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看完就忘 看完书就忘,怎么办?

2015.11.25补充
兑现承诺,补充内容

2015.11.14 更新
我真是低估了的力量,谢谢你们让我也有“写故事被催更的体验”,答主保证不太监,同时感谢评论区对出处的指正和对B哥的支持。

更新内容有
B哥是怎么提起阅读兴趣和几个小故事

见后面
2015.11.12日补充

一觉醒来过百赞,
你让B哥怎么办!


本来就是分享一则小故事,没想到得到大家的认可,看了评论区,有一些问题提的还是比较犀利,关于“并没有说如何才能做到看过的书不会忘”和“故事经不起推敲”,我在后面做了一些干货补充,相信对于你肯定有帮助,请耐心看完,阿弥陀佛么么哒~
(⊙□⊙) (⊙□⊙) (⊙□⊙) (⊙□⊙) (⊙□⊙) (⊙□⊙) (⊙□⊙) (⊙□⊙) (⊙□⊙) (⊙□⊙) (⊙□⊙)
以下是原答案:
你这个问题简直了!我不请自来,这个问题我以前经常问,后来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直接我就再也不怀疑了。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在宿舍,舍友说,B哥,你说你一天抱着那些书看,大晚上不睡觉,大早上不起,课也不上,有个锤子用,得是能记住?也不能当饭吃,看完了也不一定能记住,记住也不一定能过,过了不一定能毕业,毕业了也不一定……下来怼几把dota,保我超神,那快感比特么射了都爽。

当然,我不会义无反顾的去反驳,也会跳下床去dota,只不过睡觉的时候,我接着看我的书。

然后我想起了在高中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那天中午,休息时间我在看《围城》,看完了我就记住了一个方鸿渐,正好老师瞎转悠到教室,就跟我聊天,我说,这书是好看,就是看完就忘了,我也不爱做笔记,感觉会影响阅读速度,像这种名著小说的,看了到底有啥用?老师没回答我,只是跟我讨论了一些围城的东西。

结果上课的时候,正好是第一节就是语文课,老师就讲了一个故事。特别简单,一下就记住了,每次只要有人正经的问我类似的问题,我就抛出这个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有点长,手机码字,给点鼓励,谢谢,晚点更新。

工作完了,开始讲故事,我在网上搜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原版故事,来自天涯的一个文章。。。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
  一天,小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道德经》,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我都猜不透那里面的意思。有时,我似乎理解了一丁点儿,可是一合上书,脑袋中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呢?”
  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满脸沧桑的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了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完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认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微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连提手也变得更加光华有泽了。“孩子,这和你读古典书籍一样,你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它的意思或许你一点儿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诵时的气氛,它会影响你,会净化你的心灵。”


其实我一直坚信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是为什么朋友总问我另一个问题的原因,“B哥你怎么辣么帅?”


顺手点个赞,你也可以辣么帅~


(ΘΘ) (Θ~Θ〃) (ΘoΘ) (ΘェΘ) (Θ∀Θ#) (ΘдΘ;) (Θ皿Θメ) (ΘーΘ*) (Θ0Θ●) (Θ▽Θ) (ΘεΘ◎) (Θ◇Θ。) (ΘへΘ) (ΘˍΘ=) (Θ、Θ) (Θ△Θ@) (Θ3Θ)


补充:

故事有点玛丽苏,我知道,但故事里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复制,我怕你们说太假,现在补上“这位小孩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一直本着这样信念,终生与书籍为伴,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我国宗教学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

下面上干货:

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每看完一本书,能记住几句话就足够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如果,你连一点中心思想或者美妙的句子都懒得记,那就不合适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写下来,一本书用几天看完,但是,摘抄只用几分钟,这性价比不谈了吧。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小的笔记会成为你日后(想歪的面壁去)的谈资。

讲故事时间:

打dota时,被人追杀,公屏打字“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谚语)”,反杀后,嘲讽,“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赢了,吹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追女孩子表白时:”我已经把爱给过了你,为了表示我的慷慨, 我要把它重新给你。可是我只愿意要我已有的东西: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失恋了发朋友圈时:”哎,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琵琶记)“

以上可以管中窥豹,每当看到书中好的段落或思想,记下了,想想哪里可以用上,时不时翻出来看看,在找个机会用出去,既装逼,又加深印象,慢慢的,你就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篇章,想记住读过哪些书也就不难了。


上一些我做的笔记

那是我初中开始的第一个笔记,看第一句话,警醒到现在,每次翻开,都有新的领悟,字不好看,见谅!那是我初中开始的第一个笔记,看第一句话,警醒到现在,每次翻开,都有新的领悟,字不好看,见谅!

