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下一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唐诗三百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师者下一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130103/341922.html

更多阅读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造物无言却有情的意思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

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作春泥碾作尘

化作春泥更护花真热,转眼就是夏天了。放眼望去,满眼都是葱郁的绿色,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树叶,昔日的繁花似锦已经淡去,偶尔在枝头还有残落的花瓣和星星点点的花朵,五彩缤纷的花被遮天盖地的绿所淹没。看着这满目翠绿,不由得想起清代诗人龚自

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全诗

[名句]落红满路无人惜 踏作花泥透脚香[原文]懊恼春光欲断肠,来时长缓去时忙;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赏析〕原诗是感惜春光的来得缓,去得快,好花凋落太匆匆-春来无多久,便已落花满地,满路的落花全无人珍惜,

声明:《师者下一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为网友寄情山水花草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