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题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来打一部分人脸的。
在古龙集大成的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有一个对决的片段很是精彩,原文如下:
长亭中的老人仍在吸着旱烟,火光忽明忽暗。
李寻欢忽然发现这点火光明灭之间,也有种奇异的节奏,忽而明的时候长,忽而灭的时候短。
忽然间,这点火光亮得好像一盏灯一样。
李寻欢从未看到一个人抽旱烟,能抽出这么亮的火光来。
上官金虹显然也发现了,因为就在这时,他已停下脚步。
就在这时,长亭的火光突然灭了。
老人的身形顿时被黑暗吞没。
上官金虹木立在道旁,良久,才缓缓转过身,缓缓走上长亭,静静地站在老人对面。
无论他走到哪里,荆无命都跟在他身旁,寸步不离。
他看来就像是上官金虹的影子。
四盏高挑的灯笼也移了过去,围在长亭四方。
上官金虹没有说话,低着头,将面目全都藏在斗笠的阴影中,仿佛不愿让人看到他面上的表情。
但他的眼睛却一直在盯着老人的手,观察着老人的每一个动作,观察得非常仔细。
老人自烟袋中慢慢地取出一撮烟丝,慢慢地装入烟斗里,塞紧,然后又取出一柄火镰,一块火石。
他的动作很慢,但手却很稳定。
上官金虹忽然走了过去,拿起了石桌上的纸媒。
在灯火下可以看出这纸媒搓得很细、很紧,纸的纹理也分布得很均匀,绝没有丝毫粗细不均之处。
上官金虹用两根手指拈起纸媒,很仔细地瞧了两眼,才将纸媒慢慢地凑近火镰和火石。
叮的一声,火星四溅。
纸媒已被点燃。
上官金虹慢慢地将燃着的纸媒凑的老人的烟斗——
李寻欢和孙小红站的地方虽然离亭子很远,但他们站在暗处,老人和上官金虹每一动作他们都看和很清楚。
李寻欢问道:要不要过去?
孙小红却摇头道:用不着,我爷爷一定有法子将他们打发走的。
她说得很肯定,但现在李寻欢却发觉她的手忽然变得冰冰冷冷,而且还像是已沁出了冷汗。
他自然知道她在为什么担心。
旱烟管只有两尺长,现在上官金虹的手距离人已不及两尺,他随时都可以袭击老人面上的任何一处穴道。
他现在没有出手,只不过在等待机会而已。
老人还在抽烟。
也不知因为烟叶太潮湿,还是因为塞得太紧,烟斗许久都没有燃着,纸却已将燃尽了。
上官金虹是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拈着纸媒,其余的三根手指微微弯曲。
老人的无名小指距离他的腕脉还不到七寸。
火焰已将烧到上官金虹的手了。
上官金虹却似连一点感觉都没有。
就在这时,呼的一声,烟斗中的烟叶终于被燃着。
上官金虹的三根手指似乎动了动,老人的无名指和小指也动了动,他们的动作都很快,却很轻微,而且一动之后就停止。
于是上官金虹开始后退。
老人开始抽旱烟。
两人从头到尾都低着头,谁也没有去看对方一眼。
直到这时,李寻欢才松了口气。
这样的小说不精彩吗?这样的对决不激动人心吗?
王家卫算是比较钟情于古龙的导演,早年的《东邪西毒》处处尽是古龙风,而近年的《一代宗师》里也有与之相似的情节,关东之鬼丁连山借点烟之机与叶问进行了一场暗斗:
要不要也喷一喷王家卫垃圾,两个剧中顶尖高手对决的戏份,不去请武术指导好好排一场拳拳到肉的打戏,反而莫名其妙地玩起了点烟,算不算二流导演?
在《多情》的时代,古龙对于这种戏还是有所解释的:
在别人看来,亭子中的两个人只不过在点烟而已,但李寻欢却知道那实在不啻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
上官金虹一直在等着机会,只要老人的神志稍有松懈,手腕稍不稳定,他立刻便要出手。
但他始终找不到这机会。
到最后他还是忍不住了,弯长着的三根手指已跃跃欲试,他每根手指的每一个动作中都藏着精微的变化。
怎奈老人的无名指和小指已立刻将他每一个变化都封死。
这其间变化之细腻精妙,自然也只有李寻欢这种人才能欣赏,因为那正是武功中最深奥的一部份。
两人虽只不过将手指动了动,但却当真是千变万化。
现在,这危机总算已过去了。
上官金虹后退三步,又退回原来的地方。
老人慢慢的吸了口烟,才微微笑道:你来了?
上官金虹道:是。
老人道:你来迟了!
——这,就叫无招胜有招。
《天涯明月刀》也是古龙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里,也有一段对决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叮咚”一声,琴声又起。
窗外暮色已深了,黑暗就像是轻纱般泅下来,笼罩了山谷。
他的琴声悲凄仿佛一个久经离乱的白发宫娥正在向人诉说着人生的悲苦。
生命中纵然有欢乐,也只不过是过眼的烟云,只有悲伤才是永恒。
一个人的生命本就是如此短促,无论谁到头来总难免一死。
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要挣扎奋斗?为什么要受难受苦?为什么不明白只有死才是永恒的安息?
