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变化 中苏关系变化及原因?

本文以历史、党派、边境、政治等角度解析中国和北方邻居的利害冲突。


小朋友们,难道还有比中苏分裂更加契合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

李斯对嬴政说:灭秦者胡。余音绕梁,回而不决。

========================这是分割线========================

一、中俄关系

就一个名字,就能显示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犹疑不定,瞻前顾后。清朝时期蒙古族把沙俄叫鄂罗斯,汉族把沙俄叫罗刹,满族刚开始也叫罗刹,后来换了音译比较中性的词,叫鄂罗斯。


俄罗斯应该叫做特了西亚,为什么不叫特了西亚呢?呵呵。


本来路过笑笑,有鉴于回复这个问题的太多,故作说明。我说的是俄语发音,你们说的是英语发音,我的观点是中介免谈,俄罗斯当然用俄语发音。

中苏关系变化 中苏关系变化及原因?


清朝早期对沙俄关系,可以百度尼布楚议界条约,中国割让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希望可以换取和平。没有想到的是条约让出了一条通道,让俄罗斯绕到了外兴安岭,俄罗斯人甚至把手伸到了阿拉斯加。早期中俄关系,可以百度买卖城,订约170年俄罗斯没有跨过这条国境。

清与俄罗斯中期的关系,一方面是看到英法通过鸦片战争获取了很多经济利益,于是春心荡漾,起了贼心。东北亚还有一个国家也急需殖民地,那就是日本。俄罗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对中国下手,所以一直观望,直到甲午海战以后,局势逐渐明朗。中国开始联合俄罗斯对抗日本,而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期望不断蚕食中国,以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中国的引狼入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方面不断给于俄罗斯经济利益,以换取俄罗斯对中国东北的保护,用以屏障日本的扩张。三国干涉还辽就是中国以夷制夷的典范,其实还有英美两国处于自己的利益,也施加压力要日本吐出辽宁,日本大受刺激,奈何狼多,只好悻悻而去。

民国与俄罗斯后期的关系,伴随着德国输出革命,苏联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导致全世界的敌视。
中国人出兵苏联,捎带手的收回了外蒙古。

徐树铮民族英雄也。



========================这是分割线========================

二、苏中关系

全世界都敌视苏联,苏联不知道?苏联当然清楚。

德国对俄罗斯采用革命输出的办法,让沙俄退出一战,假如不是普鲁士内部出现问题,一战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苏联以意识形态立国,故环邻皆侧目而视,而苏联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对内杀伐为政,对外革命输出,利用周边国家的混乱浑水摸鱼,以求苏联之国家安全。

中国的宋教仁是怎么死的呢?现在还一个谜团,我就呵呵呵。孙中山几次三番的要推翻了自己建立的民国政府,于是被苏联选中。当时的苏联在北京有大使馆,在广州有黄埔军校,在上海租界有共产国际的分部,他们都拿苏联人的钱。

这就是早期的苏中关系。

========================这是分割线========================

三、孙中山误国

中国的两党制早在1912年2月12日就已经成型,伴随着王金平的崛起,马英九采取了暗杀的方法,来巩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

《影响近代中日关系的若干人物》,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254)。为了“北伐”,孙急需巨款以充军费,各种手法都未能奏效之后,2月3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约见日本政界、财界联络人森恪求援。森恪提出将满洲“完全委托给日本之势力”,以换取日本财政援助。孙中山表示:“余等希望将满洲委托给日本,而日本给革命以援助。”不惜出卖满洲,换取日本在阴历年底前支付1500万元,以供其打败袁世凯。森恪随即起草电文,经孙、胡修改后发回日本,写明孙中山同意“满洲之事如有意实行,在4日之内,汇一千万元并电告,则可与袁中止和议。”

========================这是分割线========================

四、黄埔军校

起初大家火锅吃的好好的,结果马拉火车就翻了。


假如国民党晚个十年再去清党,局面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亡国民党者,国民党也。

========================这是分割线========================

五、老子党

其实毛和他所领导的中共不属于斯大林一派,也不属于与托洛茨基那一派,所以中共内部的那两派一直想重新夺取中共内部的控制权。

斯大林说毛属于普加乔夫式的农民起义领袖,这个比较中肯,我个人比较认同。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夺取军权,在延安整风以后夺取党权,在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搞个人崇拜,中共一直都在想摆脱苏共的控制和影响。

