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原本在哪里 如何读《山海经》?其精髓在哪里?

山海经是地图啊,当然要一边读、一边考证、一边旅行啊。

下文是我2013年暑假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广西找山海经里面第一座——招摇之山的经历。

其实我很想组个更广泛的团队去把所有山都找出来啊!!

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jianghanchen001

——————


3月5日更新

由于答主本身比较懒,组织能力又很差,所以行程其实是遥遥无期的。

即使组队,答主也希望找到有钱有闲不麻烦的队友。

但如果对山海经感兴趣的,仍然欢迎加我本人微信~jianghanchen001


-

0、实践缘起

实践缘起于《山海经·南山经》第一段文字: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实践的目的就是找到经文中的“招摇之山”。


1、前期文献调研

从本质上讲,此次实践活动更偏向于学术研究而不是认识社会。《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古籍,对其所进行的研究,重点必然放在文献调研上。而为了确定《山海经》首篇所提到的招摇之山的具体方位,我们需要通过文献调研解决3方面的问题。第一,山海经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第二,前人对于招摇之山的地理方位的考证如何;第三,招摇之山相关物产的考证情况。


1.1山海经背景简介
1.1.1山海经基本情况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矿物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此外,《山海经》还保存了夸父逐日等不少远古神话传说。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山海经》真正作者,前人多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而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近代学者已形成确论:该书不出一人一时之手。


1.1.2山海经内容性质

对《山海经》内容性质的认识,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而刘秀(即刘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经》,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清《四库全书》也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也认为此书是巫觋、方士之书。然而,大多数学者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经》(即“山经”)地理价值最高。

《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这包括记载了众多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其次,《山海经》还有人文地理记述。《海经》部分大量记述了当时的一些区域的社会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成果等。有许多关于先民对于疆域的开发,如《海外北经》提到“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因此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的第一部地理志。

本次实践是对《山海经》中的第一座山进行实地考察的一次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山海经》是一本古地理著作。


1.2各家注本招摇之山考证

从晋朝的郭璞到清朝的郝懿行再到现代的袁珂,历朝历代为《山海经》作注的学者对于“招摇之山”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考据,下文列出一些学者的结论。


1.2.1郭璞《山海经传》

现存最早的注本为西晋郭璞的《山海经传》。郭璞在《山海经传》中对第一句话进行了注释,原文如下: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臨于西海之上。郭璞注:在蜀伏山,山南之西頭,濱西海也。

其中后一句为注文,其意指“招摇之山”在“蜀伏山”。而对于“蜀伏山”一词,郭璞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可推测的结论也仅能从“蜀”字推测出郭璞认为“招摇之山”在蜀一代。此外,历代典籍中除了《山海经传》也没有再找到“蜀伏山”一词。因此郭璞的这个结论从今天来看既不明晰,也不算可靠。


1.2.2郝懿行《山海经笺注》

清嘉庆年间郝懿行的《山海经笺注》是《山海经传》之后第二个《山海经》的全面注本,其训诂、考证包括注释都更为具体。郝懿行对南山经第一句话的笺注如下: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懿行案:任昉《述異記》作雀山,《文選注王巾頭陁寺碑》引此經,作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懿行案:大荒東經有招搖山,融水岀焉非此。高誘注《呂氏春秋·本味篇》雲:招搖,山名,在桂陽。臨於西海之上,郭璞注:在蜀伏山,山南之西頭,濱西海也。懿行案:“伏”疑“汶”字之訛,《史記·封禪書》雲:瀆山,蜀之汶山也。《蜀志·秦宓傳》雲:蜀有汶阜之山,江岀其腹,皆是山也。

我们关注“招摇之山”的具体位置,从郝懿行的笺注中,我们总结出以下三个结论:

