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是否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8.12有修改增补,这旧答案被点这么多赞简直让我受宠若惊。

原答案总地描述起来说的就是:我不以对方在装逼为初衷去揣测对方发朋友圈的目的,我也不会单纯地以装逼为目的去发朋友圈。
增补的内容中修改了一些文字上的说法,以及在我看完排在前面的高赞答案后感觉有一些不满,似乎自己朋友圈的格调不够高人士不够成功……心智,,不够成熟?然后我挑选了自己经常聊的很多旧友校友同事合作伙伴以及专门挑选了几位有钱人和德高望重的老师向他们讨教这个问题,最后找出了我感觉不满意的原因:

高赞答案中有一部分以点概面的混淆视听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以及我之前的答案中确实有一些幼稚的地方,所以我决定写这次增补。

——————我是万恶的分割线——————

原答案:
我还挺喜欢发朋友圈晒生活的人的。
作为一个观众,首先有幸成为被晒的对象我很知足,至少人家愿意跟我分享,没有把我拉到不能看他朋友圈的分组里。
首先我规定自己,不能以恶意揣度别人晒生活的目的。
我不怀疑发秀恩爱的照片是在说:你们这群单身狗快来看看我有女朋友。
我不怀疑发直升飞机的照片是在说:你们这群宅比快来看看我玩得多新鲜。
我不怀疑秀自拍的照片是在说:你们这群丑比快来看看我多美。
我不怀疑秀健身的照片是在说:你们这群胖子快来看看我多勤奋。
我不怀疑晒生活的人是在找关注找存在感,因为我的朋友圈里不留求关注求存在感的人,我结识的都是“不仅会发朋友圈晒,还会拎着酒叫我出来喝,然后向我欣喜地分享”的人。
心智成熟的人晒生活的初衷,是分享。传达的是正能量,我就特别喜欢看我的健身教练发各种训练的小视频,我就特别喜欢看咖啡师发各种新豆,就特别喜欢看摄影师发各种人像和风景,就特别喜欢看聚会达人发各种礼服,就特别喜欢看厨师发各种烹饪,就特别喜欢看各种美女赏心悦目的自拍和化妆心得,就特别喜欢看各种旅行日志和照片,就特别喜欢看达人分享自己的答案,就特别喜欢看有才学的人推荐的书单,就特别喜欢看有钱人分享转手直升飞机、超跑、帆船和越野车的信息。

心智不成熟的人晒生活,味道都不一样。
半年不看一本书,聊起天来啥都不懂,晒本他可能连作者名字都读不全的书,什么情况。
吃麦当劳都嫌奢侈的货晒高档餐厅,什么情况。
万年死宅晒拉萨,什么情况。
万年大胖子晒健身器械,什么情况……

其实朋友圈里认识的人基本上大家都知道相互什么水平,卖煎饼的晒你的煎饼煎得越来越好了大家都替你开心,卖大白菜的晒白粉了……
朋友圈里藏着眼睛看的人太多了,大家不是不喜欢晒,而是看你晒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干货。毕竟牛逼和装逼,一字之差。经过调查,我觉得上面这一小段确实是写得比较有问题,主要是为了表述“分享”这个观点而真的去探讨了晒生活的初衷,这与我调查之后得到的结论背道而驰。

现在我认为不能以“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就是好的”来对待这个问题,如果我的出发点是好的而得到了一个坏结果,那这次事情就办砸了;而我即使有一个不那么拿得出手的出发点却得到了一个好结果,事实会比我对初衷的诠释更能说明问题。

原答案中传达的:我不认为别人晒生活的都是在装逼,只要晒生活的人出发点目的是分享,那带着恶意去看别人分享并觉得有问题的人,才真的有问题——这个想法在出问题的时候会是典型的“这届观众不行”思路,是甩锅,避开了“晒生活的人是不是心智不成熟”的提问,没有好好地讨论这个问题,不好意思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对不起各位。

回来答题:是否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原答案:否。
现在的答案:还是否,但是理由不一样。现在的理由是我对自己朋友圈从上到下各经济段年龄段不同身份和行业的人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显示“晒不晒生活”和“心智成不成熟”,两者并没有什么相关性。结论是:晒不晒生活和心智是否成熟并没有关系,心智成熟不成熟的人都会晒生活,也有可能都不晒生活。

