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
恩,在比聪明肯定我是要被碾压成渣滓的。但我虽然不是状元、也不是学霸,允许偏科的话,也拿过几个不同单科的校第一,物理化学数学什么的也考过满分,应该能有些观点可供参考。
因为建立在题主的描述:学校并不是超级中学,教育资源不是很好。
这个我必须说,学校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我之前在的中学就不行,靠自己总结了很多技巧,非常有用。后来到重点学校复读一年,我的天,我总结的比我们原来老师讲的好许多倍的技巧,根本不需要你自己去总结,都是人家老师上课正常就教的。
印象更深的是:第一次高考,结束以后我们班主任竟然笑呵呵说了一句:“考前那几套卷子白押了”,同时我初中同学去重点高中的,偷偷告诉我,他们押题很靠谱,有一道物理大题题简直就是原题换个数。然后我去那所学校复读,第二年,果然……(至于为什么又没考好,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如果学校真的烂,那千万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学校。
当然,局限于我那个年代,你现在高中什么样我不清楚,会不会好很多。
我个人觉得吧,如果你把目标定在“状元”上,刷题量固然必不可少。
但是 更重要的 是“任何你确保你已经掌握的题,只要原类型题再次出现你能100%考满分。”
最重要的是“能做到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个事你得这么考虑,[会做题]和[会作秀]是两个部分。
高考,你的分数体现的不是你会做题,而是你会作秀。
你本人[实力]再强,不会[作秀],那高分有可能,状元可够呛。
如果满分100分(或者150分)那么:
从60分(90分)提高到90分(135分)靠的是你[懂的多、想的对];
从90分(135分)提高到100分(150分)靠的是你的[滴水不漏]和[善解人意]。
这个[人],就是[出题人]和[阅卷人]。
面对[高考],你要做的不是让你自己有多牛,而是让[人]觉得你有多牛。
认清这一点,对你理解你应该做多少题,每道题做到什么程度,会有帮助。
第一个方面:[滴水不漏]比[见多识广]重要的多。(但是我可没说“见多识广”没用)
会做4万道题,但是这4万到题拿出来你只能保证3万9千9百道题能考满分,总会有那么0.25%的题,20分满分,你拿19分。
那么完全不如你会做1万道题,但是这1万道题拿出来,你能保证1万道题全都是满分。
(但是我可没说“会做100道题就够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你现在已经做了1万道题,发现自己总有25道题是20分考19分。
这时候你是应该继续做后面的3万道题呢?还是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25个“漏洞”呢?
我推荐你先让这25个漏洞解决掉,然后再去做下1万道题。
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你现在,把你以前所有大型考试的卷子,让你父母、或者朋友,抄一遍题目,然后复印,你自己再做一遍,然后找你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让他们批改一下,看看,能不能考700分或以上。
我相信你好好商量,没有哪个老师就那么自私地拒绝你。
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强烈推荐。
我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段子:
高考一道题差不多都是由5个知识点组成,如果知识点都掌握到9分的水平,90%*90%*90%*90%*90%=59%,不及格了。
我们当然知道这个段子有点扯蛋了,可是这背后透露出来道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你们学校一定有模拟卷子吧?每次考试之后,老师全部讲解完毕,就这张卷子原封不动重新考一次,我打赌还是有人考不了[满分]。这些人就是自己号称 陷入学习瓶颈,但是不知道瓶颈在哪里 的人。
到底是听老师讲4张卷子重要,还是让你只研究2张卷子,但是时隔半年再考原封不动的卷子,你能保证考2次满分重要?
我认为,对于能考600+的你,现在只要保持正常的积累速度就够了,真正重要的是[考满分]的能力。也就是[滴水不漏]的能力。
第二个方面:[善解人意]比[见多识广]重要的太多。(但是我可没说“见多识广”没用)
还是我上高中时的一个段子,不过据说还是真事,连卷子考题都有:
某男物理竞赛大牛,全校物理抗靶子,他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高考该省的物理卷子出了一个题,小物块运动路过一个半圆的突起。但是这个题出错了,只有默认这个错误,这道题才有的做。这个大牛就愤怒了:小球爬上半圆,接下来那个速度,必然离开地面做抛物运动了!怎么可能还贴着后面的半圆再滑下去?然后大笔一挥写下洋洋洒洒的一篇超纲论证,绝B大学生水准的答案。——0分。
同样的,很多问题有必要弄懂吗?我在我还是高中生时看到这样一个题,如图(有点画歪了,自己脑补正确吧):
假设中间的点是路过圆心垂线的,左右两点对称,现在做受力分析怎么做?
