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谏迎佛骨表 佛教故事中为何要讲韩愈因写《谏迎佛骨表》而永世堕入饿鬼道?

==================2016.5,。6=====================
我十分惶恐,我一个小透明,仅凭小小一篇答案,就收获了将近4K的赞同。
我没有系统的了解过佛教理论,对韩愈也知之不深。也许这个答案并不完美,但二百多条评论下来能和大家讨论学习也是收获很大,而且大家都很和睦,感谢!
这次更新主要是再次和大家分享一些微末认识。
关于韩愈和大颠禅师的交往
见于佛教书籍的记载多于韩愈自己的诗文记录,至于可信度如何,知友们见仁见智吧!
我个人到乐于相信,韩愈和大颠禅师私交笃厚,这至少证明,韩愈在《谏佛骨表》中的立场、态度和表现是有特定的事件背景的。在 知友的提醒下,我读了《与孟尚书书》,后来韩愈对佛教的认识比起《原道》,的确有所缓和,但要说,韩愈从此黑转粉,怕是难,韩愈倔强一生,要让他折节下拜,我看大颠禅师未必有这厉害,为什么二人就不可能是保留并理解对方立场下的君子之交呢?
韩愈其人
说来惭愧,从中学学到《师说》《马说》《进学解》《原道》这些文章开始,我就开始厌恶韩愈——还“轲之死,未知其所传”你不就是想说,传到你韩退之了?
后来,大略了解了这个人之后,我才觉得,他倔强的可爱又可敬。
他是那个时代孤独的唐吉可德——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但这并不意味着韩愈没有缺点。
他大概是那个时代的“韩大炮”写文章批人、教育人的事情没少干。
拿《辩讳》来说,“若父名仁,则子不得为人乎?”这样的话,在当时是很得罪人的,他的弟子都劝他少说两句。然而,老韩之所以被尊为百代文宗,仅仅因为道统吗?李贺少年才俊被人挤兑,整个社会都在挤压这个年轻人,只有韩愈金刚怒目、仗义执言。韩愈在大节上的值得检验的。
韩愈不是无脑黑,他反对的是佞佛!是反对佛教动摇统治阶级!
韩愈不是无脑黑,他反对的是佞佛!是反对佛教动摇统治阶级!
韩愈不是无脑黑,他反对的是佞佛!是反对佛教动摇统治阶级!

(这和当今的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并无二致。)
长庆三年(公元八二三年),韩愈升任京兆尹、御史大夫。这是韩愈有生以来所任的最显赫的职务,就是在这一任上,韩愈跟同僚吵了一生中最后一架——韩愈在御史台的副手御史中丞李绅(按:《悯农》的作者,晚年却因事涉贪腐坐罪)弹劾长官经常无故缺勤。韩愈虽然没有被追究大罪,但还是被降职吏部侍郎,接受了一生中最后一次贬职的韩愈于第二年年底病逝,时年五十七,追赠礼部侍郎、谥号曰“文”。
从这个角度看,韩愈人如其名,耿介敢为天下先,永不服输,总是与这个俗世保持一段距离,就如他的诗中所言:“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还有,韩愈晚年诚心事佛,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什么还要把人家落入饿鬼道?
所谓法师、上人就这点度量?起义的将领还允许为建设国家出力呢,到了某些信徒这里,也是有标准的了?
===================2016.5.4更新几句=======================
大家讨论的非常热情,这也让我十分惶恐,这份微小的回答,怎么就排名第一,三千大赞了呢?
谢谢!
对评论区各位的观点做一个个人的回应吧!
如何认识佛教,佛陀,佛法,佛弟子,附佛外道?
我不是佛弟子,也就姑妄言之
大凡宗教,教派,既然抱团集结,肯定有立场利益荣誉的所在,佛教也不例外.佛法无争,佛陀无欲,不代表佛教没有争斗心名利心,热爱佛法没错,尊崇佛陀也可以,但佛教应当允许被批判。
佛陀,舍王侯之贵、娇妻麟儿之乐,在红尘中游历苦修,参透八苦四谛、断三千烦恼,即便把他当做一个学者、哲学家也是值得尊重的,和骑青牛的老周游列国的孔孟诸子有什么分别