国共内战的时候粗暴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放下武器,组建联合政府。

三大战役后,粗暴的要求北京政府停止追击,搞停战谈判,要不是有求于苏联,就毛那个脾气,早和苏联翻脸了。

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长征路上向共产国际请示汇报的电台坏了,毛很高兴。但因为美国意识形态的敌视,中共被迫倒向苏共,对于中共而言与苏联结盟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对于脆弱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充其量就是一张纸,对苏联没有任何约束力。而苏联也并没有因为这样一张纸就放弃他的黄俄罗斯计划,朝鲜战争就是这一计划的具体表现。

========================这是分割线========================

五、儿大不由爹

伴随着中国控制住朝鲜局面,开始逐步影响和控制周边国家。苏联那一边在搞道德洁癖,整一个和赫鲁晓夫一点点厉害冲突都没有的斯大林,苏共党内思想混乱,东欧社会主义党派之间思想混乱,华约内部内耗严重,而中共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共产国际大家庭的地位。有了轻视苏联和取而代之的想法。

苏联虽然说赫鲁晓夫是个棒子,但苏联军人那都是经过肃反和卫国战争洗礼的,对中国方面丝毫不让步。

========================这是分割线========================

六、延安谈判

今天的世贸组织、G2、还有中美建交公告,都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契约性文件,当时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苏联和国民党接触,美帝和共产党接触,最后都没有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美帝和苏联都出现战略误判,认为中共不可能上台。

两党关系其实早在1960年以前,就已经草蛇灰线,伏笔万里了。

========================这是分割线========================

七、中国的诉求

毛想要的是外兴安岭、外蒙古、外新疆。



俄罗斯国徽上的双头鹰,就是一眼窥欧洲,一眼窥亚洲,假如把这些地区归还中国,那俄罗斯就真正是国将不国。

几百年来俄罗斯执行的黄俄罗斯计划,以及俄罗斯东部的经济、地缘政治利益都会受到影响。

假如俄罗斯没有外兴安岭,国家东部的人口结构就会出现崩溃。假如俄罗斯没有外兴安岭,国家东部的人口结构就会出现崩溃。

========================这是分割线========================

八、旧账

俄罗斯一共割占中国多少领土?

1: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
2:贝加尔湖以南100多万平方公里。
3:外兴安岭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4: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40多万平方公里。
5:外蒙古156万平方公里。
6:唐努乌梁海岸17多万平方公里。

========================这是分割线========================

九、军人干政

1964年,红一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周恩来等到访苏联,寻求缓解两国关系紧张的局面,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说:“我们已把赫鲁晓夫搞下台,现在该你们把毛泽东搞下去了”。

还是牵扯到故事五里面讲到的,苏共其实是枪指挥党,苏联和中国关系紧张,谁受益最大?

答案是军队。马利诺夫斯基说的不是苏联让他说的话,也不是苏共让他说的话,而是苏军让他说的话,苏联那种体制,你就是做梦都不敢说错话。

谁要是相信这是意外,那就说明他智商有问题。

========================这是分割线========================

十、形势比人强

黄俄罗斯计划,最重要的一环的就是中东路。1949年中国收回中东路主权。1955年中国收回旅顺军港,象征着中国人完全控制东北亚局势。1945年东北(伪满洲国)的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假如日本侵略中国早个十年,后果不敢想象啊。

斯大林想到的补救措施,就是发动奇袭,打赢朝鲜战争,但金大胖不争气。其实中国收回中东路的时候,中苏同盟就已经分裂了,因为中国掐断苏联的交通运输线。伴随着朝鲜战争没有按预想的发展,中国和苏联缓和国家间利害冲突的最后一道门也被关上了。

普金最近又视察远东地区了,说要大力开发远东,为什么俄罗斯没有能力开发远东呢?因为俄罗斯远东天寒地冻,没有大连不冻港,没有天时和地理。

========================这是分割线========================

十一、相同的宿命

中俄改革对比: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败于英法联军,导致农奴制改革(1861年始)
日俄战争(1904-1905)败于日本,导致斯托雷平改革(1906-1911)
一战(1914)俄罗斯参加一战,导致二月、十月革命(1917),最后帝制垮台(1917)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败于英法联军,导致洋务运动(1861年始)
甲午战争(1894-1895,败于日本),导致戊戌变法(1898)
清末皇族立宪强化皇权(1901-1911)导致辛亥革命(1911),最后帝制垮台(1912)

