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润燥汤 秋季润燥养生汤

【西洋菜煲猪骨】

原料: 猪龙骨1斤,西洋菜200克

调味料:盐1/2茶匙(根据自己口味酌情增减)

做法:

1、洗干净西洋菜。西洋菜上会有很多浮萍,要多洗几遍。

2、猪龙骨洗干净后,入沸水中汆煮3分钟后捞出。

3、重新烧开水,入猪骨和西洋菜梗(西洋菜叶留后待用)一起小火煲2个小时至猪骨熟烂。

4、开大火,将西洋菜叶放入,煮滚一分钟后关火,调入适当的盐即可。

贴心建议:

1、煲汤我从不喜欢放入鸡精。这个汤也不建议放味精、鸡精之类的,味道已经十分鲜美了。

2、先放入菜梗炖出香味后,再放入嫩叶,即可使汤汁保有菜香,又可吃到翠绿的蔬菜。

3、这是一道很解油腻、清热去燥的汤,很适合春季多喝。

4、猪龙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钟后捞出,是为了去掉嘌呤。

巧主妇煲猪骨汤的六个适用窍门:

1、去嘌呤。一般鱼肉类都含有较高的嘌呤,而嘌呤是导致痛风的元凶。如何既去除嘌呤,又品尝到美味的汤品呢?窍门就是在煲汤前,先将洗干净的猪骨焯水,然后重新换过水后再开始煲汤,这样就可以去除90%的嘌呤。

2、除污物。猪骨放入冷水锅,开火至水开,焯水3分钟,最好用水冲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血污和脏物,如此煲出的汤才清甜。

3、加足水。煲汤时要一次性加入足够的水,中途尽量不要再加水。如果一定要加水的话,也要加入热水。

4、醋和盐。煲猪骨汤时,为了使肉中的蛋白质更好的渗入到汤中去,可以在汤中加入1小匙醋。另外,盐要最后放,如果先放的话,也容易影响蛋白质的析出。

5、增香味。现在的猪肉都有一股腥味,如何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喜欢在汤中加点姜片。但是我要推荐用海蛎干和老蛏干(如图),二者会为猪骨汤带来一股香甜、回味无穷的味道。

6、小火煲。煲汤最好是小火慢煲,让食材的营养物质慢慢渗入到汤内。但是多滚的汤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建议用电紫砂瓦甄,功率小,往往使汤汁处于将沸微沸的状态,如此煲出的汤的味道真的浓郁。如果没有电紫砂瓦甄的话,就用最小火慢煲。也是同样的道理。

【菌菇鸭杂汤】

【功效】

【鸭血】性寒,补血,解毒。《本草便读》:“鸭血功专解毒,但须热饮方解,亦古今相传之法耳”。

【鸭胗】性味甘咸平,有健胃、助消化、促新陈代谢之效。尤其是胃病患者,经常食用鸭胗,可帮助促进消化,增强脾胃功能。除此之外,鸭胗的铁元素含量较丰富,女性应多食。

【菌菇】具有全面调整人体整体平衡功效,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生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癌细胞形成,改善血液的循环,增强心血管的功能等功效。长期食用,有助于抗衰老,抗辐射,抗疲劳,延年益寿。

原料:鸭血1块、鸭胗4—5个,菌菇100克,剥皮的绿竹笋50克,盐少许

做法:

1、新鲜鸭血切块,鸭胗改刀切花纹待用。菌菇洗干净,绿竹笋洗干净切细丝。

2、锅中做水,烧开后,加入鸭血和鸭胗汆水1分钟后捞出,洗干净浮沫。

3、炖盅中加入纯净水,加入上述各种食材,加盖放入外锅中,水沸腾后,小火炖2个小时,起锅时调入适当的盐即可。

贴心建议:

1、为保证口感,鸭血和鸭胗最好购买新鲜的,而不是冰冻的。如有条件,购买正番鸭的,味道更好。

2、此汤中菌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但是原则不要味道太重的,比如香菇、红菇。鸡腿菇、金针菇、茶树菇都可以作为首选。

