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赏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赏析

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年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060103/326903.html

更多阅读

庐山瀑布在什么地方 庐山哪个瀑布

庐山瀑布在什么地方?在李白的诗行里描述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着诗句的磅礴气势就像去目睹一下那庐山的真面目。但是却不知道庐山的具体详细地址在哪里,今天中国知识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庐山的真面目。庐山瀑布群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导语: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目是《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导语:东坡先生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风景秀丽,古往今来都是文人墨客积聚畅怀之地。

揭晓大小说家 的庐山真面目 庐山真面目

专辑名称:大小说家演唱歌手:林宥嘉在提笔写这篇乐评前,参阅了朋友转发给我的一篇博文,其中提到了对林宥嘉的评语“我们都喜欢他的歌,但却痛恨由他来唱的这个事实。”然后回想起几年前我也曾写过一篇恶评,一语道破地列出了某位“小队长”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意思

当今有不少中国人大力批判自己的传统。如果遇到为传统辩护的中国人,他们会说,那都是固步自封的保守派,传统以前害了中国,今后不能让它再害中国。因此,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方学习。但是,西方人经常不给这些“好学生”面子,经常会说中国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古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历来被称为描写庐山的杰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启示人们:只有超越事物本身才能看清事物全貌,也只有超越人生本身才能明了人生真谛。

声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赏析》为网友玩迩们的情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