再次强调,想完全读懂一本书,很难,只取一瓢饮,真真正正的理解某一句话,或者能给你什么顿悟,才是宝贵的资源,你只要记住你读书时的收获,而不是作者和书名。


没想到这种问题有这么多人看,看来喜欢读书和想读书的骚年挺多的,好吧,过500赞,再来几个返场小段,讲一讲B哥是怎么爱上看书的~


--------------------------------------------------我是你懂得--------------------------------------------------------------------------


人来的不少,我很欣慰啊~昨晚跟基友和妹子开5人黑干到了深夜,真是

顺风浪,

逆风投,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五黑四坑二十投!

大中午爬起来还要给乃们讲故事,好吧,B哥在这里向各位看官,我的逼格父母们 致敬!


难难难,道德玄,

不对知音不可谈,

对了知音谈几句,

不对知音枉费舌尖。

(醒木响!)


话说B哥小时候也不爱看书,阅读量停留在父母口中的睡前故事,那一日,学校突发奇想,为五年级的学生开启了“课外书阅读课”,45分钟里你可以选择练毛笔字,也可以看自己带的课外书(漫画、小黄文除外),天助我也,我怎么能放弃这么一个装逼的大好时光,同桌还是暗恋已久的“马尾辫”,所以我就左手抚卷,右手执笔,口中念念有词,身上摇头晃脑。当时带的是《水浒传》(正好那会儿中央八套在放电视剧),还不时的为武松叫好。阿弥陀佛其实根本看不懂好么,虽然小学完成了基本词汇的阅读理解,但是这又作诗又这厮的,通篇的语法不在理解范围之内啊,怎么办,回头看看其他同学,《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脑筋急转弯》,切,你们这帮low逼。

回家后,母上大人看我闷闷不乐,送给了我一个礼物,“听说你们学校有看书课?怎么把《水浒传》拿走了,那是留着你初中看的,你先看看这本吧”。所以我人生中第一部书是《爱的教育》,这本以前听说过,老师说过,课文里节选过,我想应该不错,虽然普法战争的背景不甚了解,但书中以同龄人的视角去成长地看世界让我感同身受,爱不释手。

看书看完就忘 看完书就忘,怎么办?

但是,父母的阅读量也是有限,在以后的撸书路上,只能提供资金,不能贡献真心。如何选择要看什么书呢,我自己有一个“二次定律”就是无意中听到说“这本书很好看”超过两次,我就会选择去看看。当然,文章的文体有那么多,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只说小说这部分,因为,大多数人接触书,最爱看的还是小说。

这时候我的阅读量只是有一些量的提升,无外乎老师推荐的,课文选自的,妈妈买的,但是却在这个时候对于各种文体有了清晰的认识,可以甄别一些好词好句。而真正对于阅读产生狂热,源于影视作品。

那个时候,一部《潜伏》冲进人们视线,无量天尊!怎么有这么好看的谍战剧,片头,改编自龙一的小说,原来是小说,去看看,同时看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暗战》。又得知《亮剑》因为审查制度,故事敏感,并不是电视那样,看了书,知道了都梁,又看了《血色浪漫》,从而爱上了知青小说,文革故事。


所以你们看,看书是一个连锁反应,一个原因,产生了兴趣,继而爱上作者,爱上其他作品,爱上一种文体,尝试一种文体,习惯一种方式,用这种方式去生(装)活(逼)。这样,你还怕会忘了看过的书吗?

再后来,看的电影多了,不满足于导演的拍摄水平和叙事结构,我就尝试自己去拍了,卧槽,B哥,你个瓜怂还会拍电影?是的,我会!我在脑洞世界里会!文字的美妙在于:你可以用自己的世界观在作者的地基上建高楼。这样,不知道内容会不会删,我给你们放一段文字,自己去想象,这是我最近看的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折服于作者对文字的把控力。





本着批判的眼光看过很多“小黄文”的B哥,当时在办公室看到这里的时候,“不能描写“的部位已经完全”不能描写了“好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亲爱的!


故事讲到这里,基本上B哥以”寓教于乐“(卖萌秀下限)的方式阐述了自己的方法:怎样提起阅读兴趣,怎样选择一部好书,以及怎样记住看过的书。


如果观众老爷们觉得不过瘾,打赏一下,过千赞,我特么豁出美容美甲贴膜修手机卖二手车的时间再讲一讲“碰到阅读观点不一样的朋友与你讨论,怎么办?”(当韩寒遇上郭敬明的故事)

马勒戈壁,我把自己埋坑里算了!!


