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书籍让你醍醐灌顶?

下岗在家一个多礼拜都在整理这篇书评,圈内朋友说浙江大学出版社要给我这篇文章推广费。钱不钱的没关系(主要是我知道肯定没有2333),关键是我们一起端正心态,踏实学习。这篇文章花很大精力来写,算是我这几个月学习的总结和对陈老先生的致敬。

因为这本书的排版紧凑到了极致,有些地方空间实在有限,不够做标记,就用了这些便签。


其实我的字也没小纸条上的那么丑,装逼的时候长这样:

最近半年,我给自己的安排只是读两本书。一本是the Glory and the Dream,当时开始读的时候也有装逼的成分在里面,现在读了快一半,坑深慎入。另一本Beyond the Dictionary,中文名是《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是陈用仪老先生的传世之作。

从它的英文书名里就能看出,这本书就是补充词典所没有的东西。

老规矩,长文先上提纲:


一、关于这本书的故事

1.1 该装逼时就装逼;

1.2 分分钟教你做人;

1.3 我是不是被同妻了?


二、这本书好在哪里

2.1 掌握好常用词很重要;

2.2 对动词“体”“貌”概念的厘清;

2.3 夹叙夹议的方式更耐读,严谨,打破砂锅问到底;

2.4 详实的例句;

2.5 不仅对阅读而且对写作有奇效。


三、这本书怎么用

3.1 整理出这本书的word版本,并重新排版;

3.2 主词条做成了txt,放入生词本,欧路上定量阅读(mdx);

3.3 成立该书阅读小组。


一、关于这本书的故事

1.1 该装逼时就装逼

前几天我们群里有个朋友读到这个句子:

enter什么意思,后面成分又是修饰谁表示很疑惑。我平时不答,也不鼓励这种提问(因为有专门的付费答疑群),那天看到觉得有意思就顺手答了一发:

小伙伴们瞬间被镇住了:

这群年轻人真是too simple,我一个挖石油的怎么可能有闲心去读戏剧,只不过这几年里有两本书读得认真仔细一点罢了。一本是柯林斯高阶,另一本就是今天介绍的《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enter+sb的用法我在这本书的第281页,enter词条的最后一栏解释中看到过,那时候觉得挺有意思就做了记录,常翻常新,后来在第878页也碰到了(中间)。

戏剧中的enter


当然,自古摆谱各显神通,这是魏剑峰的摆法:

其实道理都差不多,平时多积累,多查证,多思考,不存疑,关键时候才能装得一手好逼。而多积累,多查证,多思考和不存疑也正是陈用仪老先生这本《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的精髓,说是呕心沥血之作也不为过。这本书除极少量因为专业背景原因而难免白璧微瑕之外,其他一字一句都是经得起时间和后人检验的。上面说的是拿enter这么一个简单词来摆谱,那下面这张图就很能反映相当一部分人学英语的浮躁:


1.2 分分钟教你做人

我们学英语是为了看懂、听懂别人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关键点在于懂,而不是盲目去追求所谓的词汇量,一个数字,空中楼阁而已。追求词汇量的过程就相当于:一个项目的好坏得看多个维度的参数,A是其中非常普通甚至不是最关键的一环,但你却紧紧围绕着A在优化,真到拉出来遛遛的时候就等着抓瞎吧。


我曾经在基础不是很扎实的时候备考过GRE,那时候比任何人都崇拜词汇量,但现在真心觉得,单词认识是一回事,在文中能理解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正因为英文读得少,就天真地以为:认识单词=理解句意,理解句意=快速地理解句意,这中间的差距用幂率来描述都不为过。


其实单词的进阶有三个过程:

1)消除陌生感,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

2)精确认知单词的义项,语义理解无偏差;

3)掌握单词的作用环境,输出时能用对,输入时按“意群”迅速理解。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夯实自己的词汇功底,背完单词就多查、多读字典,然后细细品读陈老这本《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词汇功底是一辈子的事,等你真心觉得词汇量不是最关键环节的时候(说明你自己的词汇量大了,并且开始关注单词的理解和运用环境),你的英语学习也就开始走上正轨了。


1.3 我是不是被同妻了?