然后琴声又开始诉说着死的安详和美丽,一种绝没有任何人能用言语形容出的安详和美丽,只有他的琴声才能表达。
因为他自己本就已沉迷在死的美梦里。
死神的手仿佛也在对着他拨动琴弦,劝人放弃一切,到死的梦境中去永远安息。
在那里,既没有苦难,也不必再为任何人挣扎奋斗。
在那里,既没有人要去杀人,也没有人要逼着别人去杀人。
这无疑也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
傅红雪的手已开始颤抖,衣衫也已被冷汗湿透。生命既然如此悲苦,为什么一定还要活下去?
他握刀的手握得更紧。他是不是已准备拔刀?拨刀杀什么人?
——只有他自己才能杀傅红雪,也只有傅红雪才能杀他自已。
琴声更悲戚山谷更黑暗。
没有光明,没有希望。
琴声又仿佛在呼唤,他仿佛又看见了满面笑容的燕南飞和明月心。
他们是不是已获得安息?他们是不是劝他也去享受那种和平美丽?傅红雪终于拔出了他的刀!
在这一段对决里,钟大师以古琴作武器,向傅红雪发出挑战,试图攻击的不是对方的躯体,而是对方的精神。以开创性的写法和极细腻极笔触来渲染这扣人心弦的一战——
这,就叫无招胜有招。
(结果成为了大言不惭者口中所谓的“取巧”……)
金庸小说里有一个极为有名的典故叫做“华山论剑”,在古龙小说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要数“紫禁之巅”。
在《决战前后》,两位绝代剑客,在月圆之夜于紫禁之巅上演了巅峰对决。
一个是当世的“剑神”,一个是当世的“剑仙”,要怎么勾勒打斗动作场面才能彰显两位的绝代丰姿?
当外在的招数和形式逐渐模糊,作者将全部的笔力用于刻画人物的内心,刻画人物的精魂,带我们由内而外探寻这场对决的壮丽和伟大——
冰冷的剑锋,已刺入叶孤城的胸膛,他甚至可以感觉到,剑尖触及他的心。
然后,他就感觉到一种奇异的刺痛,就仿佛他看见他初恋的情人死在病榻上时那种刺痛一样。
那不仅是痛苦,还有恐惧,绝望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他生命中所有欢乐和美好的事,都已将在这一瞬间结束。
现在他的生命也已将结束,结束在西门吹雪剑下。
可是,他对西门吹雪并没有怨恨,只有一种任何人永远无法了解的感激。
在这最后一瞬间,西门吹雪的剑也慢了,也准备收回这一着致命的杀手。
叶孤城看得出。
他看得出西门吹雪并不想杀他,却还是杀了他,因为西门吹雪知道,他宁愿死在这柄剑下。
既然要死,为什么不死在西门吹雪外下?能死在西门吹雪的剑下,至少总比别的死法荣耀得多。
西门吹雪了解他这种感觉,所以就成全了他。
所以他感激。
这种了解和同情,唯有在绝世的英雄和英雄之间,才会产生。
在这一瞬间,两个人的目光接触,叶孤城从心底深处长长吐出口气。
“谢谢你。”
这二个字他虽然没有说出口,却已从他目光中流露出来。
他知道西门吹雪也一定会了解的。
他倒了下去。
明月已消失,星光也已消失,消失在东方刚露出的曙色间这绝世无双的剑客,终于已倒了下去。
他的声名,是不是也将从此消失?天边一朵白云飞来,也不知是想来将他的噩耗带回天外?还是特地来对这位绝世的剑客,致最后的敬意?曙色虽已临,天地间却仿佛更寒冷、更黑暗。叶孤城的面色,看来就仿佛这一抹刚露出的曙色一样,寒冷、朦胧、神秘。
剑上还有最后一滴血。
西门吹雪轻轻吹落,仰面四望,天地悠悠,他忽然有种说不出的寂寞。
——这,就叫无招胜有招。
古龙这样写真的只是因为能力有限吗?
宗教上有时倡导“以经解经”,如果要用古龙小说中的原文来解释他在中后期为何要演变成“无招胜有招”的话,原因大概是:
那只不过是一种烟幕而已。
在金吾不禁的元宵夜,皇宫大内中施放的烟火也是这样子的,看来辉煌灿烂,千变万幻,如七宝楼台,如鱼龙曼衍。其实却都是假的,空的,在一瞬间就化作了虚无空假,空假虚无。但是它却掌握了那一瞬间的辉煌光采。在某些人心目中,能掌握这一瞬间的辉煌,就足已永恒。如果说人生本如逆旅,那么在这悠悠不变的天地间,“一瞬”和“永恒”又有什么区别?
正是因为小李飞刀的无招无形,神鬼莫测,所以永远令奸邪小人闻风丧胆。
永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