(1)《山海经》中有两个以“招摇为名”的山,《南山经》的“招摇之山”和《大荒东经》的“招摇山”,这两个山是不同的山。

(2)高诱注《吕氏春秋·本味》认为“招摇山”在桂阳,即今天的广东连州市。

(3)郭璞《山海经传》中的“蜀伏山”,“蜀”字为“汶”字之误,而“招摇之山”应该是蜀地的汶山。

从文义上看,郝懿行同意郭璞的看法,认为“招摇之山”为“蜀汶(伏)山”。


1.2.3吴任臣《山海经广注》

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早于郝懿行的《山海经笺注》为康熙年间作品,但影响力不如郝本。其中关于“招摇之山”的注解原文如下: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任臣案:今本作鵲,《三才圖會》有鵲山之神,即此山也。又濟南、汝寧、太原、順徳皆有鵲山。《搜神記》仲子隐于鵲山,蓋濟南鵲山。《通鑑》李世民與竇建徳戰西薄汜水,南屬鵲山,汝寧鵲山也,非此。其首曰招揺之山,任臣案:王崇慶《釋義》云:既曰鵲山,又曰其首曰招揺之山,是一山而二名,或兩山相並也。任昉《述異記》曰:招揺山亦名鵲山,臨于西海之上。郭曰:在蜀伏山,山南之西頭,濵西海也。(标点为笔者注)

吴任臣注释的收集了其他典籍中出现的“䧿山”、“招摇之山”的相关内容,但这些内容里没有体现这两所山的地理位置。最后援引了郭璞的注,可以看作吴任臣基本上同意郭璞的看法,但对于本次研究意义不大。


1.4毕沅《山海经新校正》

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是清朝乾隆年间本,其中关于“招摇之山”的注释不超过上述几家的内容,其原文如下:

南山经之首曰䧿山,沅曰:任昉《述异记》作雀山。其首曰招摇之山,沅曰:《大荒西经》曰:有招摇山,融水出焉,即此。临于西海之上。在蜀伏山,山南之西头滨西海也,沅曰:蜀伏山未详,或当为蜀汶山。又高诱注《吕氏春秋》招摇曰山名,在桂阳。

毕沅的校注内容基本上和郝懿行相同,但又有略微区别。如毕沅认为《大荒西经》的“招摇山”和《南山经》的“招摇之山”是同一座,郝懿行则认为不是同一座。毕沅也提到了“蜀汶山”和“桂阳”两个地名,但没有下结论“招摇之山”是哪一座。


1.2.5袁珂《山海经校注》

民国之后以袁珂的《山海经校注》最为流行和权威。但由于袁珂认为《山海经》是一部神话著作,其地理纪实成分较少,因此,其注几乎不关注山川的具体地理位置,对于我们的研究意义不大。其中关于“招摇之山”的注释如下:

《南山經》[一]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

[一]王念孫雲:“《文選·頭陀思碑文》注引無經字。”珂案:無經字是也,說見《海經新釋》卷一篇首注。

这段注释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招摇之山”地理位置的信息,对于本次研究价值不大。


1.2.6其他注本

山海经的其他注本包括明朝王崇庆的《山海经释义》,杨慎的《山海经补注》,清朝吴承志的《山海经地理今释》、王绂的《山海经存》等。

杨慎《山海经补注》是在郭璞注本上的增补,增补内容没有关于“招摇之山”的,因此不做讨论。王绂《山海经存》关于“招摇之山”的内容也不超过上述注本中的内容,在此不详述。

王崇庆《山海经释义》原本虽未见,但吴任臣提到:

王崇慶《釋義》云:既曰鵲山,又曰其首曰招揺之山,是一山而二名,或兩山相並也。

可见,王崇庆所注内容与地理位置并无关系。

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笔者未见原文,但根据湖南城市学院张步天的研究成果可知,吴承志对《南山经》所述群山未进行考证[1]。

综合各家的注本来看,“招摇之山”有两个可能的地方:

第一,在蜀汶山,位于今日的四川省茂县;

第二,在桂阳,即今日的广东省连州市。


1.3徐南洲考证

除各代注本对于“招摇之山”的地理位置有所论述外,也有人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能找到的对于“招摇之山”的地理位置进行考证的文章并不多,其中以徐南洲《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一文最为详细。该文对前人的考证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招摇之山”为今天广西兴安县的猫儿山。

文章提出了确定“招摇之山”地理位置的4个条件:

(1)“丽ji(上鹿下旨)之水”要发源于“招摇之山”并且流入“西海”;

(2)“西海”应距离“招摇之山”和“丽ji(上鹿下旨)之水”不远;

