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大枣汤的功效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

茵陈

【英文名】:

Capillary Wormwood Herb

【拼音】:

Yīn Chén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药材类别】:

全草类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归经】:

归脾、胃、肝、胆经。

【入药部分】: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

【产地和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 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 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附方】:

①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茵陈蒿汤)

②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二两,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一两半。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③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④治一切胆囊感染:茵陈30g 蒲公英12g 忍冬藤12g 川军10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⑤治热病发斑:茵陈二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一两 栀子仁一分生甘草半两.捣筛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服.(《圣惠方》茵陈散)

⑥治疬疡:茵陈蒿两握 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 (先)以皂荚汤洗疬疡上令伤然后以汤洗之 汤冷更温洗可作三四度洗 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难忍[2].(《外台》引《崔氏方》)

茵陈大枣汤的功效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110103/337142.html

更多阅读

绿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绿豆汤的功效与作用——简介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等养生保健的功效,民间一直有喝绿豆汤消暑的习俗。虽然绿豆的清热解毒效果好,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饮用的,下面三类人群不可以随意饮用,否则良药也会变毒药。

阳和汤 阳和汤的功效主治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阳和汤”之研究干祖望来历打开了谢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内谓

红枣枸杞煲汤的功效 红枣枸杞茶的作用与功效

?红枣枸杞茶的作用与功效?  1.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2.

声明:《茵陈大枣汤的功效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为网友淡如菊的女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