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微信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的消息,他好心建议我说:
“老兄,你的文章好长好长啊,知道你写着累,但读者读着也很累”
我开始想着这似乎确实是我写文的问题,总是不由自主就写长了。于是建议他可以把文章保存到云笔记里然后放kindle上,我平时就是这么干的。
后来他又回复:
你可以尝试弄成语音,读者就像听故事,闭着眼睛躺着也能听
你弄这么长的文字,这个时代几乎没人会去读的
这两条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
前一句真是个顶好的黑色幽默,荒诞到了极点。你要嫌长,不看即可,关键在于,你免费阅读人家辛苦思考后的智力产出,还嫌这嫌那。是否除了给你提供免费文章之外,还要把你服侍你,给你捶背、扇扇子、把文章念出声。你呢,就坐在摇椅上闭着眼睛听书。
多舒服。
你懒得读书,于是我读了之后再把这本书的精华转换成平易近人的话复述给你听。你也可以算是读过了。而且省时省力。
这不稀奇。
古代那些大户人家就是这么干的,可人家给那些教席工资啊。
某位写作者曾自嘲,“主笔的意思,就是被包养的作家”,你要付费阅读,那要我满足些这样那样的需求也都好说。好像那些靠读者点击付费来过活的网络作家一样,读者说,我讨厌“烟火气儿”这个词儿,你以后再用我就不看了。那这位作家也只能妥协了。谁让自己是被包养的呢?靠读者吃饭嘛。
中国人习惯了免费,认为许多事情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这就好像,你没给钱就上了人家,还嫌胸不够大,腿不够细;看了盗版网文还嫌作者写得慢一样滑稽。
而后一句,则让人感到有些沮丧,这不仅消解了作者写文章所付出的心血努力,也对他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人群,甚至整个时代的读书状况进行了鲜明的注解。
但另一方面来看,必须承认,某些长文的确存在问题
文以载道,一些深度长文警醒世人,然而某些鸡汤长文的背后是什么?是空白,是虚无,是毫无营养。几句话便能解释清楚的事,非要编一些狗血爱情故事。仅仅是因为这样有市场、读者喜欢看。
甚至某些作者自身也知道这些都是文字垃圾,可当前市场就是这样有什么办法呢?人们就是爱看这些文字垃圾。于是投其所好,大量炮制一些毫无营养的鸡汤文和狗血爱情故事。
甚至更有某位作者直称,“那篇文章就是用来刷赞的”。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明明知道他是没营养的文字垃圾,还非要把它生产出来,只是因为这样肯定会有很多赞,只是因为一些读者就爱看这种东西。真是一个双重反讽。不仅打了自己的脸,也打了那些读者的脸——作者本人一点也看不起那些给他点赞的人。
这样的举止,其实就是“媚俗”。或者用钱理群先生起的另一个名字,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其余更多的编写鸡汤文和一些狗血爱情故事的,大概真的是能力有限,也只能这么写了。大众喜欢就好了嘛。
然而那些专注于写一些深入浅出的学术贴、真正为大众带来知识以及引领读者进行某些有关人性和社会政治问题思考的作者,他们才是目前这个鱼龙混杂的写作群体当中真正的价值所在。
他们能分清哪些虽然大行其道,但依然是文字垃圾,而哪些虽被忽视乃至尘封,可总有一天会发光,而他们选择后者这条目前并不好走的路;他们明知道怎么写容易成为热门文章,也知道如果顺着市场心意来,那自己的路会顺很多,可他们并不,他们坚持写着一些冷门的学术贴,纯文学,介绍西学,启民智,认真地对某些问题做着思索。
托多罗夫说过,大众审美就是一坨狗屎。
但一个稍有态度和抱负的写作者,要做得绝不是顺着这坨屎的喜好写出一些爆款文章,让自己名利双收(郭敬明),而是应该承担起一个知识分子的起码的责任,去写一些也许读者并不爱听、但切切实实对他们有用、能引领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的文章(鲁迅、胡适)。
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自己的内心写作。
真得无可挽回地走向了一个读图时代吗?真得已经变成了一个浅阅读时代了吗?