只有到了大学,知道“应力物理”,才知道“弹性力必然伴随着形变,刚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只是我们抽象的一个模型”。
弄懂这种东西,对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就完全没有意义。因为[超纲]。
我只是一时间没办法想到什么更切题和合理的例子了,随便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现在让我回想高中,我真的差不多什么都忘了,希望你能“领会精神”,忽略掉一些不合理的东西,自行脑补正确,能了解到我透过这些不合理例子,想要传达的真正意思。高考[超纲]的内容也有一些,但是遇到了,一定要用[高中生]级别的思维去考虑,才能得分。高考[错误]的东西也不少,遇到了,要能马上[就着错误写答案]。
这就是[善解人意],你一定要紧紧结合[考纲],站在出题者的高度去考虑问题。
不要太在意自己本身的实力,不要太在意问题本身的对错,这样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高考]考[状元]”这个问题上。一切为了[节省时间]和[事半功倍],一切为了追求[效果]。
如果你现在就是680+的人,那么用刷题来慢慢领悟还来得及。
如果你现在是630+的人,说真的,我个人建议你如同我一样,吃透几套卷子,能节省不少时间。能在最短的时间,一科一科逐一突破。
我当时偏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某一科已经趋近于无敌,其它科渣滓的要命,甚至可以考40分甚至20分的程度(还有一科满分150分的大科——英语)。
我物理从28分,仅仅一个月下一次考试就120分满分,总共只研究了7套卷子,加到一起才多少道题?算上参考和引证的其它参考书,也就不超过1000道,多一道都没看。
但是那7套卷子,可以说每张卷子都研究到神经病的程度了。所以,我考了120分。
站在出题者的高度去考虑问题,还代表着,你可以成为出题人。
记得高中时,学到最后,我已经可以做到:物理或者生物,给我一张大白纸,其它什么都不给我,我自己就能出一张像模像样的卷子,同学根本分辨不出来这竟然是我出的。
生物里的大题,只要是涉及到基因遗传病的问题,我到最后只需要12秒左右就能做完——其实就是写字的时间,不需要思考——已经到了瞥一眼图,然后看题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不用看,直接写答案的程度。
生物学的好的同学,应该知道,我说的并不夸张,举个例子:出题人想要限定答案,那么给他的出题题干本来就不多。比如,一些特征明显的图,看到[父亲]两个字,后面根本不需要看后面的条件,直接写答案[非伴性]就可以了。过程就是瞥一眼图,看到[父亲],写下[非伴性],前后过程不需要2秒。
因为接下来给出的条件,无非就是那么几种,从图的大体结构就可以知道,肯定是其中的哪一个了。这就是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考虑:如果你是出题人,没有别的选择。
这是我之前做题已经将近一年,听老师讲卷子一年,都么有做到的程度。那时候我还只是70分拿50分的水平。
但是,只是研究了2套卷子,深入地研究了起来,站在出题者角度考虑了一下,就在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我过去将近1年时间,学习生物得到的成就。
然后,下一次考试,我考了68分。
5小时:1年。
如果我不是突发奇想开始“研究”卷子,还是天天做题,我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上60分。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我之前也是70分能考50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之前我是那种70分考30分的人,那肯定做不到。
归根结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考的本质:不是让你自己有多牛,而是让其它[人]觉得你有多牛。要学会的不是[强大],而是如何[作秀]。
就如同你将来在大学将会看到的[辩论赛],你是要争取[观众]的共鸣的,不是[你自己多正确]。积累[材料]固然重要,想要获胜,还需要[技巧]。
我觉得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一个经历,就是我开始想到“研究题目”的契机,有一类受力分析的题,我总是做错,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数字,但是错起来又偏偏能发现都是跟“受力分析”有关。