佛弟子学佛敬佛,三宝之中,佛法为重,佛法在,则佛在,菩提在,只知道斋僧拜像,对于佛理却不通一窍,为名利而造恶业,焉敢说自己是佛弟子?
末法时代,附佛外道猖獗,真的精研戒律、修行有成(据 知友指教。感谢!)持慈悲心劝善度人的大德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样的大德是决计不会为自己造势宣传,乱言因果的。
韩愈反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韩愈的根本立场还是儒学士大夫,他的问题说穿了就是拿佛舍利的事情反“四风”、解决信仰危机,甚至,狭义的理解就是【皇帝不应该过度崇佛】,在这封表章里韩愈最过分也就是要把佛舍利扔垃圾桶、说它是污秽而已,韩愈真的这样认为?我看,他拿狠话刺激皇帝的可能性更大,人家韩愈从头到尾也没拿出拆庙砸佛,没收寺产的实施好吧!(不过,在'《原道》等文中有类似主张。)
假如佛教寺庙能像鉴真大和尚做的那样,施医赠药、周济穷人,韩愈估计第一个跑去礼佛。
称韩愈为菩萨可不可以?敦煌壁画,人家供养几个和尚就能被画到佛陀座下谈笑风生,韩愈兴一地善政,救脱了万千黎民,千载流芳,即使佛陀在世大概也会拈花赞叹,有何不可?韩愈耿直,并不是小心眼,称他为菩萨,他也不会生气。(似乎这一切要建立在儒家领导者地位不会被危胁的基础上。刚刚又温习了一下《原道》,老韩大概不喜欢被称菩萨,但为这感到生气,倒不至于吧!)
历史上的灭佛运动,佛弟子们也要客观看待,先自省再叫屈。
唐武宗崇道贬佛,每个州郡还都允许一处丛林讲法,首都长安、洛阳还允许多留几所。
这就是“法难”?你们掉过脑袋么?让犹太人跟你们谈谈饿鬼道、地狱?
被马亲王硬点之后,我这是要肉身成圣了?破千赞了!
我一句话不补充也不好!
==============更新==================
知友提醒我答案出现了偏差,感谢!
其实,这个故事算哪门子“佛教故事”?
前面已经有答主把某位始作俑者高(糟)僧大(缺)德扒皮了,我就不多说了。
从宗教感情看,佛舍利是佛教徒顶礼的圣物,无可厚非。
从文物历史的角度,佛舍利也是举世稀有的顶级文物。
然而在韩愈那个时代,佛舍利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蛀虫集团和醉生梦死、自我麻痹的帝王臣工、黎民百姓。
佛舍利每三十年才被抬出来一次。
整个社会上都觉得,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啊!
王公贵族一掷千金,富绅商贾,珠玉供养,老百姓砸锅卖铁、自残肢体,都只为了追求一个虚妄的来世。
这一切的成本最终不会压在这些肉食者身上,是那些百姓!
韩愈是儒家的脑残粉,儒家以仁礼为重,僧侣盘剥百姓,实为不仁;皇帝佞佛,礼崩乐坏。
说句到家的话,甚至这是宪宗也承认的话——僧侣脱离生产、寺庙侵夺财税危及统治。
一旦庙宇、偶像被拆毁,那些附佛外道,如何捞钱?
韩愈轻贱佛骨,僧徒诅咒韩愈,不过是利益的拉锯战。
只不过韩愈在维护统治这个根子上能依据民本思想为民兴利;某些人(包括当今一些附佛外道)却是赤裸裸与民争利。
看看那些敦煌壁画上的本生故事,真正的因果故事,都是 割肉喂鹰、以身饲虎,舍己度人,惩恶扬善,悲悯众生。
还有,拉章太炎出来站台,就不怕老先生也和昌黎一起骂死这些末法时代的蛆虫?


