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细思恐极的细节 《红楼梦》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私以为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与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最悲。


【群芳夜宴】
群芳夜宴为宝玉庆寿抽花签那一回。
熙攘的庆寿喜筵,众姑娘们在美好的憧憬、喜庆的花签、嬉闹的氛围中笑着道出的,是各自的凄惨结局。今日言笑晏晏、群芳齐聚,明日流散各地、生死不知。



宝钗

......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宝钗吃过,便笑说:“芳官唱一支我们听罢。”芳官道:“既这样,大家吃门杯好听的。”于是大家吃酒。芳官便唱:“寿筵开处风光好。”众人都道:“快打回去。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拣你极好的唱来。”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宝钗抽到了“艳冠群芳”的牡丹签,题诗为“任是无情也动人”。曹公特地点明此为“一句唐诗”。

此句出自唐代罗隐《牡丹花》诗: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用“任是无情也动人”来形容宝钗可谓恰如其分。“艳冠群芳”和“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无疑是为了突显宝钗之美,同时点明了宝钗居于贾府的原意是为进京待选做准备,落选后众人才有了促成金玉良缘一说。
然而虽是“艳冠群芳”,却也终究“辜负秾华”。此处的“辜负秾华”一是指宝钗落选,未能如愿进入皇室成为真正艳冠群芳的王妃;二是指金玉良缘最终以宝玉出家、宝钗孤老为结局。签上诗句明明是褒扬其明艳动人,谁知恰恰却道出了徒劳无功。

(题外话,后文中“芙蓉”明确指代黛玉,因此“芙蓉何处避芳尘”这一句放在这里就显得非常有意思了,“避芳尘”为何“避”、何处“避”,大家见仁见智,不做过多解析以免引发口舌之争。)

而后宝钗命芳官唱了一支《赏花时》。在诸芳云集的夜宴上,安排这样一支曲子打头阵,别有深怀。此曲唏嘘人生虚无,昭示此宴诸芳命运无常,且曲牌名“赏花时”与花签游戏相呼应,赏的就是在座众芳;此时美景美人俱在,但好景不长,此夜赏完便已春去百花寂。此章回过后,全书语调彻底转凉,落花逝水,万境成空。



探春

......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

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探春那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探春只命蠲了这个,再行别的,众人断不肯依。湘云拿着他的手强掷了个十九点出来......




“日边红杏倚云栽”出自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原句: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诗中“倚云栽”、“秋江上”等句,联系前文太虚幻境中探春的画面与判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云:才有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贾探春要飘洋过海,远嫁天边。而句末的“怨未开”与“一梦遥”已经清楚揭示了探春远嫁一去不复返的结局。

文中写到探春被众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众人断不肯依”、“强掷”等词,也暗示了后文探春是被迫远嫁。第二十二回探春所制灯谜谜面中有一句“莫向东风怨别离”,其谜底为“风筝”,正与此相互呼应,脂砚斋对此有夹批言:[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签注“必得贵婿”,然而夫婿虽为“贵人”,却未必是探春的“良人”。



李纨

......便该李氏掣。

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

红楼梦细思恐极的细节 《红楼梦》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说着,便吃酒,将骰过与黛玉。



李纨抓的是一枝老梅花,上题“霜晓寒姿”和一句宋诗“竹篱茅舍自甘心”。“霜晓寒姿”暗喻李纨青春丧偶,终生守寡的贞节。李纨其实并不老,但是梅花前面却加上了一个“老”字,喻指其年轻守寡、青春枯寂。
“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宋代王琪的诗《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签注“自饮一杯”,李纨自己也说“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虽是竹篱茅舍自甘心,不问你们的废与兴,却也终究难逃一损俱损、中年折子的命运。



湘云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因看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湘云拍手笑道:“阿弥陀佛,真真好签!”恰好黛玉是上家,宝玉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端起来便一扬脖。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盂内了。




这里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是出自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原诗喻意是不忍春光短促、好景难留,所以夜里都要点烛赏花。湘云后来的遭遇正是如此:虽有洞房花烛照红妆的新人之喜,可惜转眼就“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春光别去了。
“香梦沉酣”虽是香梦,意欲沉酣,终究梦醒一场空。


下面是酒令,令人及其不解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湘云拍手笑道:“阿弥陀佛,真真好签!”恰好黛玉是上家,宝玉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端起来便一扬脖。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盂内了。

前文并无宝黛二人不胜酒力的铺垫,且前后文中遇到需要饮酒的花签时宝黛均同众人一道饮了。偏偏在此处毫无预兆地,一个只饮了一半,一个悉数未饮。
这独特的一幕放在全书未有一处闲笔的红楼梦中,只能理解为曹公又在此埋了个伏笔,暗示宝黛二人终究有缘无分的结局。由此,私以为高鹗续写的第九十七回也有一定道理,宝玉以为自己即将迎娶黛玉,连新娘随身的丫鬟都是黛玉从老家带来的雪雁,掀开盖头一看才知晓所娶之人并非黛玉,而此时早已姻缘缔结,悔之晚矣。
宝黛二人在这将饮未饮之时,已经暗地里错过了彼此的姻缘,虽是木石前盟,终天人永隔。