(3)䧿山当为一群山之总称,招摇仅属其一,且具有为群山“之首”的特殊条件;

(4)“招摇之山”的物产应与经文所说的相符。

文章指出,广西兴安县猫儿山符合上述4个条件。

首先文章认为“丽ji(上鹿下旨)之水”对应于今天的漓江,漓江从猫儿山发源,流到桂林市,方向是西南方向,基本上符合原文的“西流”。而关于“西海”,文章则认为《山海经》成书之时,桂林附近乃一大湖,称之为“西海”。桂林今天市内的两江四湖可能是“西海”的遗迹,并且从文物考古来看,桂林市内的墓葬年代较晚(几乎均为六朝以后),也从侧面印证《山海经》成书时,桂林不适合人类居住,可能为湖泊,而古人往往将湖泊称之为海,如“北海”(贝加尔湖),“青海”(青海湖)等。

既认定“丽ji(上鹿下旨)之水”为漓江,桂林在古时为经文中所述“西海”,漓江发源于猫儿山,西南流向桂林市区,且猫儿山距离桂林市区仅有81公里,可以认为“西海”距离“招摇之山”以及“丽ji(上鹿下旨)之水”不远。

猫儿山是越城岭的主峰,而越城岭又是南岭之一,因此猫儿山附近却有群山,文章认为猫儿山附近的海洋山、越城岭和都旁岭等组成䧿山山系。而猫儿山海拔2141米,为广西乃至华南最高峰,因此称之为䧿山之首。

山海经原本在哪里 如何读《山海经》?其精髓在哪里?

经文中“招摇之山”物产的特点是“多桂”,“多金、玉”,有“祝余”、“迷毂”、“狌狌”、“育沛”。文章考证出“桂”和“金、玉”确实是猫儿山区较多的物产。并且认为“祝余”为一种壮医用药或是指“天门冬”。“迷毂”所指为今天的木棉、凤凰树、赤槿之类。“狌狌”文章中引用《山海经·海内南经》的内容“苍梧之山,……,在狌狌东”进行旁证,认为“苍梧山”为今天的九嶷诸山位于兴安东面,与“招摇之山”地望相符。“育沛”为玳瑁,是一种可以“辟蛊毒”的佩药。

可见猫儿山符合徐南洲先生提出的4个条件,其为“招摇之山”的证据较为充分,因此本次实践采用徐南洲先生的考证。


1.4相关物产考证

《山海经》中提到“招摇之山”的物产主要有8种,分别是“桂”、“金”、“玉”、“祝余”、“迷毂”、“狌狌”、“育沛”,前3种意义明确,在今天也可以找到同名的物产,而后5种则在今天较难理解,不能找到对应的物产,因此分别对后5种物产展开进一步说明。

1.4.1祝余

徐氏原文:

招摇山所产的“祝余”,郭璞注曰“或作桂荼”。今人覃保霖《壮医源流综论》称:“‘祝余’壮语读为‘卓医’,意为‘放药’。又参看《尔雅,释木》荼为茶之初文,故桂荼犹今之桂茶。”用桂的枝叶水煎当茶饮以防治疾病,这是壮医用药方法之一,犹如蜀人饮苦丁茶防暑热,荼本有苦意。但“祝余”点是青花、如韭,显非桂叶,可能是最早被当作“放药”的一种植物,专有名词变成了普通名词。或以为指今之天门冬。检《本草纲目》卷18“天门冬”条,其叶形、花色均极相似;梁陶弘景、唐慎微、宋掌禹锡诸医学都赞其有“辟谷不饥”的功能,道家则称颂为“仙人粮”云云。此说可供参考。

徐氏认为“祝余”是一种药,并且很有可能是今天的天门冬。天门冬,天门冬目,百合科植物。又名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其外观如图1所示。

图1 天门冬花叶


韭菜和天门冬同属于天门冬目百合科,形状上较为相似。从图1中可以看出天门冬的花为青白色,但是天门冬没有“食之不饥”的效果。

而天门冬属百合科的另一种植物,玉竹,则可能是更为接近“祝余”的植物。首先,玉竹在读音上恰好是“祝余”的颠倒,其形状同韭也颇为相似,并且花也是青色,如图2所示。

图2 玉竹花叶


更为重要的是,玉竹作为药用确实有令人“食之不饥”的效果,《本草正义》中记载玉竹“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另外,玉竹在《广西中药志》中有记载,说明广西产玉竹。