3、炖煮过程中,菇类会释放出鲜味素,所以汤水鲜度足矣。如若口重的,可以加入干贝、金华火腿一并炖煮。我没有加,以为鲜味正合适。

4、鸭胗改花刀,既有利于食材嫩烂可口,又有利于提升汤水的鲜度。不改刀也可以。但是切记汆水,洗去浮沫。

【绿豆薏米莲藕猪骨汤】

原料:猪尾骨500克,藕一截,绿豆一把,薏米一把

做法:

1、薏米提早2个小时泡水,绿豆去除石头等杂物待用,藕洗干净外皮,猪骨汆水后洗干净待用。

2、藕从节部切开,将泡过水沥干的薏米和绿豆灌入藕眼内,再将切下的藕节用牙签封住口。

3、锅中加入水、猪骨、灌入薏米和绿豆的莲藕,微火焖煮2个小时(我用的是紫砂电瓦甄,小火煲了近4个小时),调入适当的盐即可。

4、吃的时候,以喝汤,食藕及薏米、绿豆为主。

贴心建议:

1、填薏米和绿豆时最好八分满,否则容易撑破藕。

2、去不去藕皮看个人习惯。去藕皮是为了防止汤水变黑,可是这道汤水中,绿豆煮熟后也同样不清澈,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个人看习惯而定。

3、如何煲猪骨汤,参见旧文

4、猪骨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是汤水味道更好,如果不用,也是可以的。

【红菇老鸭汤】

原料:老水母鸭1只约2斤,红菇5-6朵,黄酒1汤匙,盐少许

做法:

1、老水母鸭洗净,并切成合适的块;红菇泡温水,洗去菇伞上的泥,并去除根尾。

2、鸭块汆水捞出,洗净。

3、鸭块、红菇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5个小时,至鸭掌皮开肉绽,加入少许盐和黄酒调味便可。

Tips:

1、老鸭要买油越少越好的水鸭,清肝火效果才显著;

2、如果汤中油多,在喝之前可用小勺撇到另外一个碗中,烙饼很好吃。鸭油的营养成分很高,据说与橄榄油类似,所以不要浪费掉。

3、煲汤选用瓦罐或沙锅最好。因为,瓦罐和沙锅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4、用水量一般是煲汤料重量的2.5-3倍,而且要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煲汤不宜用热水,否则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里层蛋白质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自然大打折扣了。

5、煲汤的要诀是:武火烧沸,文火慢煨。所以千万不能心急,慢工出细活。

6、鸭肉可以蘸着美极鲜味酱油,味道也不错。

【剥皮鱼头豆腐汤】

原料:新鲜鱼头一个(也可以选择剔除鱼肉后的鱼骨),豆腐一块,姜丝若干,葱2根

做法:

1、鱼头、鱼骨洗净之后拭干水分,下锅煎至两面变黄,下姜片爆香,用铲子将鱼头拨到一边,用底油,放入豆腐略煎后,倒入没过鱼头的开水。

2、盖盖大火将汤汁烧开约5分钟后,转小火熬至汤汁变得色白,中间要给汤汁打去浮沫,加入盐和胡椒粉、黄酒调味,起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贴心建议:

1、要使鱼头汤呈奶白色有窍门:一是鱼头一定要煎。待鱼头变得焦黄即可;二是最好加入开水,并且前5分钟一定要盖盖用大火煮;三是水要一次性加足,中途尽量不要添水,如果汤汁确实不够的话,也要添加开水;四是豆腐也有利于形成奶白色鱼汤;五是鱼头最好能剁开,有利于蛋白质的充分析出。

2、煎鱼时我喜欢用热锅温油,即把锅烧到微冒烟后,放入油,五成热后下鱼头。如此煎鱼不粘锅。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用姜片擦锅等。

