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坚(155-191)即吴武烈帝,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吴大帝孙权之父
人物简介
[孙坚]
孙坚
孙坚(155-191正月初七)即吴武烈帝,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见,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生卒年考证
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初平三年,(袁)术使(孙)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初平三年当为公元 192年,又据裴松之注《吴录》:“坚时年三十七。”根据古人以虚岁计算年龄的制度可以推算出孙坚生于公元156年。
然而,裴松之在为后面的《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作注时引用了《吴录》中孙策被封为吴侯时的表文,其中有“臣年十七,丧失所怙”一句,即孙策在17岁时丧父。根据《三国志》不同人物传记的相互考证,可以推算孙策卒于公元200年,时年26岁,可推算出孙策生于公元175年,而孙策17岁时应为公元191年。因此,裴松之在作注时写道“本传云孙坚以初平三年卒,策以建安五年卒,策死时年二十六,计坚之亡,策应十八,而此表云十七,则为不符”,认为此处的记载与孙坚的本传记载不相符合。接下来裴松之又提出了在其他史料中得到的数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