------------------------------------------------------我又出现啦----------------------------------------------------------------------
这一次,为了表现差异性,让B哥变成妹子来讲故事吧~(好像有点小激动呢)

阅读就像穿了一件蕾丝的内裤,没有必要逢人便撩起裙摆,看!老娘穿的是高档货,你们这群lowb。穿三角,平角的,甚至不穿的,依然可以过好这一生。只不过,碰到合适的人,褪下你的衣物,发现与众不同的内饰,会惊讶于你的精致,更加的欣赏你。

讲故事时间
高一的时候,因为课文《道士塔》爱上了余秋雨,读完了他全部的文集,折服于深邃的文笔,细腻的观察,和充满哲思的想象,天天在班里宣布“余秋雨是我的偶像,我要给他生猴子!”有一次看到同桌“齐刘海”新买了一本书,上课废寝忘食的偷看,充满了好奇,以一个“看过很多书的人“的姿态要求借来看看,点评点评。是一本韩寒的《毒》,当时对这位作者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个叛逆少年,随手翻了翻,发现这本书里全是乱七八糟的段子,前言不搭后语。没看两眼就还给了她
”这什么东西,也叫书“
”这是一部文集,收录了他的随笔和摘抄“
”有点作品就开始出文集了?简直浮躁“
”你看过他的书吗?“
”这种水平的还用看?都是让你们这些小女生拿来挥霍青春的“
”我以为你看的书多了,会比其它同学成熟一些,没想到竟然这么幼稚!“
我愕然。她竟然说我幼稚。

大一的时候,我会看书到很晚,有一天我发现对头的床铺亮着灯,就悄悄的爬了过去。
”小新,看什么呢?“
”《折纸时代》“
”谁写的啊?“
”郭敬明“
”好看不?“
”好看不好看的我说了不算,我觉得好看,你不一定觉得好看,这种事情见仁见智“
”讲什么的?青春小说?“
”是的,关键是他的书我从高中的时候就看了,不是讲别人的青春,是承载着我的青春,有些割舍不下了。“
我愕然。那天晚上,我明白了高一时候的我是如此的幼稚。

毕业前,晚上书友卧谈会
”B哥你觉得大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唔。。应该是不再狭隘的看世界了吧。“
”我贼,你看个书看出世界来了?“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欣赏的东西是完美的,后来明白成熟的人会跳出框架去评论一件事,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标榜某个观点完全多正确的。“
”犀利啊B哥,就好像那句:喜欢你的人觉得你在打高尔夫,不喜欢你的觉得你在铲屎”
“额。。。这不是一回事,你说的那是差异性的阅读,不是阅读的差异性。”
“可是总有人觉得你在装文化人,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你看书是为了证明你跟别人不一样还是为了证明跟过去的自己不一样?无论多富有的人,当他在街上伸手向你要钱的那一刻,他就是乞丐,同样,无论什么文化程度,当他捧起书专心阅读的时候,他就是文化人!”
“你个鸡汤B,我被你说服了。”
“小新说过,思想交流就像做爱,对抗,融合,才能孕育出新的思想。咱们今天晚上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做爱了,当然得深刻一点。”
“。。。。。。瓜皮!”

以上
谢谢你们的阅读和点赞,我的微信zbhhxs,欢迎小伙伴们跟我交流,我们一起。。嘿嘿嘿(费玉清脸)。。我有很多想要学习和请教的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90103/3460.html

更多阅读

502胶水清除办法 502胶水爱乐特胶水

502胶水清除办法——简介 502胶水清除是个让很多人抓狂的问题。因为确实不好清除干净。其实说到502,基本上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502是民用胶水,价格实惠,粘性好。操作起来也是非常方便。最大的特点就是快。 然而这么好的一个产品,也是有

田汉儿子田大畏回忆父母一生爱得艰难 用一生回忆的演唱者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1934年,电影《渔光曲》在上海公映,创下了连映84天的纪录。影片中由任光谱曲、安娥作词的同名电影主题曲也随之传唱全国。几个月后,一名与安娥有过感情纠葛的男子,无意

裘伯君 裘伯君的身价

简介生平1经历出道1十年不倒1英雄时代的过去1中国第一程序员1敢与微软下赌1采访手记展开简介生平1经历出道1十年不倒1英雄时代的过去1中国第一程序员1敢与微软下赌1采访手记展开简介“如果从开始就想着怎

《棋魂》的真正结局漫画未出的 棋魂漫画结局是什么

棋魂本來不是23棋結局是因為在北斗杯篇,因為韓國棋士高永夏的設定,引來韓國方面的不滿,為了平息事件,集英社方面在故事才讓韓國勝出,而且暫停連載(甚至完結),大家又怎麼能看得到呢?節錄內文:棋魂書中出場人物常有影射現實棋士,高永夏

痛失良机 迎智能手机潮,国产厂商莫失良机!

  过完新年,不知怎的,身边同事对于智能手机的兴趣突然激增了起来。过去的一周里,本人作为所谓的技术专家和同事探讨应该购买何种、哪款智能手机之类的频率大幅提升。甚至有位同事开玩笑地说,他去寄快递时,看到人家快递员操作手机都是

声明:《看书看完就忘 看完书就忘,怎么办?》为网友旧笑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