3、黄酒最好起锅前放。酒不经煮,烹煮时间太长后,酒味容易挥发。

4、我喜欢大火煮鱼汤5分钟后,再换到砂锅中小火煮。如此喝起口感更好。中间换锅时,记住砂锅要用小火略微加热下,以免冷热差异太大,影响鱼汤色泽。

5、最开始炖煮的五分钟,一定要加盖啊,中途也不要掀盖。

6、如果要喝汤,炖煮时间可以长点,比如30-45分钟。如果以吃肉为主,可以炖煮时间短点,15-20分钟。汤汁同样奶白,只是味道缺了点。

【莲藕章鱼猪腱汤】

原料:莲藕500克,干章鱼100克,猪腱肉500克

做法:

1、用水浸软干章鱼,并汆水洗干净,切条待用。

2、猪腱肉放入冷水锅,开火至水开,焯水,目的是去除血污。捞出并洗干净;莲藕去皮,整节洗干净,沥干水。

3、将莲藕、章鱼、猪腱肉放入电子瓦甄中,加入适量水煲到食材酥烂,调入适当盐即可。

贴心建议:

1、不用电子瓦甄的话,就用砂锅或瓦煲,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两个小时,加适量食盐即成。

2、章鱼干如果切着费力,用剪刀剪成条也可以。

3、此汤品补而不燥,润而不腻,香浓可口,有补中益气、养血健骨、滋润肌肤的功效。

【萝卜排骨汤】

原料:排骨一斤,萝卜1根

做法:

1、排骨飞水,萝卜去皮切厚片待用。

2、锅中入水,排骨放入,水开后,转小火煲一个小时,再放入萝卜,煮到萝卜软糯,调入合适的盐后即可。

贴心建议:

1、如何煲一锅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的排骨汤,请参照旧文(西洋菜煲猪骨汤)。

2、排骨千万不要煮到脱骨,否则影响二次烹煮的质量。可以先把排骨捞出后,再继续烹煮萝卜。

【黄豆猪手汤】

原料:猪前手1个,黄豆、葱、姜若干:

调味料:黄酒、盐。

做法:

秋季润燥汤 秋季润燥养生汤

1、黄豆洗净后,浸泡隔夜至发涨。

2、猪手刮净洗清后,剁成小段,放入冷水锅,开火至水开,焯水,目的是去除血污。焯好的猪手,用清水洗干净待用。

3、在电子瓦甑底上,放上棕叶或葱结以防粘锅,然后放入猪手和黄豆,加上清水、姜片、少许黄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个小时,至猪手黄豆酥香时即可关火。食用时加点盐调味即可。

贴心建议:

1、最好选用猪前手,肉多肥美;

2、煮血水的时候加入姜片、八角、料酒,以及煲汤的时候加入白葡萄酒都可以去除部分肉腥味,解腻;

3、加甜玉米会使整锅汤充满玉米的甜香,使汤汁味道更清甜,若能将玉米劈开更好;

4、煮出浓稠、乳白的猪手汤的办法是:开锅后保持沸腾状态15-20分钟,直至颜色乳白、有粘稠感,然后转小火煲于猪手酥烂即可。如果用高压锅,盖盖子吐气后转中小火高压20-25分钟,关火焖20分钟。

5、盐要最后加。太早加入的话,会加快肉类蛋白质的凝固,使肉块缩小变硬,不易烧酥,影响口感和汤的味道。

6、黄豆一定要泡发、煮烂,生黄豆或夹生黄豆,都含有对人体极为不利的抗胰蛋白酶和凝血酶,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过多气体,造成胀肚和消化不良。

7、建议用瓦罐煲汤,小火煨出来的汤不仅香味浓郁,尤其是猪手的乳香和黄豆的清香,完全交融在瓦罐中。

【海蛎山药排骨汤】

原料:尾骨1斤,海蛎干10粒,山药若干

做法:

1、排骨洗净后汆水,并冲去浮沫待用;山药去皮切块;

2、起汤锅烧水,倒入排骨和海蛎干,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然后倒入山药块,煮10分钟关火,按口味调入盐即可。

【萝卜素高汤】

原料:白萝卜一根约1.5—2斤重,胡萝卜一根4两,卷心菜1/4颗,玉米1根,口蘑10朵,水与食材比例为2:1(即半锅食材一锅水,)

