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故事 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

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四面楚歌的故事 投笔从戎的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060103/327252.html

更多阅读

四面楚歌成语典故 四面楚歌的典故,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的典故,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释义】楚歌:楚国人的歌曲。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人的歌曲。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历史典故】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之争,持续了五年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50 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的意思  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困境。  四面楚歌的故事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

四面楚歌打一生肖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项羽  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

   四面楚歌的故事:  【成语】: 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

四面楚歌的故事20字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

声明:《四面楚歌的故事 投笔从戎的故事》为网友小楫夜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