我之前在一个地质类的事业单位混吃等死,每天上班花半小时处理下公务,剩下时间就都是自己的了。这部分“上班时间”,我用它手机读完了柯林斯高阶,自学了Java,写了一年,创立了众筹词汇实验室。就在一个月前,我辞职来到了上海,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晚上加班,甚至周末加班都成了家常便饭。


晚上十点多回家,累成了狗,我还捧着这本《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毫不理会女朋友在一旁搔首弄姿

终于,前几天她色厉内荏地质问我,她是不是被同妻了?


书,是要读的;女朋友,是要哄的,所以就只能辞职了(能把下岗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也是没谁了。


二、这本书好在哪里

2.1 掌握好常用词很重要

虽然我在上一部分的第二条中,对过分崇拜所谓词汇量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挖苦(可能力道稍嫌不足),但还是有必要在这里继续厘清几个概念。


首先,单词在表义过程中,需要突出的是义项而不是单词本身,比如:

He has not addressed the issue of the strike demands.

这个句子中你对address在这里的意思不理解,那你就没有掌握这条义项,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最重要的角度),这个词算在你的词汇量里就没有意义。在上面这个句子里,address为什么会是“处理,解决”的意思?那是因为它后面跟了issue。在词汇功底扎实的人眼里,address和issue几乎是同时映入眼帘然后一起处理的,而不是单独判断address在这里是“处理”,然后再看到issue这个词。这就是我第一部分里讲的按“意群”理解,它的基础是对单词义项的精确理解和搭配环境(idea unit)的了然于胸,而不是去搞眼睛扫射的“意群训练”,不能本末倒置。


然后,很多人非常强调语境,这其实也是个模糊地带。语境(上下文)不用强调和特意学习,那是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词汇搭配的语境。比如两人约会,甲按时赴约到达,但是乙迟迟未到。如果乙最后还是来了,事后总结说:He was late,这个was表瞬时动作,表示一个“总结”(他来晚了)。如果不是事后总结归纳,而是事后追述甲苦苦等候的情况(不知乙怎么样了,还来不来呀),说He was late,意思就是“他迟迟未到”。此时was表示延续性动词。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书籍让你醍醐灌顶?

He was late 这句话具体选哪个意思,要依靠上下文,但这种上下文对语言学习本身意义不大,你考雅思口语时考官问你今天怎么样,你完全可以扯得远一点儿,语言点丰富一点儿,因为他一点儿都不关心你今天到底怎么样。上面说的语境(上下文)与address搭配issue时表“处理”含义不是一回事,后者需要你有意识地去学习、总结和提高,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铺垫到此为止,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众筹词汇实验室』就是这样总结整理词汇的,欢迎关注。


这里将葛传槼老先生在Hints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里的这段话送给大家,与诸君共勉:

Nor can he master English till he has acquir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st of the words that are in his vocabulary.

至于上面这句话里not……till/untill必须要连用的内在机理,请读陈先生的大作(P884)。此类醍醐灌顶的梳理和分析我就做了近千条标记,你也值得拥有。


2.2 对动词“体”“貌”概念的厘清

本书附录二《英语动词的体貌》是必须详读的内容,否则会对他在单词分析过程中详细的动词划分不知所云。


这部分是学术分析,会有点难读。很多文科生觉得内容烧脑很可能就不读下去了,却不知扔掉了宝藏。为什么说是文科生?理科生“实变函数学十遍,泛函分析心泛寒”这么枪林弹雨地过来,对读不懂的东西早就有心理准备:我虽然笨,但我肯花功夫呀。读附录二这篇文章第一遍肯定会晕(作者引入部分写得太长,把这部分放到后面做总结为好),但如果先花一小时总览全篇,在心中有个框架之后,再花两小时细细品读,再花两小时做个思维导图梳理一下就能很好掌握了。


简单来说,附录二廓清了这么几个概念:

1.什么是动词;

2.动词和时间之间有多密切;

3.动词根据本身的含义(体)在时间维度上可以分成四类;

4.动词和其他元素在句中表达“完成”和“未完成”这两个含义,即貌;

5.完成含义就是完成貌,vice versa。而完成时态并不一定是完成貌!


廓清这些概念有什么帮助呢?那好,请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有误,为什么?

1、I've come here for two days.

2、He put on a blue overcoat when he came into our house.

3、Food doesn't taste good to me when I catch a cold.

4、I received the letter until yesterday.

5、I really thank him for his advice.

6、I could finish it yesterday.

7、Open the door while you're repairing the fireplace.

8、Tea was introduced to Europe in the early 1600's, while trade began between Europe and the far East.