重点在于:在会晒生活的人群中,心智成熟的人会选择合适的受众,用合适的方式晒生活中合适的内容,而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则做不到“合适”——我们才能通过这种不合适来判断其心智不够成熟。

以及在之前的答案中我更侧重于讨论朋友圈(因为我用朋友圈看晒生活的最多),而调查之后我发现,“晒生活”这个行为不仅会发生在朋友圈,还会发生在微博、ins、推特、人人、QQ空间、图虫、500px、喜马拉雅、QQ群、Nice陌陌等其他社交平台甚至是领英、论坛、贴吧这种看上去不太能晒生活的平台。

在有晒生活的欲望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在不同的平台上晒生活的内容和比例完全不一样。在不同平台不同受众对内容的接受度不同的基础上讨论是否是“炫耀”和赚眼球刷存在感——再上升到心智是否成熟,我觉得更有意义。

比方说微信朋友圈,有个朋友是这么说的:
我的微信朋友圈就是我的,我要发什么是我的自由。我不仅可以对不同的分组发不同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你能不能接受我发的内容把你拉到不同的分组去,哪个分组都容不下的话就是点一下“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的事情,实在不行就删了。

底线的底线来讲:因为微信有足够强的个人性和私密性,纯对私的微信账号完全可以就这么任性——在且仅微信里,这个逻辑完全没问题。但是毕竟这只是底线,从社交友好的层面来讲:每一个发朋友圈的人都有责任尽量避免让不合适的内容出现在不合适的受众眼中。

晒娃之前,无论你是否是出于好意和分享,请尽量不要让不想看到你晒娃的人看到你发你的娃;
晒猫之前,无论你是否是出于好意和分享,请尽量不要让不想看到你晒猫的人看到你发你的猫;
晒房子也好,晒豪车也好,晒名表也好,晒漂亮老婆也好,请慎重地选择看了不会不舒服的人晒,请给朋友圈分组;
尤其是公私两用的微信使用者,
请对朋友圈里的纯公人员设对公分组,他们真的不想在你大量的私人生活中去找那一两条对他有用的你公司和业务的动态;
请对朋友圈里的纯私人员设对私分组,他们真的不想在你的营销九宫格和转发公司公号文里去找上周晚上聚会的合照;
请各位微商在发面膜和保湿水之前,把像我这样曾经的朋友拉到看不到你的面膜和保湿水的分组里去;
请各位供应商在发你的XX和XX资源信息的同时,把像我这样的纯合作商拉到看不到你和来看望你女儿的三姑和小姨合照的分组里去;
以及等等……
在不合适的分组里,无论你发什么别人看起来很正常的内容,我都觉得很烦;
在合适的分组里,无论你发什么别人看起来张狂傻逼的内容,我都给你点赞。
所以请把我放在合适的分组里,从观众的角度上讲,我的处理办法只有点“不看他的朋友圈”。而这其实是一件很哭瞎的事情,不看你朋友圈,我加你干什么呢?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观众方碰上这种矛盾的终极解决方案要么是一方忍受,要么是一方拉黑……前者是一个单输策略,后者是一个双输策略。如果不是很严重的矛盾可能有些人会忍着最多就吐吐槽,但如果是情绪上来了或者遇到了触底问题,99%的人会选择双输策略——这会导致失败社交,问题的核心会出在在这次社交当中拥有更大权限和能力的发布方不作为。
而微信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个人账号的私密性不得不给发布方远大于观众方的权限,心智不成熟不珍惜自己观众什么内容都鱼龙混杂爱看不看的发布方,一定会一次又一次地促成一个又一个的观众选择双输策略最终导致自己没剩什么观众。
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是否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这也是题目当中“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的核心样品,主要会体现在心智不成熟的人不够珍惜自己朋友圈的观众,不设朋友圈分组,公的私的熟的不熟的什么内容都乱发。
我有个教甜点的老师朋友就是这样,很多人加他微信是因为他写烘焙和甜点配方的公号文章写得好以及外出讲座上课的微信群里专门加他请教问题和看他朋友圈发的甜点内容的……然而他朋友圈里99%的内容是晒高端餐厅、国外旅游、年份名酒、漂亮老婆和晒娃,有时候心情好光晒娃一天能晒五六条,关键他从来不设分组,也不太拒绝因为他的工作来加他个人号的粉丝和学生……这就很尴尬了,老实说真的有点烦。
后来不知谁给老师大概是说了这么个事,老师很通情理地自某天以后再也不发晒娃票圈了,其实果断只是设了分组而已。幸好老师并没有摆出一副“你们自己要加我微信过来的,来了又不愿意看,那谁tm要照顾你们啊”的嘴脸,宽容地用权限拯救了我们。
不过想想还挺危险的,这时候要是相互摆出一副“谁TM要当你微信好友了”和“谁TM要你当微信好友了”……然后相互诅咒对方药丸肯定这辈子朋友很少,弱弱地说是一件挺蠢的事情。
谁少了谁当微信好友地球都要照样转的,所谓社交,还是需要相互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度当中。