以前,我并不 喜欢韩愈。
觉得他的道统太无聊。
(现在仍然觉得无聊)
至少,从文学家这个层面看,韩愈并不是一个讨喜的人。
原则性太强的人,都不太可爱。
然而,越大越觉得,韩愈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去法门寺地宫博物馆看过馆藏文物的人都知道,皇帝和贵族供养佛教达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没钱的百姓怎么办?
砸锅卖铁也要供奉,实在不行就供奉自己。我曾经看过一个高僧燃指供佛的视频,那个视频有十几分钟,我看了三分钟就哆嗦着点了关闭……
我为这位高僧大德的虔诚感到敬佩。
但是,如果这些极端行为是加于本来就生活艰难的百姓呢?
僧人不参与生产建设,不向国家缴纳赋税,作为当时的统治阶层,为此感到焦虑和反对是再正常不过的。
更何况中唐时期,唐朝国力和形势江河日下,这个时候,僧侣就成了蛀虫、吸血蚂蝗,而佛教则慢慢成了实实在在的“精神鸦片”。
韩愈是把原则视为生命的人,于是,他向佛骨发动了自杀式袭击——《谏佛骨表》
我推测,在这件事上韩愈大概劝了不止一次,实在没招了,把命豁上,恐吓起了皇帝。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早上刚刚递上奏折的韩愈估计连后事都交代好了,专等军卒把他从家里锁进大狱。没想到下朝得到的通知是流放。我们无从猜测韩愈捡回一条命时是怎样的心情,但肯定是无比郁闷,以至于在出贬的路上跟侄孙发起了牢骚。那是一个飘着雪的傍晚,韩愈骑着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蓝关,勒马回望彤云密布的秦岭,心想这辈子也回不来了。郁闷之极的韩愈骑在马上向来给他送行的侄孙、后世“八仙传说”主角之一的韩湘口占了一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其实,韩愈那还需要死后堕入地狱?

元和十五年(公元八二零年),韩愈被任命为唐帝国中央大学校长——国子祭酒。回京途中,原本兴高采烈的韩校长却忽然情绪低落,原因是他经过了去年埋葬女儿的那个驿站附近,洒泪凭吊一番后,他写了一首题目长达四十七字的诗:

数条藤束木皮棺, 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 扶舁沿路众知难。

韩愈 谏迎佛骨表 佛教故事中为何要讲韩愈因写《谏迎佛骨表》而永世堕入饿鬼道?

绕坟不暇号三匝, 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 百年惭痛泪阑干。

(《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梁》)

那些断指割肉的老百姓,除了从寺庙得到一张来世的空头支票,还有啥?那些假借佛发大财的附佛外道管过他们死活?

而韩愈做了什么?

韩愈在潮州修筑了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兴办学校,招揽人才,使处于蛮荒之地的潮州在短短八个月中变得礼乐粲然、人民安乐,当地百姓感激不已,生了孩子都以“韩”入名,以为纪念,再后来,潮州的山山水水,不管韩愈到没到过的地方,都流传着许多关于韩愈的故事。苏东坡在《韩文公庙碑》中感叹:

潮人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作家梁衡则说: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你说报应? 人家韩愈根本不在乎!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80103/3071.html

更多阅读

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

何谓“佛指骨舍利”?相传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拘屍那揭城郊娑罗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後共得8万4千颗真身舍利,其中19份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设立宝塔,其中最早设立的阿育王寺,也就是现今的法门寺内,则存有4枚佛指骨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ppt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  1.据日本藏《又玄集》,此诗题作《贬官潮

百代文宗韩愈 大文宗

对于韩愈,景仰的人很多。在唐代文人中,韩愈确实算得上综合素质高、发展全面的典范。他文章写得好,有“杜诗韩笔”一说,诗歌也自成一派,人称韩文公,同时他头脑清醒,有政治眼光,大力排佛,反对军阀割据,官也做得大,人称韩吏部(韩愈是实实在在的吏部

韩愈传 新唐书韩愈传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

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组图 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法门寺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何谓“佛指骨舍利”?  相传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拘屍那揭城郊娑罗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後共得8万4千颗真身舍利,其中19份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设立宝塔,其中最早设立的阿育王寺,也就

声明:《韩愈 谏迎佛骨表 佛教故事中为何要讲韩愈因写《谏迎佛骨表》而永世堕入饿鬼道?》为网友捕梦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