直到有一次,一个很聪明的同学给我讲题(时间太久远我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哪个题,什么样子了),他没有从头到尾讲思路,甚至一个字都没有说,就是用笔圈了题干上的两个字。然后他就自己干自己的事去了。
我突然间就像“开悟”了一样,从那以后但凡“受力分析”就一个题都没错过。不论什么题型、给出什么数字,只要是受力分析,都没有错过一次。我自认为发现了很强力的技巧,然后总结出了一系列技巧。
后来去复读的时候,有一个技巧,教物理的老师上课直接就讲:“什么是合力,实际存在的就是合力。做题之前先找到实际的力,再去分析,就不会出错。千万别先画线再分析,你头脑好自然理解起来很容易,你如果稍微不聪明一点,就很容易出错。”
那一瞬间我就发现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一个是人家老师直接就给你讲,一个是根本什么帮助都不会给你可以当老师不存在需要你自己悟。
在我原来的高中,也是有所谓“尖子班”的,里面的“尖子生”又如何?细细想来,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后来去复读,住宿,接触了不知道多少高分学生,不知道比他们高到哪里去。
很多东西,不是靠“题量”能起到作用的。
量变到质变,实际上不是自发的,是需要“契机”的,这个“契机”就是“研究”。深入地理解,掌握,才能真正确保任何卷子都能考最高分。
如果不怕得罪人,给高中生分级,就是这样几个级别:
最底层: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能做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也不想读书。
底层:偏执并狂热于[技巧],不懂得[作秀]也需要[基础],需要努力刷题的。(我所在的等级,也就是因为当时比较蠢,没想通这个道理,所以高考失败)
中层:偏执并狂热于[刷题],不懂得光[刷题],连[掌握]都做不到,从来没考过或很少考[满分]。
上层:懂得努力和吃苦,大量[刷题],而且知道要会符合答题格式,可是对[考纲]等概念还是不太重视,只要会做题能拿分就满足,不在乎每道题背后对应哪个知识点,出题人的意图和心态。(我猜你可能会处于的等级)
顶层:他们不比上层的人强多少,甚至不比一部分中层强多少,他们中有极少的一小部分甚至是高分低能。但是他们懂得最重要的——高考的核心本质是[作秀]给别人看。已经了然各种题目的[标准答案]应该是什么样子,能做到不执着、纠结[真正答案]是什么样子,然后让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一致。
好多人都跟我一样,某一科都经历过从30、40分突然提升到100+甚至110+,但是真正保证能在118+的人还是很少。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清,[滴水不漏]和[善解人意]有多重要,执着于其实没什么太大意义的[刷题]上了。
当然,这两点也都可以从[刷题]上直接慢慢得到积累,不过就我个人主观经历来看,直接认清目的去做,比毫无目的茫然地[刷题]要节省太多的时间。
这个比例甚至是[几个月]和[几个小时]的差距。
刷题是[入场卷],动脑是[要求],掌握好[入场券]和[符合要求]之间的比例,聪明如你,努力如你,是有机会成功的。
像我就是本来记性就差,还不努力,现在渣滓一个,只能上BB了……
最后的:我认为,这些习惯,到了大学,也是十分宝贵的能力。
无论你是最后上了清北、还是其它985、或者像我这个小垃圾一样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如果在高考里懂得了这些道理,都是绝对有用的。
————————
12月6日
————————
————————
请不要再私信了(虽然其实总共也没几个人,但是也总是陆陆续续的,这不太好吧……)
————————
各位学弟、学妹们:
第一:我只是一个偏科的学渣,现在这个问题下120个回答,比我强的学霸有的是,不要私信我了,没有用的… …因为我只是一个[偏科的学渣]而已… …
第二:我短期记忆以前还可以(现在也完蛋了);但是我长期记性真的是从始至终毫无悬念地很差,现在所有东西都还给祖国、还给老师了,高中的东西,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你问我我也啥都不知道… …
综上:我自认为我有资格说的话,已经都说完了,剩下的[臣妾就做不到了啊,皇上们]… …
我肚子里,也就答案这些内容了,多了,一个字我都说不出来了… …
我不是学霸,我是赝品啊… …
(ಥ_ಥ)
————————
你们想要的我给不了,我只能给你们一点建议
————————
题主更新了他的问题,我也就着这个更新,回应一下大家所问的:
如何归纳总结,如何理解考纲。注意:11月22日的部分只针对600+的同学,分享我[单科强项]的学习经验;[12月6日]的部分,将是我全部的学习习惯,基本上是我高二高三从300分提升到550分时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好学生],请自行取舍。