做法:

1、将所有材料洗干净后,白萝卜、胡萝卜切大滚刀块,玉米切断待用。

2、取一大锅,将玉米放在锅的最底层,然后放入蘑菇、白萝卜、胡萝卜和其他蔬菜。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4个小时,去菜及渣取汤即可。

贴心建议:

1、此汤中如果能放入点自己发的黄豆芽,更好。

2、此汤鲜甜,喝时只用放少许盐调味即可。

3、我是用紫砂瓦甄煲的,省事。各位看官可根据自己习惯选择合适器具。

附:高汤的保存方法

熬制好的高汤冷后,可以倒入冰格中冷冻保存,需要时,随时加以取出使用,不管炒菜、煮汤都是最佳的调味圣品。

【丝瓜生鱼骨汤】

原料:生鱼骨一副,丝瓜一根,姜2片,蜜枣4个

做法:

1、鱼骨斩小件,鱼头一分为二;

2、热锅入油,煎生鱼头骨至黄,然后入姜片、蜜枣和开水,盖盖后大火煮沸,煲15分钟至汤汁变白,然后入丝瓜,略煮1分钟,调入盐、胡椒粉即可。

贴心建议:

1、生鱼是最适合煲汤的鱼,腥味不大,但是姜片依旧不能少。蜜枣是提味用的,不用也没有关系。

2、此道汤是借鉴西洋菜煲生鱼,因为时下季节,西洋菜难以见到,所以我改用丝瓜,一样清火,且补充体力。

清甜排骨汤

一、选排骨——最好是排骨边或尾椎段。不建议用筒骨。

排骨汤之所以好喝,是因为熬煮出了排骨的骨髓和营养,因此可挑选骨头较大、肉质较耐煮的排骨,如尾椎段或肋排段。肉较多的里肌部位的排骨不合适熬汤。而且,不建议用筒骨,虽然其骨髓丰富,但是太油,熬出的汤不够干净,口感不好。在这里我强烈推荐排骨边(见图)。排骨边,顾名思义就是整幅排骨边上的这一条。一副排骨就一条边。如果说其部位,应该属于肚腩肋排。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有专门卖排骨边的,我们这里有,价格与小排一样贵。但是口感却不太一样,因为其接近五花肉而稍微带油脂,所以肉质嫩,易熟,煲汤味道很好,排骨肉也好吃。

二、去嘌呤。肉类含有较高的嘌呤,去除其的简单办法就是在煲汤前,先将洗干净的猪骨焯水后捞出,重新换过水后再开始煲汤,这样就可以去除90%的嘌呤。

三、除污物。猪骨放入冷水锅,开火至水开,焯水,目的是去除血污。煮开3分钟后捞出,最好用冷水冲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血污和脏物,如此,既可以使煲出的汤够干净,而且也可以让肉表面紧缩,耐久煮。

四、加足水。煲汤时要一次性加入足够的水,中途尽量不要再加水。如果一定要加水的话,也要加入热水。煲汤用水量一般是汤料重量的2.5-3倍,我一般是1斤的排骨用5—6碗水(大约1000ML—1200ML,4-5杯水)。

五、增香味。现在的猪肉都有着一股腥骚味,去除这股味道,有的喜欢在汤中加点姜片。但是我要推荐用海蛎干和老蛏干(如图)。会为猪骨汤带来出人意料的十分香甜的味道。

六、选容器——煲汤选用瓦罐或砂锅最好,不建议用金属锅。

瓦罐和砂锅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七、盖紧盖。如此,才能不让汤汁水分流失快,且失去味道。

八、小火煲。煲汤的要诀是:武火烧沸,文火慢煨。小火慢煲,可以让食材的营养物质慢慢渗入到汤内。但是多滚的汤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建议用电紫砂瓦甄,功率小,往往使汤汁处于沸而不腾的状态。如果没有电紫砂瓦甄的话,就用最小火慢煲。