基于上述考证,我们认为玉竹即为《山海经》中的“祝余”。


1.4.2迷毂

徐氏原文:

“迷谷”,覃保霖说:“壮语训为草木之母根。壮俗,幼儿体弱多病者,常佩药用草木根一截,亦能防治疾病。甚至成人患病,也用佩药法。”据此,“迷谷”当为广西壮族民间习用的一种“佩药”,按其形状,或以为是木棉、凤凰树、赤槿之类,未可定也。广西同正(今崇左、龙州间)壮语称树为“果迷”。果、谷双声,“果迷”或即“迷谷”之倒装音。

徐氏在其文章中并未言明“迷榖”所指的是何种植物,根据经文所述,我们认为“迷毂”既是今天的构树,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榖”的本意指的就是构树,也叫楮树,因此经文称“其状如榖”是符合逻辑的,而构树上有黑色的文理也是非常常见的,如图3所示。

图3 构树形态


第二、“迷榖”的花是“其华四照”,其意义应该是指其花的形状是放射性的,并且有艳丽的颜色,如光一般。如图2所示,构树的花确实符合经文描述。

第三、“迷榖”能使人佩之不迷。事实上构树的果实是一味中药,称为楮实子,《全国中草药汇编》称其能明目,故能使人“不迷”,置于“佩之不迷”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基于上述考证,我们认为构树即为《山海经》中的“迷榖”。


1.4.3狌狌

徐氏原文:

招摇山产狌狌,见于《山海经》本身。《海内南经》曰:“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汜林方三百里,在狌狌东。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而舜葬西。”苍梧山即九疑诸山,在桂林、兴安之东,与招摇山地望相符。

徐氏未探讨“狌狌”在现实中的对应物,根据经文的描述,我们认为“狌狌”是一种白耳善走的灵长类动物。“狌狌”在古代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述:

《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肖)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

《山海经·海内南经》:“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论衡·是应》:“狌狌知往,乾鹊知来。”

《淮南子·泛论》:“狌狌知往而不知来。”

这些记述往往带有神秘色彩,例如其“人面”、“知人名”、“知往”等,这些都是与人相似的特征。总结起来看,“狌狌”是一种和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藏酋猴是比较符合“狌狌”的特征的。

藏酋猴别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属于猴科。藏酋猴体型粗壮,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头大,颜面皮肤肉色或灰黑色,成年雌猴面部皮肤肉红色。成年雄猴两颊及下颏有似络腮胡样的长毛。头顶和颈毛褐色,眉脊有黑色硬毛;背部毛色深褐,靠近尾基黑色,幼体毛色浅褐。尾短,不超过10厘米,如图4所示。

图4 藏酋猴形态


图4中的藏酋猴包含经文中“狌狌”的特征。其脸颊两边的浅色毛发符合“其状如禺而白耳”,缓慢行动和奔跑的形态也符合“伏行人走”,至于经中提到“食之善走”,我们认为是因为古人看到藏酋猴行动较快,认为食用后也能使人行动变快,这种思想在古代很常见。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种,由于开垦及阔叶林遭到破坏,生存范围已很狭窄,在武夷山、猫儿山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尚有一定数量。

基于上述考证,我们认为藏酋猴即为《山海经》中的“狌狌”。


1.4.4育沛

徐氏原文:

“育沛”,郭璞无解,近人释为瑇瑁,可从。碡与育同属觉部,沛与瑁皆为双唇音,故育沛与瑇瑁实为一物。《周书.王会》称“南蛮”六国所献特产即有瑇瑁。按《山经》文意,育沛为防治瘕疾的“佩药”。瘕疾,中医释为腹内游动不定的包块。《本草纲目》介部说:瑇瑁“生岭南海畔山水间”,“可破症结、消痈毒”;“生佩之,辟蛊毒”,与经文吻合。说明《山经》对研究医药学史也有一定价值。