麝月

......湘云便绰起骰子来一掷个九点,数去该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縻花,题着“韶华极盛”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

开到荼縻花事了。

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宝玉的丫环麝月抓的是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极盛”和一句宋诗“开到荼蘑花事了”。
“韶华极盛”字面上看着像是好签,然而一个“盛”字,再加个“极”字,韶华太过,《易经》有云 “亢龙有悔”,丕极泰来,讲的都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宋人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把这个道理说的直截了当:“物过盛而当杀。”所以“韶华极盛”隐含盛极而衰,不是一句好话。

而一句“开到荼蘼花事了”,百花凋零才会“花事了”,这里的“花”当然直指大观园内的众姑娘了;虽是“韶华极盛”,只是盛极而衰、花事将了。
接下来是酒令,“在席各饮三杯送春”,本回目章节名为“群芳夜宴”,“群芳“本应开在春天,却齐聚“送春”,作者又指明此为“夜宴”,尽数说明好日子已到头,群芳即将迎来各自的悲惨命运。

原本红楼便是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故事,“在席各饮三杯(悲)送春”,而熙熙攘攘的席间众人浑然不觉,满怀希冀、言笑晏晏饮下自己命运的转折点,饮下各自悲惨结局的开端。
联想起前文秦可卿点明的“三春过后诸芳尽”,细思极恐,一身冷汗。
至此,全书论调由喜转悲,由极盛转入衰败流离。
这是我觉得全书最悲的一幕。



此外,花签上“开到荼縻花事了”一句出自王琪的《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天棘”多见于寺院,也有言“出莓墙”意指出家。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在诸芳春尽后,宝玉最终选择出家做为自己的结局。


香菱

......麝月一掷个十九点,该香菱。香菱便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那面写着一句诗,道是:

连理枝头花正开。

注云:“共贺掣者三杯,大家陪饮一杯。”




香菱抓的是一枝并蒂莲,题着“联春晓瑞”和一句宋诗“连理枝头花正开”。“联春晓瑞”暗示苦命的香菱进了大观园得到众位小姐的友情与爱护。“连理枝头花正开”指她嫁与薛蟠为妾这段关系。

“连理枝头花正开”出自宋代朱淑贞的《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萃苔。

这句看似喜庆的话,实则全是作者的狡狯,真意全在后一句——“妒花风雨便相催”,喻指薛蟠正妻,善妒悍妇夏金桂。“花正开”就遭遇“便相催”,一生孤苦无依却对自己婚姻始终抱有美好期望的香菱,婚后没过多久好日子,便受到夏金桂千方百计地折磨,薛蟠也受其百般挑唆不时对香菱怒目而视、拳打脚踢;最终导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气怨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竟酿成乾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一时好景,不多久便花开成败。

“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萃苔。”美好的期望落空,最终依然落了萃苔,好花成泥。


黛玉

......香菱便又掷了个六点,该黛玉掣。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光,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风露清愁”是芙蓉花的写照,也是林黛玉的写照。而“莫怨东风当自嗟”一句实则是为了引出前半句的“红颜胜人多薄命”,明明白白点出了黛玉的泪尽早逝。诗句中“狂风日暮起”的处境与黛玉所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何其相似;“飘泊落谁家”既指黛玉幼年失怙、漂泊无所依,也指黛玉逝去后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无人怜”,联想起黛玉葬花时哭述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心伤至极。

签注为自饮一杯(悲),牡丹陪饮一杯(悲),可见黛钗命运交织之深,这同悲同喜的二人或者都已经预见到了“红颜命薄古今同”的未来,而她们许是都在平静的等待这一切的发生。



黛玉看明白了这只花签,因而最后“黛玉也自笑了”,这该是一种平静接受命运的释然一笑。而“莫怨东风当自嗟”一句实为黛玉对着自己所说的话。



袭人

......于是饮了酒,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

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于是大家斟了酒,黛玉因向探春笑道:“命中该着招贵婿的,你是杏花,快喝了,我们好喝。”探春笑道:“这是个什么,大嫂子顺手给他一下子。”李纨笑道:“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说的众人都笑了。



花袭人抓的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和一句宋诗“桃红又是一年春”。 此句出自宋末谢枋德,是历史上有名的忠义之士,其诗名为《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暗示了袭人最终嫁与蒋玉菡,从而避过了贾府破败“家亡人散各流离”的结局。
但这看似圆满的结局,实则却也并不如人意。倘若贾府并未式微,袭人会顺理成章成为宝玉侍妾,文中早已点明“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而袭人做为宝玉的大丫鬟,和宝玉二人素来也是一心。
虽嫁与蒋玉菡,避过了贾府的灾难,但古时以娼妓、奴婢和戏子等职为贱籍,而蒋玉菡身份为优伶,袭人嫁与贾府嫡孙宝玉为侧室同嫁与蒋玉菡为妻,这在古代是有云泥之别的。
以袭人的心机与心性,这个结果她未必是满意的,但做为古时的女子,尤其做为丫鬟来说,她无法选择,只能听天由命。所嫁他人的袭人心中一定还一直有着宝玉,所以才侍奉宝玉夫妇有始有终,也因此有了忠义之诗的形容,但她对宝玉究竟是忠义,还是爱,恐怕只有袭人自己明了。