九、有耐心。这无需多说了。我用排骨边在煤气灶上煲汤的话,一般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用电子瓦甄,微火,两个半小时足够了。这里补充一句,排骨边不建议用电子瓦甄,容易脱骨。尾椎段则建议使用电子瓦甄。

十、后放菜和调料。尤其是容易烂的蔬菜,如,萝卜、西红柿、冬瓜等,得先让排骨熬煮约1小时以上后再加入。盐也要最后放。醋则例外。

【竹蔗茅根水】

原料:竹蔗900克,茅根(干、鲜皆可)50克,马蹄10颗,胡萝卜300克,糖冬瓜75克,清水8碗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糖冬瓜除外)。

2、竹蔗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每段再分切成4条;马蹄去皮和头尾;胡萝卜切片。

3、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5小时,即可饮用。

贴心建议:

1、茅根可在菜市场买草药的地方买到鲜品。如果没有,可到药店购买干品。

2、竹蔗一定要用新鲜的。如果有呈淡褐色或红褐色,闻起来有酒糟味,则是霉变,不能食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看看竹蔗的模样。

3、此汤水中的茅根、竹蔗可咀嚼吸汁,其他汤渣可食用。

4、糖冬瓜有甜味,无需再放糖了。

5、喝完汤水后,如果觉得汤渣还有余味,还可以再熬,就再加入4-5碗的水,继续熬煮1个小时。反正当水喝,我觉得可以。

6、不建议用黑皮蔗替代。

【肉骨茶】

原料:肉骨茶料包一包,排骨2斤,大蒜2大兜(不去皮不剥开),干香菇6朵,水约5升;盐少许

做法:

1、排骨汆烫后洗净备用。大蒜不要剥皮不要分瓣,洗干净后待用。干香菇泡发。

2、取一深锅,将水煮滚后,放入肉骨茶包焖煮30分钟后,加入香菇、蒜头一起煮开后,改小火煮30分钟,再加入排骨,小火煲1.5个小时,最后用盐调味即可。

煲肉骨茶的过程(千万别弄颠倒了)

水煮开——放入肉骨茶包焖煮——加入香菇、蒜头焖煮——加入排骨小火煲——起锅时调盐

贴心建议:

1、肉骨茶包一般可买现成的。国内品牌我推荐用“田师傅”这个牌子,味道很赞,一般专供餐饮原料的地方都有卖。据说这个品牌在业界还是有点影响。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直接从大马带回。

2、买不到料包的,也可以试试下面这个配方:

桂皮 1根

丁香 3粒

白胡椒粒 1茶匙(5g)

枸杞 2茶匙(10g)

八角 2粒

甘草 3g

陈皮 2片

桂圆干2个

老抽(或酱油) 1汤匙(15ml)

味道偏潮汕口味,也就是新加坡肉骨茶的味道。

3、煲的时候一定要小火,否则汤汁易有苦味。

4、肉不要煲太烂,有咬口, 肉骨保持相连最好。

5、排骨的选择以上等的包着厚厚的瘦肉的鲜猪排骨为佳,煲出来的肉骨茶才能鲜嫩没有油腻感。

6、肉骨一定要“飞水”后再过“冷河”,即用冷水将肉骨表面的杂质及内部的血水清除干净,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不建议省略哈,否则汤会混浊。

7、蒜头切记不要剥皮不要开瓣,是整兜放入,这样味道才对。

8、肉骨茶具有生血、旺血和补气的功效,吃的时候再备用配一碟指天椒酱油,供排骨蘸食用,这时轻呷慢咽,再加一碗白米饭,更能衬托肉骨茶的浓醇滋味。

【萝卜鱿鱼肉汤】

1、萝卜去皮,洗净,切成10公分一段;鱿鱼干泡软洗净,去外皮(紫色的那层膜),去软骨,整条待用;后腿肉洗净切成三块,汆水后待用;干贝泡软手撕丝。

2、紫砂瓦甄加水后,加入1的全部材料,煲至萝卜可以轻松的插入筷子穿过,耗时大约3个小时;