我将大概分成四个部分。
一: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教辅选择——最勤劳的富士康工人中,没有世界首富。
三:分轮复习——先把书念厚,再把书念薄。
四:活学活用——再NB的[实验室]技术,也只是[穷光蛋]的NB技术。
今天就先写前两部分,如果有机会补上后面,不过估计99%没机会了。
也请各位考生不要对任何人抱有多大希望——真有人这么NB能三言两语培养一个状元,[他还能来上]?不过我也没多少干货的,基本上要说的都在前两部分里了。
所以后面的两部分我挑一些有用的内容穿插在前两部分了,将来能排版就分出来,不能,就这个样子了。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其实都是为了[把自己可能找的借口]封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的习惯也仅供各位参考:
准备三种东西,其它一律不要——越简单的形式(也就是你的桌面花里胡哨的东西越少),你的注意力越容易集中,进入学习状态——这是我个人经验,对你也许无效,但也许就有效,一切看你自己。
1.几大包A4纸和一堆塑料本夹子;
——除了A4纸,不要买任何本子,哪怕再好看;因为一方面[你会因此而过分注重形式]、另一方面根本不容易[在你写满的笔记中添加和删去内容](喜欢买好看的本子,这是很多“中等生”不停抄笔记的一大诱因——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事实证明[乱糟糟的笔记]才是最NB的——那叫手稿,很有B格的好吗)。
2.专门的中性笔,黑色、红色、蓝色;
——我当年用的型号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笔杆用晨光GP-1150,黑、蓝、红若干;笔芯用晨光MG-13,因为其实只有黑色用的多,所以也只需要黑色0.5就够了。
3.精挑细选的[教辅书]和[教材的摘抄笔记];
——一定要把你的教材[作废],让你无论什么内容。
4.(可有可无的)一块纯机械手表(不可以是iwatch)——其实唯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你留下手机在旁边的{借口}]给斩断。(另亲测:B格越高的手表效果对我越好,如果是价位3000+的手表放在那我特么就巨想学习,根本不溜号有木有……原理不明……)
具体如何使用:
当你要学习时,你的桌子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旁边再放个手机、一杯水、再来点零食、有盘水果——唉-_-#)
这非常影响我(可能也包括你)的学习效率。
1.怎么用A4纸:
——先竖着对折分成左右两个区,然后竖着写。
等你习惯了,可以考虑不折不画线分成三个区。
[优点]有:单页可记载的东西非常多(远超用本子记),非常方便前后联系和索引;想要添加什么内容,只需要在两张A4纸中间加一张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好看的本子一样,要么“打补丁”,要么[重抄]——重抄笔记,是最感动自己,但是卵用没有的学习方法之一。
[根本意义]:最主要的意义,只是为了将你“不停翻抄笔记”的借口斩断而已……
2.怎么用笔:
当你要学习时,你的笔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而不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至于为什么……呵呵,不解释……至于为什么……呵呵,不解释……
这里再详细说明一下,刚才前面提到的[教材的摘抄笔记]:
其实就是把教材里涉及到的有用内容,归纳到5张纸以内。
大概看三遍教材,看看考纲,就能归纳差不多。
第一遍:
第二遍:(只有这个未完成的了,其他草稿已然丢失……)
最后,第三遍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版(我的综合版被我送给我家教的那个高中生了)。
[优点]有:一目了然,不需要[疲于提取信息],可以相当程度提高复习的效率;不然,你什么忘记了,就要翻书;你翻书,就要溜号;就算不溜号,你也会耽误时间;然后给自己一个借口:今天看了很多书了啊,好累啊,休息吧……
[根本意义]:最主要的意义,只是为了将你“容易溜号”的借口斩断而已……
3.当你的准备工作完成,你手里应该只有这三样东西:1.A4纸、2.足够的和稳定的笔、3.你准备开始研究的题。
(方圆10米内不应有手机和吃喝)
PS.请你保证每次至少能坐住3个小时绝不中断:你只有平时能轻松挺过3小时不“闹心”,你高考才可能挺过2小时不“闹心”——很多时候有些人高考根本不是发挥的问题,而是平时就比别人更缺少努力。
