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学渣 如何看待「学渣再努力也只是一枚努力的学渣」?

————23/12/2014 update————
最近这个回答莫名其妙火了,留言和私信里也有很多问我到底如何建立这个信息处理系统的人。我的回答都写在原文里了,这回索性加粗,省得某些人老说“我没看见呀”。
是的,我的回答就那么简单粗暴:我做的事情你未必能做,对我有效的东西未必对你有效,你如何收集、归纳、整合你的信息,是你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我没有能力、也没有责任给你提供任何指导。如果连这点脑子都不愿意动的话,那我也没办法,我也救不了你。
我爹妈都是工程师,老爹还是做理论研究的一把好手,从小我就被我爹教导不能只看现象,一定要看现象背后的抽象规律,所以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把自己观察的一切内容都抽象化,找出其背后的概念,然后再把概念转化为因果链、相关性链和其他的联系方式。到大学的时候,我的基友们戏称我为“人形自走维基百科”、“图书馆智能界面”,我可以把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快速地联系起来,甚至到了问我一个问题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问题可以依靠图书馆哪一层哪一架上的哪一本书、哪个网站的哪个页面来解决的地步。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坑,不是所有人都习惯于从视觉接收文字信息,也不是所有人都习惯于抽象思维。如果我说“整理信息的第一步是多看书”、“一定要寻找事物后的抽象规律”,那么对于不擅长从这些方面处理信息的人来说,这不就是坑他们吗?
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万用药。我知道我自己的优势,也知道我自己的弱点(我对普通二维图形和具体数字处理比较弱,对文字、树图的处理更快),所以才会有我现在的信息处理系统;我认识的其他朋友,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信息整合系统,有人更喜欢用图像、表格,有人则甚至更抽象,直接使用符号来进行运算。他们见到我的信息系统会觉得不适应,我也很难使用他们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如果在这种事情上再不去认真发掘一下自己的潜能,那我也不知道你们应该怎么办了。

————原回答如下————
好久没放敌敌畏了,来灌一碗。
对于一些人,特别是自称学渣的那些人来说,他们不是“努力”了,而是“自以为自己努力”了;“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句话只能更加剧他们“自认为努力”的程度。
但是他们的“努力”,基本上都是变相的浪费时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的方式是否合适有效,能不能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些人的努力大多数时候都会变成小白老鼠走水迷宫,毫无头绪,走不出去,最后只能活活淹死。
所以这么看,题主标题里的那句话完全可以改成“学渣再怎么用特别的方法浪费时间,也只是一枚努力浪费时间的学渣”——这么看起来这句话是不是就一点都不违和了?

“努力”这个词,在学习方面,和体力的挂钩程度远小于和脑力的挂钩程度。书堆成山也罢,天天刷题到凌晨一点也罢,把课本正着背反着背也罢,这些看似属于脑力劳动的活动,其实最后都和体力劳动没有两样,要不为什么做实验的别称叫“搬砖”呢。
如果把学习视为体力劳动,试图用劳动密集型的手段去对待的话,的确,“学渣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努力的学渣”。
我只是一个学渣 如何看待「学渣再努力也只是一枚努力的学渣」?
学习的过程不仅在于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也在于改进信息获取的手段、改进信息使用的方式、建立整合已有信息处理未知问题的一整套系统,以及建立一套可以快速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操作系统。对于“努力的学渣”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依然停留在前一阶段,后一阶段的系统改造和建立可以说是遥遥无期。而能让所谓“学渣”翻身得解放的办法,就是自己开发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这的确不算天赋:这种信息整合体系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也当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个人的情况是两年不到;看起来很短,但已经是高中的一大半时间了),所以当然可以被算作是“努力”的范畴。
有人可能会说,那照搬学霸的系统大概会有效吧——事实上很多高中老师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有所谓“学法经验总结”、“学法指导”的活动。但是,信息收集、处理、整合、应用系统这种事情,其实也是一样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有不同的信息接收偏好,因此效率也会有所差异,不是说“你看过我看的书、做过我做的题、想过我想过的事情,你就可以变成我”。
如果说连这一套系统都不想认真开发改进的话,那么再怎么依靠劳动密集的“努力”都是没有用的,正如跑步追飞机,你跑得像博尔特一样快、耐力像王军霞一样好,也都是白搭。

最后依然是固定的剧毒案例时间。
最后一次认真学习是在硕士的时候,句法学,讨论格位、动词变位、语序和移动。我因为之前学过德语,所以这些内容都不成问题,把课本看完自然就全知道了。但是如果有人要问我怎么理解的,我真的很难告诉他,因为当时我的信息处理系统已经整合使用了六七年,已经到了高度内化的程度了,所以看到一个问题可以迅速把它和之前见过的所有相关内容全都联系起来,而我自己都甚至无法意识到为什么会这么联系——就是那种“我就是知道”的直觉般的判断。当然,之前也说了,这的确是努力的结果,我大概并没有什么能被称得上是“天赋”的东西。
当时老坐我边上的一个妹子,就是那种特别喜欢自称学渣的姑娘,就一直在挣扎想要理解这些内容,每次见面她的开场基本就是“我昨天晚上看书又看到凌晨两点,好困啊”,然后再抱怨一番课程真他妈难,最后开始一个个把问题甩给我。
她列出来的问题都是那种非常基础的、只比定义需要多想那么一点点的问题;有些问题书上给过解释,有些没有,但也就再差一步推论就推出来了。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拿书上的例子来回答。
我最后忍无可忍了——她说自己看了书,还认真查了字典,上课也的确好好记了笔记,每次的课堂ppt都打印出来一份随身对着看,竟然还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就跟她说,“这个东西你去看第X章第Y页某个例子xxx就好了,你都说看书了为啥还要问我。”
她的回答是:“书上讲了吗?我怎么没看到?”
然后我就拿过来她的课本给她翻到那一页,指着那个例子和解释说这段看完就行了。
她看了半天,应该是看了不止一遍,然后抬起头,用真诚的眼神看着我,说:“我觉得这两个不是一回事啊。”
Chris Xia,时年22岁,卒。
你没法说她不“努力”。她的笔记记得比我全多了,上课老师说的每句话恨不得都抄在纸上,我午间休息打盹的时候她在那里听课堂录音,晚上我回宿舍看动画,有时也会接到她的消息,问我书上的内容和其他不知道什么课本里看来的作业。她不玩社交网络,也不喜欢和别人出去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是我的两倍到三倍左右。
但是以这种方式“努力”的学渣,也将会像题主所问的那样,只是一枚“努力”的学渣,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40103/7650.html

更多阅读

高建平:我只是一个协调人

定位“我只是一个协调人”,高建平表示,要从根本上、从机制上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包括在决策过程中的自我纠偏能力,从而为兴业银行引好路   高建平有着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他的做事之快正是基于对整个中国经济形势、金融发展的

如何看待纸媒已死 如何看待「实业已死」的说法?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问题。「实业已死」的说法,最近来自于吴晓波的文章。今年上半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这样的:年初,我去瑞士苏黎世旅游,那是全球公认的居住环境最好、也是物价最为昂贵的城市。在苏黎世的中心商业街上,我赫然被橱窗

声明:《我只是一个学渣 如何看待「学渣再努力也只是一枚努力的学渣」?》为网友仰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