9、It took him two hours to watch TV.

上面的句子全是错的,自己可以去附录二查看为什么。


这部分我不多说,否则没基础的读者会睡着的。你只要记住,要读这本书,先读附录二,第一遍略读找框架,第二遍细读,第三遍总结。


贴一下我的思维导图:

哦,不好意思,发错了,是这个:

读第一遍要有这样的框架,二三两遍梳理成这样:

这是思维导图的源文件: 密码:456t


2.3 夹叙夹议的方式更耐读;打破砂锅问到底

陈老精通多国语言,都达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翻译的水平(保守估计有6种)。因为作者是这样的大牛,《疑难手册》里冷不防地进行语言间的横向对比,其严谨博学,踏实求真的精神,可谓力透纸背。


比如,我做的笔记里关于他对动词的理解:

answer

ignore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众筹词汇实验室』有个协和博士(翁妈师弟),通晓法语、意大利语,对拉丁语、希腊语也很有兴趣,他在『众筹词汇实验室』整理单词过程中搞出这么个东西:

当时我心想,我们整理的内容最终是要推向市场的,你这是唱的哪门子山歌。现在想来,拿这个东西在这篇文章下装个大尾巴狼也是极好的。


多国语言横向对比bigger虽然是有的,但毕竟比较小众。《疑难手册》夹叙夹议的风格给相对枯燥的词汇知识点增添了几分亮色。比如:

讲到状态动词和活动动词互用的时候,有这么一句双关:

Why did he take twenty -two years to write the damn thing.(On the Origin of Species)?(P.212)


再品味下这句双关:

Dear Sir, I thank you for sending me a copy of your book, which I shall waste no time in reading.(Benjamin Disraeli)


有时候是信手拈来的“攀关系”

有时候是翻译故事的如数家珍:


有时候让人说不出的忍俊不禁:

夹叙夹议的举例就到这里。接下来说说打破砂锅问到底。


限于篇幅我只详细地分析一个例子。《疑难手册》第871页中间对达成动词(有瞬时性)的一部分进行时态做了总结:具有瞬时性的动词在表达计划中即将要做的事时,用进行时态,表完成貌。这样,我们平时说的I'll be going there anyway. 意思是,我反正都要到那边去一趟的。这样子你也就很好地理解这个句子:

Diplomatic issue rarely begin or end cleanly with a change of administration, But Bush will be leaving his successor an extensive list of foreign policy processes.(The Washingtong Post, Nov. 8,2008)

如果只是表层次地知道the bus is coming的意思是公交车马上来了,而不去探究它背后的规律和机理,读文章的时候肯定理解偏差,把握不到精髓。至于自己主动去运用,更是天方夜谭。


我印象很深的是,Dead Poet Society(死亡诗社)里,Neil酷爱戏剧,然而他的父亲却极力反对。Neil偷偷地参加舞台剧的排练,后来被他父亲发现了,父亲粗暴地对他说:

好了,问题来了,明天告诉他们你不演了,这句话你会怎么说?

答案是这样的

Be quitting 把他父亲霸道,不讲道理的形象刻画地栩栩如生:你明天特么的必须,一定,肯定要给我退出你们那傻逼社团!


如果你有心,还能留意到,Philadelphia(费城故事)里,Andrew Beckett 知道自己被老板陷害后,在办公室确定要被解雇的时候,他说的是:Am I being fired? 而不是will I be fired?


2.4 详实的例句

这里有莎士比亚的华彩乐章:

Not all the water in the rough rude sea can wash the balm from an anointed king. (Shakespeare, The Tragedy of King Richard the Second, Act III, Scene 2)

哪怕是汹涌大海所有的海水,都冲洗不掉一个奉天承运的国王身上的油膏(不是一部分海水可以,另一部分不可以)。


有《傲慢与偏见》的谆谆教导:

If the dispositions of the parties are ever so well known to each other, or ever so similar beforehand, it does not advance their felicity in the least. They always continue to grow sufficiently unlike afterwards to have their share of vexation, ...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Chapter Six)

一对爱人婚前脾气摸得非常透,或者脾气非常相同,这并不能保证他们俩就会幸福。他们总是弄到后来距离越来越远,彼此烦恼。


有《新闻周刊》的潇洒自如:

Ford's most controversial decision, of course, was to pardon Nixon for any crimes he might have committed in his White House years ... Yet as the years passed, more Americans came to see the pardon as an act (*action) of unusual statesmanship. (Newsweek, Jan. 8, 2007, p. 32)

福特最引人争议的一个决策,当然就是对尼克松在白宫期间可能犯下的任何罪行予以特赦。…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这个特赦看作是一件不平常的政治家风度之举。


有《物种起源》的开天辟地:

We can see why whole groups of organisms... should be absent from oceanic islands, whilst the most isolated islands possess their own peculiar species of aerial mammals or bats.(Charles Darw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整批的有机体…在海岛上看不到,而那些最为隔绝的岛屿,却有自己独特的空中哺乳动物亦即蝙蝠的品种。


有《经济学人》的胡说八道(笑):

The object that people call the universe, vast though it is, may be just (*only) one of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similar structures,... (The Economist, Aug. 15, 2009, p. 12)

…人们称为宇宙的这个东西,尽管浩瀚庞大,但也只不过是无限数目的类似结构当中的一个而已。


你虽然看的是一个简单词的疑难用法手册,但能够接触到的却是词汇量3万左右,极其优秀的精读材料!!除了词汇量,还能锻炼提高断句能力,让你读长的、信息量大的句子不“迷路”。比如:

Since then, I have worked on making my dream that computers can understand us better and work more simply a reality.希望你通读完这本手册后也能一眼读顺这样的句子。


2.5 不仅对阅读而且对写作有奇效

提高词汇量很简单,我曾经在只有四级基础的时候,15天里把2008版红宝书背了14遍,你能说我15天词汇量从4K涨到了10K?是的,我那时候的确这么认为的。


白驹过隙,我已经好几年没有测词汇量了,反而能静下心来花上500个小时来慢慢通读这本《疑难手册》,做了近千条笔记,还打算继续把这本书读薄,消化。


我们在口语里,需要非常重视小词活用,而在写作中,不应该去追求空洞的大词,而要把常用词的用法吃透、用对。比如,用around去表示“存在”往往会更生动、更地道:

Computers weren’t around in those days. / The idea has been around for quite a while.


用any more than可以让句子更加精炼:

The mind does not create what it perceives, any more than the eye creates (*doesn’t creates) the rose.心智创造不出它所感受的事物,正如眼睛创造不出玫瑰花。


你可以试着把这个句式用到你的托福作文里,多造几个句子。在分不清rise, arise和arouse的情况下,真不敢想象能把雅思图表作文写好。哪怕是应试作文,其原则也是词不贵大,而贵贴切!

我们是不是有过这种情况:写作文的时候,想起一个中文不知道英文该怎么说,然后百度一下就胡乱用了进去,而这个词有可能自己都不认识。从现在起,试着只用你词汇量内的单词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去把那些在你词汇量内,但远远没有挖掘的表达找出来,用起来!

最后,欢迎关注我们公众号『江南词器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80103/3045.html

更多阅读

粤语中有哪些英语外来语 | 烧荒网 外来语对英语的影响

粤语中有哪些英语外来语aKay 整理于:2011年2月8日 | 人气:372次 评论广东话是中国方言中最活泼的语言之一,思想开放勇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广东人当然也在其语言中接受外来语言的词汇。其中主要的就是英语外来语。广东自明朝起就是跟老外打

在创业过程中 机会是 创业过程中有哪些诫律?

戒VC编辑本段  创业者在构想你们的商业模式的时候,要想清楚如何才能赚到钱。为了防止走弯路,一定要用杀毒软件把"VC"二字从你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中彻彻底底地删除!不然的话,你老是会忍不住地去想:"如果我赚不到钱的话,就找个VC来买单吧"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书籍让你醍醐灌顶?

下岗在家一个多礼拜都在整理这篇书评,圈内朋友说浙江大学出版社要给我这篇文章推广费。钱不钱的没关系(主要是我知道肯定没有2333),关键是我们一起端正心态,踏实学习。这篇文章花很大精力来写,算是我这几个月学习的总结和对陈老先生的

在学习高中英语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多图预警##已更新##更新内容#1.所有图片均替换为扫描版,提升阅读体验2.补充更新,添加“练字”和“写作” 板块3.增加一大批资料安利和作文图片我就写一写关于应试方面的实用方法吧......先介绍一下,答主湖北2016届考生,目前能够稳在14

声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书籍让你醍醐灌顶?》为网友酷至覀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