徐氏认为“沛育”为瑇瑁,即玳瑁,但事实上玳瑁是一种海龟的龟甲制成的,徐氏既然认为“丽ji(上鹿下旨)之水”是漓江,“西海”为桂林,而漓江和桂林均离海较远,那么海龟是不可能到达大陆的,因此认为“育沛”为玳瑁是不合理的。

经过文献考证,我们认为“育沛”为琥珀。“育沛”为琥珀的别名是当前中医药界的常识,国家中药管理局编著的《中华本草》中收录的“琥珀”词条,明确表明“育沛”为琥珀的别名,产于云南、河南、广西、福建、贵州、辽宁等地,有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治痈疽疮毒,跌打创伤。琥珀通常产于沼泽地带,猫儿山三江源处恰为一片沼泽,其中可能有琥珀产出。

基于上述考证,我们认为琥珀即为《山海经》中的“育沛”。


1.5本次实践的假设

根据上述考证,本次实践的基本假设有以下5点:

(1)猫儿山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招摇之山”;

(2)漓江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丽ji(上鹿下旨)之水”;

(3)桂林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西海”;

(4)玉竹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祝余”;

(5)构树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迷榖”;

(6)藏酋猴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狌狌”;

(7)琥珀为《山海经·南山经》中的“育沛”。

本次实践的目的就是通过实地考察验证这7条假设,从而确定猫儿山就是“招摇之山”。


2、当地实践内容

在山区的考察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天白天是对于猫儿山景区的考察,对象主要对游人开放的景区部分;第一天下午下山后,来到漓江源,对漓江源头的情况进行考察;第二天继续上山,对自然保护区(不对游人开放的部分)进行考察,第二天考察是在当地护林员的陪同下完成的,因此也有一部分对当地护林员的访谈。


2.1猫儿山考察
2.1.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林市北部,面积1.7万多公顷,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峰,因其山顶巨石形似一巨大的猫而得名。经过多年的保护,这里成为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绿色水库。科学家考察确定,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100多种,动物311种。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世界罕见的原始森林,高山杜鹃,南方铁杉,云海浮现。远离都市的嘈杂,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听纯美的天籁,赏奇异的花草,感觉大自然的无限风情。恬美的田园风光,采摘鲜果,分享丰收的喜悦。其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果树、钟萼木等5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林麝等5种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铁杉、黑熊等大批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森林土壤总贮水能力为4738万立方米,相当于47座库容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的贮水能力。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是全国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和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这里大自然景观奇异,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于一体,壮、瑶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近年来已成为游客揽胜探险的著名旅游胜地。


2.1.2考察内容

猫儿山,位于华江瑶族自治乡高寨村。这个瑶族乡首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徐南洲在文章中提到:

招摇之义或为古代的倒装词,“摇”通“徭”,指古之徭族,《大荒东经》有“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可证。“招”同“召”,“招摇”即“徭召”,意为徭族部落或徭族区域,招摇山即今天所谓“瑶区的山”,或“瑶族的山”。古之招摇山后来之所以称为苗儿山,有两种可能:其一,招、摇、苗、猫古音同在宵部,音近相通,故苗儿山在明清时又称猫儿山(见道光《兴安县志》)。其二,此山处于苗、瑶、壮等族杂居之地,山的西侧今有龙胜各族自治县可证。苗、瑶两族语言、习俗相似,关系密切,故解放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苗、瑶同源,故称为瑶族的山可,称为苗族的山亦可。

我们来到的这个华江瑶族乡,全乡总人口17495人,居住着汉、瑶、壮、苗、土家等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26.6%,符合徐氏文中所述。

在高寨村下车,我们稍作调整,之后乘上上山的大巴,开始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经过的景点不多赘述,单表同本次考察相关的内容:


(1)老山界纪念碑

老山界纪念碑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翻越越城岭所树立的纪念碑,如图5所示,猫儿山是越城岭的主峰。在老山界纪念碑,我们询问当地人关于越城岭和老山界的信息,得到的回答是,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是南岭之一的越城岭,又叫瑶山。瑶山的名称与“招摇之山”的名称相近。

图5 老山界纪念碑


(2)三江源泥炭地

三江源泥炭地位于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900-1950m的八角田,这是山间的小型低洼盆地,并且此处被开发乘旅游景点,修筑了小路供游人参观。小路两旁均为泥炭湿地,原生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并且此处是漓江、浔江和资江的发源地,图6为此处的照片。