然后开始分析,每道(高考)题到底是考纲里的哪个部分命题出来的,效果就是这样的:
(以上为草稿,本来后面打算做成电子版,然后……你懂的……就没弄出来。)(以上为草稿,本来后面打算做成电子版,然后……你懂的……就没弄出来。)
大家问我的:“如何结合考纲”,其实紫色部分就是结合考纲部分。
如果你一科能吃透1000道高考题,那么这一科打不了80%以上的分数真的是见了鬼了,这就已经轻松到600+了朋友,更何况基本上稍微聪明哪怕一点点的人,都能打95%以上的分数——就怕你根本吃不透。
说点题外话:以上截图只是我为我[家教的孩子]准备的“教案”——他跟我一样,几乎0基础:我要在短期给他多弄个1、2百分,他才能上个三本、二本……我完全按照我当初的模式为他制定计划,结果他还不如我,连三本都没去上……所以上面截图中的知识很粗浅没有深度,请理解,你让我现在有深度我也做不到了……
(ಥ_ಥ)在那之前我还跟孩子家长吹B,我虽然高考成绩不怎么高,但是多么会教孩子学习,肯定比680的都会教……赤裸裸的掉链子,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血的教训(我,和我家教的那个孩子)告诉我们:方法不是万能的,自己不玩命学,啥方法都狗屁不是……
4.如果你用得惯,可以试着用Excel的格式,来代替文档的格式,来进行学习计划;
这是你改变思维模式,跳出自然的时序思维,打开你并行思维的一个开端。
比如题主的计划表:
而我当年的计划表(已经没有了,这是我现编的)格式是这样的:
时间分为每周循环;一~六分成两个主力“时间块”,周日则完全夯实一周的成效。
任务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块的”,一种是“零散的”。
比如,60H-A,就是总共60小时,All 60 Hour;1H-E,就是1个小时EveryDay。
这样有很多好处,就不一一赘述了,简单提个对我帮助还算比较大的优点,其它的小细节完全凭个人喜好体会吧。
很多学科的学习方法是要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的。比如对于[学习块]的划分。
如果是我,我对英语只会主要突破4部分,根本不去单独背单词和短语,因为鸟用没有。
因为,对高考而言,单词和短语只有跟题目一起看才有意义:
1.单词要用完型去背;
2.短语要用作文去背;
综上:坚决不背单独的单词和短语。
这就是对[学习块]的划分不同:我将会在[历年高考完型真题]当中背单词,并且自己抄成一个单词册,真的这么做你会发现[你背的单词组]会经常在一起出现,而且什么[词频]都不需要考虑,效率比单独背单词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我将会在[历年高考作文真题]的范文中背短语,你会发现,不仅你对短语的记忆速度和质量超高,而且理解的深度更让人满意,比单独背短语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的方法不一定就是错的,起码对我很有效),选你喜欢的方式去订计划。
第二部分:教辅选择——取舍全在你自己,适合不适合你,我可是不负半点责任。
这里我将用我自己,和我大学期间做家教时对一个高中生的辅导总结来举例,依然是这句话:你要清醒认识自己的层次,因为我们(我和那个学生)水平都比较低,如果你的层次要高一档,自然坚持你自己的判断才是最正确的。
(不过,如果你的水平不高(特指500分及以下),请相信我——就如同《英雄联盟》我不是国服第一,但是让我和国服第一同时教两个水平一样的[青铜玩家]打游戏,我很自信我能教的比国服第一更好——只有同时理解(曾身为)强者和弱者,才能更懂如何帮助弱者,与生具来的天赋型强者,永远不懂什么叫做“教”,因为任何事在他看来都是“理应做到的你为何做不到”。)
这里延续刚才的话题:英语怎么学?
是不是像当初我的学长跟我装B那样,我也拿出这个破书跟你们装个B呢?
这本书对金字塔尖的0.01%的优等生有没有用,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一个事:这本书对99.99%的人都是卵用没有的……
书里面的[内容]和[密度]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我还记得当年学长“吐(chun)血(shu)推(zhuang)荐(bi)”的另外两本宝书,其中一本是数学:
书里面的[内容]和[密度]是这样的:书里面的[内容]和[密度]是这样的:还有一本是语文的宝书:
而这本书简直是变态中的变态,书里面的[内容]和[密度]是这样的:
真的是随手一翻就是如此,为了证明我没有做样本偏差,我再随手翻一个:真的是随手一翻就是如此,为了证明我没有做样本偏差,我再随手翻一个:各位学弟学妹,我跟你们讲哦:
如果你们想要留学,将会接触到一个考试叫做“托福”。这个托福考试的官方指南里面,[内容]和[密度]是这样的:
再来一张:再来一张:(此处应有一个“你他妈在逗我”的暴走图,略去不提)
残酷的现实是什么呢?
