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世上真的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事么?

大部分人回答都被题主绕进去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种事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二分法来判断的
世界上的事情那么多 每个人的能力高低都不同 抛开这些来谈耕耘与收获 不太妥当

随着我们学习的程度不同 把世界上可以做的事渐渐地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演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大多数活动都和脑力劳动掺和上关系
而脑力劳动 是很难估量和线性化的 不同的人在那里工作学习一小时 达成的结果基本不会相同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早本来就是形容种地的。种地是纯粹的体力劳动 只要肯努力 运气不要太差碰到饥荒 基本是线性化的 你越努力 能耕种更多的地 当然是收获越多,而且最关键的是 一个人 即使神灵附体 也不可能像现在机械化的农业一样搞好几十亩好几百亩地 而且小农社会 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就好 无需考虑和他人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之类的高级事业
所以种地这类纯体力劳动的工种 范围越小 收获和努力越成正比

不过现在好像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 其他地方未知 据我了解 闽西闽南这块土地的家长 更愿意让孩子读书 去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 吓唬小孩子的经常是 好好读书 不然就滚回去种田
于是我们这代的小孩 一个个走出农村 进入城市 从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研究生 博士。。一路读下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世上真的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事么?

但是读书这种事和种地就不同了 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东西 思维习惯 智力水平 家庭环境 学习方法 教学水平 甚至不同的教材等等都能产生偏差
这个时候来谈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就有点伤感了

初中的时候见过非常努力读书的同学 在学校也读书 在家里也读书 最后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
我这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整天吊儿郎当上课睡觉发呆放学一溜烟跑网吧 成绩也没有太难看
到了高中大学 这样的现象反而越来越多 我一直很纳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难道都是骗人的?
但是那些学霸们明明也很努力成绩也很好类 为什么大家都努力了结果差那么多

直到我收起玩性 开始准备考研 我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其中的复杂性 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说实在太简单粗暴了
以下的结论抛开随便读读就能有很好的结果的人 那是上帝附体的极端个体


最先发现的是 每个人的动机不同 结果也就不同
简单的来说 被各种各样的外在驱动自己考研的人 和自己内心自发的选择考研的人 表现出来的坚韧和毅力截然不同 面对瓶颈的时候处理态度截然不同
两者最大的不同 在于做出选择所付出的责任成本不同
当一件事是自己选择的 没有任何人逼着你 尤其是经历了特别艰难的两难三难四难……最后做出的选择 一旦下定了决心 你的内心就会产生一股卫士 保卫你付出了如此大的成本所作出的决定
此时你再去做同样这件事 你就会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 并且遭遇挫折的时候 更多的会去想 你要怎么解决它 而不是逃避责任 因为 选择是你自己做下的 你要为自己的选择付所有的责任


其次 在已经坚定了内心的基础上 你的方法问题 也造成结果的不同
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很有毅力了 为什么还是搞不定面前的难题 一直被失败打倒越来越沮丧导致怀疑自己的动机
之前在看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忘记出处是哪了 如果有人记得 帮忙提醒下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很多工厂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这里就涉及到了方法的问题 关于学习方法 可以找到非常多 就不赘述了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每种方法都像一种工具 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工具去解决不同的困难 用小刀去杀猪 显然是不合适的
同样的道理 我们面对的困难越艰难 我们以前所使用的方法大多情况下就越不适用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 更新自己的方法 更新对事物的根本矛盾的洞察

面对不同的事物 纵向深入的同时 其实也需要横向比较 刨根问底 其实世界上大部分东西都能找到一两点共通之处 不同的事情之间几乎完全可以做到技能的迁移 发散思维 多找不同事物的共同点 有利于我们用手上为数不多的工具去解决未知的困难


再次 结果的需求不同 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是不是很多时候觉得很努力了 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掉链子 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 咆哮的想掀桌(╯‵□′)╯︵┻━┻ 郁闷的想大家来摸摸头安慰
坚定了意志 找对了方法 结果方向没搞对 结果白搭 在做一件事之前 要搞清楚 你到底通过这个过程 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答主这学期兢兢业业非常努力读的一门课。。。结果差点惨遭挂科 感谢老师给的师生情BUFF
满脸都是泪 逢人还只能说 我不够努力不够努力 智商太低才会这样 说自己努力那么久还挂科。。都会被一脸嫌弃的说找借口呢
但是对外和对内是不一样的 对别人可以骗一骗 连自己也骗那真是太过分了 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少年呢
于是郁闷中我就开始思考 为什么呢?老师出题不按套路 整本书都是重点带星号的都不放过 五题每题20分 最后考的基本全是带星号的地方 刚好我刚愎自用觉得整本书几百个知识点这六个知识点不太经典不会考结果考了3个
抱怨运气不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开始思考 我当初把这么书看的那么细是为了什么
因为我是抱着一种学东西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
不同于水课随便看看画画重点能过就行了 这门课我真的想学点有用的东西 所以才认真的去理解 结果这样其实挺浪费时间的 一门实践性的课 不搞实践从理论层面去理解 要多费很大的功夫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累了 结果考试临近 还有一大半没看完。 到了考前 还有一小半 没办法了 只能开始有选择性的看 结果外行人就是眼睛比较瞎。。 把考点都完美剔除。。
相信读过大学的人都明白 考试成绩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成正比 所以什么考前突击惊魂48小时 24小时 12小时 考的还相当不错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考完问他们 这些什么意思 学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学到!!
考试这种东西是为了巩固知识 但是局限于它的机械性 并不能考验学生的掌握度
所以当你做的事和结果需求不同的时候 你得到的收获和别人所关注的收获不相同的时候 这种时候在外人看来 显然不满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但是你心里明白你自己得到了什么 这种情况在战线拉长几年几十年的时候 厚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好处
但是如果是短期目标 你就要清晰的明白结果的定位 就像百米赛跑的预赛 你虽然不会拼命向前跑 但是放水过度了都被淘汰了还保留毛线的实力啊。。
分清楚你到底想从这件事得到什么结果


最后 一句忠告 面对你最想要的事物 人生终极大BOSS的时候 拼了命的提升自己 不要管什么耕耘收获了 为了这种目标 牺牲什么也不为过 100%的努力达不成效果 那就200% 300% 400% 只要能达到80%的效果就该知足并且继续改进方法 持续保持。
世上绝大部分事情 多少付出就想有多少收获 美得你。但是不付出 绝对没有收获的

写个长答案真是好累啊 给写长答案的人们致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40103/8006.html

更多阅读

我在这世上活着,手无寸铁 手无寸铁

我在这世上活着手无寸铁没有任何人站在我的身后挡住汹涌的风更没有人能站在我的面前挡住浩瀚的阳光我在这世上活着活得那么冷漠坚硬活得那么拒绝无情活得那么麻木沉重活得那么像别人眼中的石林丛生只是像而已

“朝阳下最甜的一丝微笑”——李浩真 守护甜心之血色微笑

李浩真同学的周记本扉页上,有一句话——“夕阳下最后一丝微笑。”每次看到这句话,总觉得一种很有诗意的感觉。说起李浩真,故事还真是不少呢,呵呵,我都珍藏在记忆中。记得那还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一次,我看到21班贺传勇出现在了我们班,看上去

声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世上真的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事么?》为网友心中有梦闯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