========================这是分割线========================

十二、东北、朝鲜的地缘政治关系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正式退出东北亚的历史舞台,沙俄正式从幕后走向前台。朝鲜的位置比较特殊,他就像一个桥梁连接大陆和日本列岛,所以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中,它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丢失朝鲜,下一个战场就是中国东北。而对于沙俄来看,假如占领了朝鲜,那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日俄战争。这个时候,沙俄领土讹诈奥斯曼帝国,英国视中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英法决定出面进行干预,这就是英法土与沙俄爆发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最后沙俄战败,国力大损,没有了武力争夺朝鲜的条件。今天的奥斯曼帝国只剩下土耳其的一部分,其实对照研究奥斯曼帝国被列强瓜分,对中国很具有教育意义。甲午战争期间,沙俄宣布朝鲜为国际缓冲区,宣布局外中立。日本割占中国辽宁省,这件事情是沙俄不可容忍的,于是联合法国、德国对日本进行战争恐吓,逼迫日本归还辽东,日本人以此为耻,也注定了以后的日俄战争。1896年为感谢沙俄胁迫日本还辽,李鸿章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期间,俄罗斯与日本签订条约,共管朝鲜,其后龌龊不断,最后日俄两国以三八线为界,平分朝鲜。所以说三八线不是雅尔塔协定以后才出现的,而是早就有之,换言之就是俄罗斯的最远边界线。

========================这是分割线========================

十三、中国秽史

中国的半殖民地身份不是谁给的,完全就是咎由自取,有些甚至是自己请来的外国列强。对于中国人而言,不知道这段历史,必然导致既得利益者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1898年德国占据胶州湾,沙俄占据大连、旅顺与日本占领的朝鲜成隔海对峙的局势。

1900年,新的世纪有气象,中国军政最高领导人,伟大、光荣、正确的慈禧同志向全世界宣战,沙俄18万陆军,兵分六路,进入中国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事后英美日要求俄罗斯撤军,就连俄罗斯的盟友法、德也看不下去了,要求俄罗斯撤军,俄罗斯的远东梦(黄俄罗斯梦)终于成功,怎么能轻易放弃,于是和清政府达成所谓的交还东北条约,但是到1903年仍然没撤军,沙俄还派了行政官员管理中国东北,于是日本下决心对沙俄开战。

我一点都不护短,日本之所以发展海军,就是李鸿章派北洋水师去恫吓日本,所以日本这个民族干了一件恐怖的事情,日本全民动员捐款造舰,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那么恨中国人的原因。今天当中国人显摆辽宁舰的时候,日本人再次流落出恐惧与不屑。

提出问题,为什么日本、沙俄有能力扩张,而中国却连门都看不好?因为制度不合理,那又是谁阻挡专制改革?答案是既得利益者。当时的中国,经济是国进民退,政治体制是后党专制,老式军队裙带盛行、不堪大用。 说句题外话,要真想图强世界,清政府就要省纪委书记顺时针对调,开始整风清党。

========================这是分割线========================

十四、东北亚政治

当时的英国与俄国在土耳其、伊朗争夺的加剧,英国决定与日本形成同盟,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于是战争的天平立刻向日本倾斜,其实英美都支持日俄战争的背后都是想自己独占东北的全部商业利益。日俄战争的根本,是日本取得了外交、政治、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希望沙俄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占领,换取日本对沙俄占领东北的承认,你想沙俄占领东北需要你承认?这已经成为即成事实,至于军政撤出北朝鲜,那就更不可能了,你见过那个殖民占领军是主动撤离的,何况还有朝俄密约和中俄密约限制沙俄的外交机动,所以日本的外交努力失败了。1904年日本偷袭沙俄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4月27、28日两天日本全歼俄罗斯最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完胜,沙俄割库页岛给日本,但是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目的没有达到。战争的意义在于促成革命,沙俄皇室在民族主义者眼中威严扫地,俄罗斯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时候的日本才真正意义上吞并了朝鲜。你看中国人写的历史,地球没有中国人,那就不转了,朝鲜在甲午战争时期就被完全占领。同时也让中国人懂了一个道理,立宪的日本可以战胜专制的沙俄。