总有人在坚持着。
而从阅读角度来看。则和媒体介质转换所带来的影响有关。
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纸质书式微,新媒体发展起来。人们阅读也多是在网上或手机阅读,而此类载体,并不适合深度长文。
开头那位读者说得对,这种长文章并不适合这个时代。
之前我作为读者,曾建议某个电影类的公众号,推一些拉康、德勒兹。
他告诉我,“微信阅读最佳700字,多了,大家都受到限制。而且因为是用手机阅读,屏幕又小,字也小,大家工作学习了一天,再看5000多字的哲学很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其实这些我都知道,微信阅读和平常写作不一样,当初做公众号,给自己定下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控制文章长度。然而这么多天下来,几乎都没控制住,基本都是3000网上,更有几篇7,8000的。
我最近也时常在想,如果把文章割裂开来,分成几篇单独推送,肯定会好很多。
我也奇怪我自己,为什么明明知道短文章更受欢迎,工具文、科普类和书单类的文章更受市场喜欢,却非要坚持些莫名其妙的原则,写些几千字的长文。毕竟上面这些我又不是写不了,甚至写起来更轻松,一点也比不上那些长文耗费心血之巨。更不会有读者叫嚣着“文章太长,不看”,让你失望、沮丧,觉得自己这些辛苦全都是无用功。
好了,来分析一下这类叫嚣着“文章太长,不看”的读者们背后的深层因素:
1、他们缺乏好奇心及对知识的向往
客观来讲,4000字长度的文章比起140字长度的段子来说,阅读起来是要费力些,尤其是当其中含有不少社会政治或哲学等问题思考时。这比起短小且用来逗乐的段子来说,要耗费脑力的多。
而且由于载体的变化,手机、电子屏幕这些并不很适合深度长文的阅读。
但一些读者,即使在换了纸质书之后就真的能看进去了吗?
我看不见得。
载体的因素固然是一部分原因,可如果真的有阅读的心思,对知识的好奇,那这不过是一点小阻碍罢了。像我建议那位读者的,手机上长文没耐性深看,可以把它放到kindle上。要真想看,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文字转移到更适宜阅读的载体上并进行阅读并汲取养分。手机及电子屏幕的变化,是有些不利于深度长文的阅读,可这些只是外因罢了。
2、他们缺乏进行深度阅读及思考的能力。
一般来说,人们更容易拿起手边的杂志而非书进行阅读。
杂志浅,书深。杂志从哪儿开始看都行,巴掌大的文字,读完也更有成就感。即使是杂志,很多人也仅满足于其中的笑话、故事;像《读者》这样没什么深度的杂志依然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都更乐意进行一些短小的、不费脑的阅读,现在140字的微博火爆而博客衰落也是这个道理。
能进行深度长文的阅读与思考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3、他们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没有同理心、在生活中得不到存在感与认同感
我无意褒扬那些能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人,更无意贬低那些只热衷于传播段子、看韩剧和刷微博的人。
“道在屎溺中”。
有些道理,一些人从读书当中习得;另有一些人从现实的阅历当中体会;还有些人从与别人的谈话中获得……这些认识道理的途径无分高下,因为最终认识到的道理是一致的。
读书仅仅作为一种认识道理的途径之一而存在。
我所不能接受的,是那些明明自己有阅读障碍,缺乏概括及思考能力却非要把罪责殃及到别人头上的人。
进行长文阅读是要比一些短小的段子来得耗费脑力的多,即使是一些有能力进行深度阅读的人,在工作学习累了之后也不太容易读下去。可他们怎么不会留下什么“字太多不看”之类的评论。
这样的评论是对作者辛苦产出的全面否定,假使稍有一点同理心,试着换位思考一下,也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类人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垃圾人”。
他们到处跑来跑去,身上充满了忌妒、愤怒、怨言、偏见、无知、愚昧……带着满满的负面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碰到这类人。
只不过似乎网上这些人的身影似乎到处都是,这是怎么回事?
平常生活中他们没什么话语权,而网络降低了发言的门槛,让这些“垃圾人”有机会大放厥词。
网络传播的特质是,一些充满情绪的言论更容易被传播,会呈几何倍数放大,而一般善于思考的人说出的都是一些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话,这样经过思考之后的理性的话反倒在网络时代并不容易传播。
这种现象背后的因素有很多:
一个是带有情绪的言论本身就更容易传播,人类天性如此;
一个是由于手机、电脑等阅读介质变化的原因;
一个还是幸存者偏差。
想一想啊,
全体网民总数占了全体国民数的多少?
而没事整天上网传播负面言论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他们没有事业,闲时间多,现实生活失败,需要从虚拟的网络中得到慰藉。
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整体埋头研究项目的学者、为生意奔走的企业家,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那些真正在金字塔顶端、掌握着各界话语权的人平常会有时间把时间无意义地耗费在网上?
而恰恰是那些最没有话语权,平日生活里不起眼,缺乏存在感与认同感的可怜虫才最需要靠在网上打击别人来获取存在感。
这类人没有同理心、不会换位思考,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存在感与认同感,在网络上则以传播负面言论为主,他们到处攻击别人,从而换取一丁点存在感,这类人缺乏最为基本的礼貌和修养,实是反智主义的典型。
他们所需要的是回炉重造、接受基础再教育。
不要理会这些可怜虫,你要回复了就恰好给了他们最大的满足,就让他们独自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