袭人最后的签注是:“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黛玉、宝钗、探春、晴雯、香菱、芳官、袭人同饮,至此,宴中未抽花签的与抽了花签的一同喝下这万艳同杯(悲)。之后,众人纷纷散场,恍如帷布落幕,人去宴席终。




【芙蓉女儿诔】

晴雯病故后,宝玉撰诔吊唁。曹公借芙蓉女儿诔一事,明唁晴雯,暗祭黛玉,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实。黛玉生时同宝玉一道撰诔,一道祭奠,对黛玉来说不知是悲是喜。

诔文起手便是: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太平不易之元”、“无可奈何之日”,“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脂砚斋对此有评语曰[年便奇,日更奇。试思日何难于直说某某,今偏用如此说,则可知矣。]
可见作者故意隐去诔文详细年月不提,又刻意隐去晴雯名讳,只以“芙蓉女儿”代称,此举实因为吊唁另有他人。而红楼各处均点明“芙蓉”喻指黛玉,且在宝玉念完诔文、祭奠结束后,黛玉便从山石之后的芙蓉花中走出;后文脂砚斋也直接点出[又当知虽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诔,则呆之至矣。]可见,芙蓉女儿诔确是为黛玉所作。

曹公想必爱极了黛玉,明知后文黛玉故去时孤寂无依,无人祭奠,于是让黛玉生时便与素日最亲近的宝玉同撰诔文,提早祭奠,也算命运差强人意中安排的另一种圆满了。


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宝玉听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极,是极!到底是你想的出,说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现成的好景妙事尽多,只是愚人蠢子说不出想不出罢了。但只一件:虽然这一改新妙之极,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说着,又接连说了一二十句“不敢”。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异姓陌路,尚然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宝玉笑道:“论交之道,不在肥马轻裘,即黄金白璧,亦不当锱铢较量。倒是这唐突闺阁,万万使不得的。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故今宁可弃此一篇大文,万不可弃此‘茜纱’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如此一改,虽于我无涉,我也是惬怀的。”
借宝玉之口,将诔文作者变为黛玉,而实际上到了这里已经相当于黛玉自诔自祭了。

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说:“果然改的好。再不必乱改了,快去干正经事罢......”
至此,为黛玉而撰的诔文已成。芙蓉女儿诔实为“黛玉诔”,正如脂评所述此为“阿颦作谶”。

宝玉这句“茜纱窗下,我本无缘”点出了宝黛二人结局的殊途,而“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也指明黛玉红颜早逝的悲剧。聪颖过人的黛玉定已感知到此间结局,因而忡然变色,未免宝玉多想却连忙含笑点头说“果然改的好”,但这一改,指向的却是自己悲戚的命运,最悲不过一言成谶。



完。
(注:答案涉及内容以前八十回为依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80103/3063.html

更多阅读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史书里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我说一个算不得正经史书的,中唐李复言所著的《续玄怪录》中所写的辛公平上仙。为了阅读方便,我就不贴原文,直接援引魏风华所著的《唐朝的黑夜》中的一段(嫌长可以直接看黑体字部分):中唐李复言所著《续玄怪录》中的“辛公平上仙”一篇,当

蜡笔小新细思极恐 蜡笔小新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蜡笔小新的人设看似普通,老爸得痔疮,老妈爱便秘,小新自己是个爱开黄腔的老司机。另外,小新的家境也似乎并不富裕,家里欠了32年房贷和36期车款相信大家看到这里,肯定都和我一样,觉得小新是一个穷小子,和其他loser别无二致,但其实他却是个

三体 细思恐极 《三体》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2015年8月24日更新《三体》获得雨果奖,恭喜大刘。-----------------------------------------------------受到 答案的启发,想了一下“审判日”号的事儿。下面的部分,包含前两部的剧透。首先第一个问题,罗辑是第一个了解黑暗森林的地球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社会上有哪些让你细思恐极的细节?

谢邀。是幸存者偏差。暗无天日的幸存者偏差。你还记得知乎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问题吗?这个事情的程度,问题描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看到这样的惨状,都会觉得不寒而栗,都会愤怒。所幸,这个问题放出之后,新闻开始报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哆啦 A 梦》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大雄是旷世奇才,哆啦A梦就是大雄。(多图)我详细地考证了一下关于《哆啦A梦》的种种说法,相关引用有标注。一.大雄的杰出设定书上提到的大雄的缺点有这么多:懒散,运气差,幼稚。设定书上提到的大雄的缺点有这么多:懒散,运气差,幼稚。但是没有

声明:《红楼梦细思恐极的细节 《红楼梦》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为网友謌给沵滈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