3、1.5个小时后,用筷子插入后腿肉试试,如果可穿过,就先取出两块,回头做蒜泥白肉用。熬煮时间太久,蒜泥白肉口感烂,不好吃。

4、汤煲好后,调入盐和葱花即可喝。

【萝卜大煲】

1、将汤中萝卜捞出,改切成滚刀大块,一定要块大。

2、鱿鱼用剪刀剪成条;瘦肉用手撕成丝。

3、沙锅中入油,爆香葱段,将萝卜、肉、鱿鱼,和少许汤一起入内,加入生抽上色,调入盐、少许糖、鸡精,大火滚煮5分钟,入味后关火。

【鲍鱼炖排骨】

原料:鲍鱼250g、排骨500g 、金华火腿20克

调味料:盐

做法:

1、排骨切小块,入冷水锅中煮沸三分钟后,捞出,用水洗干净。金华火腿切细丝。

2、鲍鱼挖去肚子,连同壳洗净,与排骨、火腿一起放入炖盅里,加水并盖盖。

3、炖盅放入电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沸腾后中小火炖2小时,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贴心建议:

1、处理鲍鱼的方法也很简单,用食指在肉与壳之间抠一圈,里面的脏东西都可以去除。表面上一些黑黑的粘液是要洗去的。

2、这道汤的排骨取中排较为妥当,无油。

3、排骨一定要过水并洗干净,否则会影响汤是否清澈。

4、这道汤最好用隔水炖盅,没有隔水炖盅,可以用大的容器也可以,一定要有盖子,没有盖子的话,香味就会失去很多,影响汤的滋味。

5、盐要起锅前才下,不要下早了。

6、没有金华火腿也不要紧,火腿在这里就是调味用。

【猪肚红枣汤】

猪肚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红枣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

原料:洗干净的猪肚1份,红枣8个,姜2片,老蛏干6个

做法:

1、将姜去除切皮,用清水洗净。红枣洗干净后,装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开口。

2、瓦煲入水,猪肚、蛏干、姜放入大火烧开后,小火煲2个小时至猪肚用筷子一插即透就可以了。

3、猪肚改斜刀片成片,放在容器里,加入汤水,盖盖,放进蒸锅里蒸20分钟,猪肚会涨厚一倍,又嫩又好吃。吃时再调盐。

贴心建议:

1、猪肚很有营养,但是洗不干净的话,异味很大。说点自己的经验吧:

去除猪肚异味的办法:

A、剪去油脂。猪肚的正面边缘线有像油脂一样的白色杂物,这些杂物用剪刀剪干净。

B、面粉抓洗。用干面粉抓搓猪肚和肠管,抓搓要仔细,每个角落都要搓到,正反面都要抓搓。用流动的清水去搓洗干净。再用干面粉抓洗。反复三次后即可。

C、冷水下锅汆烫。洗好的猪肚一定要冷水锅焯水至沸腾3分钟后,捞起,用清水洗干净后再行烹煮。沥干水分待用.

2、煮猪肚汤,切记不要提早放盐,否则猪肚会紧缩,不容易煮烂。

3、猪肚煮好后,放进蒸锅里再蒸一段时间,猪肚会涨厚一倍,又嫩又好吃。

【天麻老鸭汤】

原料:水鸭母半只,约750克;天麻片10克;冬笋250克;姜2片;水1500克

做法:

1、老鸭切块后汆水捞出,并洗干净待用。笋剥皮后在沸水中煮3分钟捞出,去老根,切薄片。

2、锅中入水,放入鸭块、笋片、天麻片和姜片,小火炖煮3个小时即可,吃时用盐调味。

贴心建议:

1、老鸭最好买水鸭,滋阴去湿效果很好。天麻最好用贵州或四川的,质量好。

2、老鸭汆过水后再洗干净,炖出的汤才会清。

3、笋片加入,既能吸油,又能增鲜。当然,不加也可以。

4、此汤安神增智,滋阴祛风。尤其对内风所致的头痛头晕,食之有益。

雪梨炖冰糖:
鲜雪梨约100至150克,去皮洗净放炖盅内,加适量冰糖和清水。炖1小时后,饮水吃梨。功能:滋阴润肺。

鲜白菜蜜枣汤:

俗话说:10月火为脏,不离白菜汤。可用鲜白菜适量,蜜枣2—3个,同放瓦煲内,老火煲汤,清润而不燥,清甜可口。

雪梨银耳汤:

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去根、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皿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此汤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汤:

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用温水发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点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在秋阳暴晒的天气,刚经受过夏天酷暑“折磨”的人的体质,很容易致病。人们常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肤干涩、咽干口渴、音哑、便秘、小便少等现象。还有的人会出现燥咳症状,如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等。为了防止秋燥,平时不食或少食燥热伤津之品,如煎鱼、炸鱼、炸鸡、油条、辣椒、五香粉等。平时可多饮、多食生津润燥的汤水。

【桂圆红枣炖蛋】

原料:桂圆6个、红枣6个、鸡蛋1个、红糖适量

做法:

1、桂圆去壳和红枣一起洗净,浸泡10分钟待用。

2、耐热碗中加入适量红糖,用温开水搅化,并加入桂圆和红枣,磕入鸡蛋。

3、蒸锅大气上来后,放入中火蒸12分钟即可。

贴心建议:

1、磕入鸡蛋的水,以40度为宜。水温太高太低,蛋都不容易成形。

2、此汤水最适合女性特别日子喝。

3、体质湿重或燥热的女性,不建议在经期服用红枣,以免造成水肿或经血过多。

【山楂红枣饮】——可做茶饮,日常饮用

原料:干山楂、红枣各6个,蜂蜜一匙。

制法:将干山楂和红枣洗干净后,一起加水煎煮10分钟,当茶饮,饮时加入蜂蜜。

(还有一个简单做法:山楂和红枣洗干净后,用热水泡到食材变软,即可服用。)

作用:养颜、抗衰老,减脂。

山楂:味酸、微甘,性平。具有健脾助运,活血化瘀,除脂降压作用。

红枣:味甘性温,不仅营养丰富,最能滋养血脉,润泽肌肤,强健脾胃,还能调合百药,缓和猛药之悍性,使药物不伤脾胃。红枣与山楂相配,在减肥中起温补与均衡营养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070103/328055.html

更多阅读

秋冬季养生食谱 秋季有哪些养生食谱

 秋季有哪些食谱    秋季有哪些养生食谱应该吃什么肉?秋季养生多喝养生汤、养生粥、多吃肉、适量吃等,具体看如下给大家介绍的几点。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具体方案如下:一、养肺为要

巧克力可对抗10种疾病 秋季五款养生汤对抗疾病

  秋季的到来几多欢喜几多忧愁,喜的是终于不要受“酷暑”的烤验,愁的是秋季时节是疾病高发期,人们抵抗力下降,易受疾病侵袭。都说秋季“多事之秋”,那么我该如何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呢?饮食方法是再好不好的了,通过饮食可以帮我们养肺

秋季养生食物 秋季常见的养生食物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秋季护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避免食用补肺气的食物,如动物肺脏等;  二是避免食用耗散阳气的食物,如各种辛辣发散之物,如葱、蒜、姜、辣椒等。应当遵循肺气旺的自然规律,顺应肃杀收敛的天地之气。  秋季

秋冬季养生食谱 冬季滋补润燥养生食谱介绍

  冬季天气比较干燥,这个时候大家的饮食也应该有所调整,多吃一些滋补润燥的食物。那么有哪些滋补润燥的养生食物适合在冬季吃呢?下面跟随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季滋补润燥养生食谱  黄豆煮猪排骨  材料:猪排500克

养生驱寒 驱寒润燥养生汤有哪些

  冬天气候干燥,再加上严寒的威胁,让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冬季养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喝什么汤能够化解这些威胁呢?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来告诉你驱寒润燥养生汤有哪些。  冬季寒润燥养生汤  1.蟹味菇玉米

声明:《秋季润燥汤 秋季润燥养生汤》为网友未來有妳沒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