,从一个朋友哪里获得了一份波波球集团CEO冯斌的用人之道,今天特此在这里跟大家共享一下。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内容如下:1.从管理者的心态里要有”承认员工,用其所长的思想”,这是个通病,经常听很多经销商会说,员工这不行,

海尔张瑞敏个人资产 海尔集团张瑞敏独特的用人之道

                 张瑞敏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小农经济的思想产物,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千百年来被奉为用人要则,几乎是用

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企业的用人之道

通过对所了解的民营企业实际遇到问题的分析,我认为民营企业的用人之道及企业文化才是问题症结所在。一、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人是企业的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同时又是最难驾驭的生产经营要素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合

声明:《求全责备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为网友雨晨的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