此处的收获主要有:

(1)漓江即“丽ji(上鹿下旨)发源地”;

(2)泥潭沼泽,且有针叶林,可能为琥珀产地;

(3)多桂花,符合“多桂”的特征。

图6 三江源泥炭地


(3)构树

在山上拍摄到构树的图片,如图7,但是没有看到“其华四照”的景象,因为花期已过。

图7 构树形态


(4)野人湖

在漓江源旁有一景点名为野人湖,如图8。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去野人湖考察,但是听当地人说,野人湖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解放前曾有人在湖边见过浑身长毛,直立行走的野人。这野人很可能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狌狌”,“狌狌”的各种特征与人类似,而野人也是与人类似,当然野人和很有可能是猫儿山的藏酋猴,藏酋猴因为体型较大,常常被误认为野人。

图8 野人湖位置


(5)猫儿山顶峰

登上猫儿山顶峰,确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主要也因为猫儿山是华南之巅,如图9。说明猫儿山是有条件作为䧿山之首,南山经之首的。

图9 华南之巅


(6)大量方解石

在山上我们发现大量方解石石块,如图10。方解石在古代又被称为汉白玉,印证了此处多玉。

图10方解石图片


(7)漓江源

漓江从猫儿山上流下,形成一个十里大峡谷,期间江水清澈见底,如图11。漓江一带出产鹿科动物,桂林境内的甑皮岩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距今七八千年这里便产有赤麂、梅花鹿、漓江鹿、水鹿等动物。并且猫儿山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也是属于鹿科。猫儿山、漓江与鹿的紧密联系,恰好同“丽ji(上鹿下旨)之水”的“ji(上鹿下旨)”相符合。“ji(上鹿下旨)”即古“麂”字,“丽ji(上鹿下旨)之水”的意思大概是这条水附近总是有美丽的鹿出现。

图11清澈见底的漓江源


(8)护林员访谈

我们在自然保护区(不对游人开放的部分)的考察是在当地护林员的陪同下完成的。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护林员此次上山,就是为了带领广西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来考察山中短尾猴也就是藏酋猴的踪迹的,顺便也带我们认识一下山中的动植物。我们还了解到,数年前,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曾经抓到过短尾猴,这种猴子行动敏捷,性情暴烈,被抓住限制自由后,没过多久就死去了。短尾猴由于体型庞大,常被人误认为野人,这与“狌狌”的似人的特征相符,并且也说明猫儿山确实有短尾猴或藏酋猴的存在。


3、小结

上述内容此次在山中两天一夜的考察,搜集到了很多证明猫儿山为“招摇之山”的证据,有些证据略显牵强,主要的论证仍以文献考证为主。实地考察加上前期的文献调研,是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猫儿山就是“招摇之山”,鉴于其在《山海经》中的位置,可称之为天下第一山。

————

顺着这个思路旅游,整个旅行变得有趣很多吧,估计比什么净化心灵之类的理由要有趣得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90103/3441.html

更多阅读

“夏首”在哪里?摘自《发现天下第一宫--渚宫》 天下第一宫小说

“夏首”在哪里?方昭海文屈原在《哀郢》一诗中说:“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诗中说的夏首是指夏水的源头。千百年来,对夏首有过多种解释,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楚辞》(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刘庆华译注)说:“夏首:夏水口,在郢都东

明天在哪里 还来不及 《不自卑的世界》 第一辑 明天在哪里

造物主是公平的,多给你几分智慧,就会少给你几分美貌;多赐予你一些才华,就会给你留下一些缺陷。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该明白,无论你多么势弱,都不该感到自卑。如果你比别人少了些什么,那必定是因为你比别人多了些

cnnic第38次报告 市场在哪里----三读CNNIC报告

 前2篇博客讨论了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结构变化,应该说一个已经拥有3亿用户而且非常可能5年内还会新添3亿新用户的巨型市场,恐怕只有20年前的电视机市场和10年前的电话机市场可以比拟。今天地球人都知道电视市场和电信市场影响多么

声明:《山海经原本在哪里 如何读《山海经》?其精髓在哪里?》为网友忘得洒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