========================这是分割线========================

十五、所谓废除不平等条约

1918年至1922年苏联全境暴乱,国际社会武装干涉,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中国出兵外蒙古和外兴安岭地区。列宁这个时候说出来归还中国被占领土的口号,其实只是想稳住中国,不期望干涉军(以英美为主的)有更多的军事行动,随着苏联军队的到来,中国最终被赶出了这些地区。

令人悲凉的是民族英雄徐树铮却死于中国人之手。

========================这是分割线========================

十六、祸源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由于丘吉尔、斯大林的反对,中国不再作为一个主要大国出现,而且雅尔塔商量的就是怎么瓜分中国,最后达成协议,长城以北属于苏联势力范围,长城以南属于英美势力范围,这就是雅尔塔协定的核心。至于苏联、美国,甚至德国的援助,不能说没有,但是和美国援助苏联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这就是英美苏对于中国的态度。《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苏联条件为:
1、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现状须予维持。
2、日本1904年(日俄战争)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
(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收复中国故土库页岛,并捎带手报复性的占领了日本的千岛群岛,这可就是日本本土了。苏联红军奸淫妇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弱国无外交,弱国人民连猪狗都不如,为什么国弱?

========================这是分割线========================

十七、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

苏共是通过发展城市革命取得的政权,中共是通过土地革命获取的政权。这导致两党、两国在一些执政经验上有很大不同,比如说中国军队的三三制、大寨的农业、鞍钢的精神。而俄罗斯是一个西化非常严重的国家,他们追求另外一种超理性的东西,那就是集体农庄和计划经济。

而以毛为代表的革命者,根本不懂,也不能理解集体农庄和计划经济,这就是把毛思想写进党章的刘少奇为什么死的原因,因为太执着。

意识形态背后的政治,就是凭着意识形态的不同,或者说普加乔夫式的农民,毛才攫取了党、政、军的领袖地位,换言之,毛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他的不同,否则还不让王明来,这就是意识形态背后的政治,这也注定了中共和苏共走不到一起。

中国有个故事,秦王凿牛。越南有个铁路,窄轨铁路。不懂的人读一万遍吧。

苏共是一个奴役、迫害知识分子的工人党,78年以前的中共是一个奴役、迫害知识分子的农民党,他们都不是共产党,只是冠之以名而已。

事实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是没有出路的,充其量就是战时经济的翻版,所以意识形态方面中共获胜。

========================这是分割线========================


十八、国家利益

中国假如收回外兴安岭,那中国的海岸线将延长5000公里,中国将重新控制东北亚地缘政治。东北的吉林、黑龙江都是沿海省份。

假如俄罗斯失去了外兴安岭,俄罗斯东部的人口结构将会崩溃,俄罗斯有效的行政管理将会退到西伯利亚,甚至有可能出现俄罗斯放弃贝加尔湖东北的地区。

========================这是分割线========================

十八、总结

不管毛和赫鲁晓夫之间私人关系如何,两党、两国之间继承的是几个世纪以来的恩恩怨怨、利益纠葛,当外部环境恶劣的时候,大家都会抱团取暖。当外部环境缓和以后,两党、两国就会翻脸,因为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所以多种因素导致中苏关系必然走向破裂。

========================这是分割线========================

十九、斥俄粉

不是一路人,对你的回复不知所云。欧洲宪兵占领了外兴安岭、外新疆,控制了外蒙古,工业铁犁占领了外蒙古。有这样一种声音,那就是被鸡奸的人总是佩服鸡奸犯的强大,并慰问之,你不是这种人吧?

========================这是分割线========================

亲,看完记的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576.html

更多阅读

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2011-12-22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同,有共性规律,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随着大众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很

中印关系现状·趋势·应对 中美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中印关系现状·趋势·应对出版社时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简介本书系作者长期从事印度问题与中印关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集中讨论中印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当前正在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印关系做深入的学理分析,并着重探讨该双边

声明:《中苏关系变化 中苏关系变化及原因?》为网友猫田喂山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