还在高中艰苦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啊!还在高中艰苦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啊!题海无涯,回头是岸!千万别[盲目]相信你的学长学姐,等你当学长学姐你就知道了……
我学英语语法总共学了4轮,第一轮,我在同样身为语法书的众多教辅中,选择了这本[作为第一轮的复习教辅]:
这本书是怎么样的呢?这是它的[内容]和[密度]:这本书是怎么样的呢?这是它的[内容]和[密度]:这是我选择的[第二轮的复习教辅]:
有句大不敬的话我就放在这里了:“谁用 张道真 的大砖头学高考英语语法,你不是[真牛逼],就是[纯傻逼]。”
你要是[真牛逼],我真心服你,我给跪了……学霸你好,请收下我的膝盖…………请考虑我的处境吧,我是30多分,语法几乎0基础啊,学霸……
数学我已经在上面给出我当初用的框架了:只有一张纸而已,完全就都装下了。
语文,我高考131分;要知道,我原本语文是78分的。
一切的起因是因为我们高中的党校考试,我考过了——每周都要交三份3000字思想汇报。
所有人都是直接[一字不动]抄抄抄,而且各种重复,只有我特么2B,是自己改写的……
一个月之后我语文突然上升到107分,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作文分:比上次提了14分;
我马上意识到了:改写范文才是王道!
然后就是在10年高考里[各种改写标准答案],对我来说这比死记硬背要有效率有质量的多——中间自然还有别的因素导致我又开始恶补基础——总之,复读后的第二次高考,我的语文成绩是131分。
谁用[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学到语文巅峰的,同上:我给跪了……
要知道,我可是根本没鸟[优秀毕业生]——我第一个高中全校第一考上清华那位“学霸”大哥的推荐——用下面三本书代替了上面三本书的。
至于那位大哥,你到底是真真的看完那三本书,还是仅仅出来装个B晃颠我们,这个我就不妄加揣测了。至于那位大哥,你到底是真真的看完那三本书,还是仅仅出来装个B晃颠我们,这个我就不妄加揣测了。
不过算他刨除英语的,能把语文、数学那两本书弄个来回,这人离傻子只有一步之遥……真大牛的基本素质会让他走向更高的境界探寻更深奥和正确的知识,而不是在高中这点破玩意里浪费时间。
其实,我们高中三年,到底在做什么呢?
到底什么叫做站在出题者的高度?如果说,高中的教材、考纲,在我们头脑里是下面这个东西: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读一遍、两遍、三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读一遍、两遍、三遍……
直到在头脑里把它读成这个样子:
什么叫做理解考纲呢?什么叫做理解考纲呢?
当最后你看到一张卷子,映入头脑中不是这个感觉:
而是这个感觉:而是这个感觉:
那么你[不一定]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但是你[一定]是一个[高分的考生]。
PS2.另外,不是很强烈地私人推荐:
休闲时看什么放松?电视剧?网络小说?——注意哦,不是[休息](睡觉、静坐),是[休闲](找乐子释放压力)——我当年是看公务员考试的逻辑题的。
其实,这是一个反常识的小秘密:学久了[需要背]的东西,让头脑来点需要[想]的东西,比让头脑面对[低智]的东西,对头脑的调节效果要好的多。
大概就像是看久了近处,望向远处会非常舒服的感觉。数独、魔方有同样的效果。
(请不要误会,高中哪怕是物理和数学,其实归根结底是要靠背,而不需要动脑的……)
(就算没用,你上来“装逼”和“撕逼”也更方便了有木有!)(就算没用,你上来“装逼”和“撕逼”也更方便了有木有!)
END.尾声最后,如果真的有学弟学妹能坚持看到这里,然后[觉得有所收获]的……
我必须要告诉你们一个事实:我上面讲的这些,在真正牛人眼里看来,是十分可笑的[废话]。
为什么要给大家泼这个冷水?因为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下面才是真干货:
你懂什么方法,你不玩命学,都屁用没有;
你玩半条命,你就只是一个偏科的学渣;偏科是没有学霸的,最后的结果跟没努力的人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