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什么学习上最可悲的一件事儿?
你会说啥?
快到毕业时,却拿不到毕业证。
还有没有更严重的?
如果是下面这种情况呢?
在学校里读了20年,被时间大军推进职场时,才猛然发现:我竟然还没有学会学习?!
明明花了生命中至少五分之一的青春岁月(假定活100岁),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不公平!
那么,在校的时候,你以为的“学习”是什么?
是从《文化苦旅》这些大家的书上背几个优美的句子,好在试卷上把语文老师感动一把,被张贴出来显得牛气哄哄;
是把数学公式弄个精通,在暗自喜欢的女生不懂时迅速给她补课,体验被两个水汪汪的眼睛崇拜的成就感;
还是把那些历史和地理常识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滔滔不绝地说出,那些涉及的年份和数字,博得欢呼声和掌声。
请问,这些算不算真正的学习?
抱歉,不太算。
我曾经以为那些漂亮的句子很有用,从高一开始掏各类作文书,用心记了湖量(还没达到海量),抄得满满的几个本子,以为每次写文章搞几条对付对付就省事了。真相是,徒有华而不实的外表的这些句子靠不住。而且它们也没经过个人实践的吸收,写起来总是缺那么点底气。在考场上哄点分数还过得去,一拿到社会上就站不住脚了。
因为,真正的学习是像“学习”这个词所传达的内涵一样:
学习 = 学 + 习
学,即“学习,知道”;习,即“实习,践行”。
知道一些知识,并且践行这些知识,才算完整的“学习”。
学校里的学习,常常只能让我们停留在“知道”的阶段,记忆的知识多,用起来的知识偏少,然后你的错觉告诉你:我啊这么拼,小小脑瓜子记了这么多,不容易呢!
于是,看起来,学的教科书摞起来可以超过一个人的高度,讲起来可以沫星横飞、滔滔不绝地展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风范。
殊不知,却只在“学”,没有“习”,或者不懂“习”。
如果你之前不知道“学习”这个含义,也不能怪你。
连我们当年初中课本上,《论语》学而篇开头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也被译成了“学习,然后经常温习”,把“习”当作“温习”之意。恰恰这个“习”并不是强调“温习”,而应是“实习,践行”。
不管怎样,学习=学+习 = 知道+践行,这个公式还是成立的。
如果用生涯理论中的“能力三核”来讲,只是“学”了知识,还没有“习”成技能和才干,这是危险的。
知识,别人背两下就可以超过你,甚至都不需要背,直接谷歌或百度,再加个,足以亮瞎你的眼。
更重要的是,行走社会,不是光靠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能混得让自己舒心。
技能和才干才能让你有力量,把各种问题杀个片甲不留。
胡说!
培根不是讲了吗?知识就是力量。
对,但要看说话的环境。那是17世纪时候说的。那时候的知识量,只是现在的几亿分之一。能记住大量知识的人,定然有力量。现在如果这么说,那图书馆的力量最大!
准确来说,知识本身没有力量,知识只有用起来变成技能,甚至是才干,才有力量。
高层:才干
中层:技能
低层:知识
可悲,在学校里学习的20年时光,难怪就这么被猫吃了?这个沉没成本可不小。
算了,过去的不可挽留,但从今以后的还可以把握。
前辈陶渊明不是说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那就从现在开始,重新去学习“学习”,不仅要学会“学,还要学会“习”。
从个人管理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真正“学习”是“知识管理”,其中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并且不止于这些——
1.获取(获取什么,从何获取,如何高效获取)
2.梳理(如何保存,如何萃取,如何清理)
3.吸收(如何思考,如何归纳,如何巩固)
4.升华(如何练手,如何迁移,如何转换价值)
其中,1-3偏向于“学”,第4个阶段可以算进入真正的“习”。
不妨看看你是处在哪个层次。
如果每天只是不停地往云笔记丢进文章,或者不停地在微信上转发或收藏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在1和2的层次徘徊。
有位网友说,莫把信息当做了知识,莫把收藏当做了学习,莫把阅读当做了思考,莫把储存当做了掌握。想想,你会不会有这样的误区。
如果能够坚持思考、撰写文章、参与分享,可以算进入第3层次。别人的知识,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杂糅在一起,要么被对方的颠覆,要么把对方的颠覆,要么二者结合,生成新的认识系统。
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所有物质碰撞交融在一起,又诞生了无数的新的星系。脑补一下这个场景,真的好美,啧啧~
去年7月,我在网上发起的幸福成长沙龙“拆书战队”,就给伙伴们打造了这样的氛围,战队队员们每周坚持读书输出,改变原来那种只学不思考、只读不输出的状态。
大家互相借鉴,你追我赶,其乐融融。所有的笔记放在一起,是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单单去年下半年两季活动,我们一起创造了63万字的拆书笔记(其中写明了自己要采取的行动)。
有的伙伴第2季离队,第3季又抢着回来了。她说缺少了战队倒逼自己写笔记,不习惯。
不过,在这一层次是不是真的“懂”,还是单纯的“坐而论道”,需要等待经历的证实,等待时间的检验。
如果能反复地持续地熟练运用知识(此为技能),并在不同的场景下能够迁移知识、融会贯通(此为才干),甚至将它们转化成可以交换的产品,也就进入了第4个阶段。
知识开始汇聚成力量,解决你的问题,改变你的生活,成为你个人竞争力的“护城河”。
能够从“学”运转到“习”,延着“获取-梳理-吸收-升华”的路子走完,就是从“读死书”到“读活书”的过程,这是极好的事。
因为如果仅仅在1-3的层级徘徊,也许别人就会暗地里称你为“书呆子”或“学呆子”,或者说“你这人是学傻了吧”,怎么听都不太舒服。
被人说几句也就算了,最怕的是你还因为受到这些连环攻击,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嘲起“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时候,你需要进入第4个阶段。
如果你看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称赞有佳,合上书,却拿起手机不停地茫无目的地刷呀刷,或者是每天开始执行日计划时,总是先挑容易的做,把难一点的拖到后面,拖着拖着就完不成了,说明你已经把书中提倡“要事第一”忘个精光。这就不算进入第4阶段,因为还没有把知识变成技能。
是的,“学”与“习”之间是有巨大的鸿沟。
能意识到这条鸿沟的存在,是第一步;接着第二步是你想办法搭座桥过去。构成这座桥的材料就是“练习”与“迁移”。反复地练,直至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找场景迁移,让学到的知识又在别处绽放光彩,延续能量。
一旦你进入第4个阶段,用技能和才干解决了问题,改变了生活,换得了价值,便是用行动给了那些嘲笑你的人一次掷地有声的回击。
更重要的是,当你尝到了知识转化能量的甜头,会更加坚定地把终身学习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所以,别说什么“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生活”,这也许是你的“知识管理”出了问题,是时候把它理顺理顺了。
最后再重复一次流程与清单——
1.获取(获取什么,从何获取,如何高效获取)
2.梳理(如何保存,如何萃取,如何清理)
3.吸收(如何思考,如何归纳,如何巩固)
4.升华(如何练手,如何迁移,如何转换价值)
这是我从简罗列的,也许不完整,欢迎补充。
另外,下一次,你打算怎么“学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