然后来说一说炫耀:
前面说了在合适的受众里发合适的内容就行,那意思是只要我的朋友圈里有能开心地接受我的炫耀的受众,我就可以炫耀了。并且看到我炫耀的合适受众并不会认为我心智不成熟,他们会像我的原答案里一样认为我在分享——这就是微信朋友圈的魅力,对合适的受众发合适的内容,只要相互都开心就是好事。

比方说我的猫养得毛特别顺特别干净特别漂亮,我发在了养猫群加过来的人的分组里,大家都追求把猫养得毛顺干净漂亮,我就是来炫耀的我养得好,怎么了?不仅不会有人说:不就是养个猫吗嘚瑟个啥呀,而且会有人点赞评论夸我说:哇你养得好棒毛好顺好干净好漂亮!
所以说只要分组和内容是合适的,在朋友圈里看到晒生活的,没有必要讨论心智成不成熟的问题。

需要讨论的是分组和内容是否合适,这个决定了朋友圈的使用者心智是否成熟——你必须对微信里的朋友进行合适的划分,不要让不该看到你晒猫的人看到关于猫的内容,不要让不该看到晒自拍的人看到关于你的自拍,不要让不该看到你有几辆好车几套房子的人看到关于房车的内容,不要让不该看到广告的人看到你的广告,不要让不该看到非广告内容的人看到你的私人生活。

如果做不到——这个过程实在太难,你就必须整体控制自己朋友圈的内容。
我有个小网红朋友,她原话说的是:搞分组真的太麻烦了,朋友、同行、赞助人、合作人、陌生人都要装在一个微信里,每一种都有可能是我的粉丝,也可能无感,甚至就是不喜欢我但是不得不躺在我微信里。我既要每天发1-2条动态保持粉丝看到我的热度,又不能发任何一条有问题的内容,真的挺累的。最后听前辈的建议就是:对所有的人都只发自拍+无关痛痒的动态、营销文和简单鸡汤,不设分组——对所有人都无害的内容,就是什么内容都没有的内容。有真的想要单独分享生活细节的涉及很私人的喜怒哀乐的,找信任的当事人私聊。

这里我理解的“心智成熟”可以归纳为:对“合理”这件事的把握,什么都不做,尽量少晒生活当然也是一种把握,只要能把握好,让尽量少的人产生不快让尽量多的人感到合适就是成熟。
而不是说,只有什么都不做才是真成熟,只要有表现的行为有获得关注的想法和出发点就是不成熟——我反而认为这种“自古华山一条道”的想法框死了对心智成熟的认知,成为了另一种不成熟。

而对于微博、QQ空间、ins这种更为开放的平台,受众的可选择性小很多,这时候控制好内容显得弥足珍贵。
大学时候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微博发了自己和男朋友的接吻照秀恩爱。其实我觉得在人人或者在朋友圈大家都认识关系好的地方发的话,确实没什么的,尤其像我这种从来不以自己是单身狗悲的人看了默默点个赞或者留言祝福一下这事情就过了……然而微博上不知道谁手贱点了转发踢翻这碗狗粮,很快原po就引来了各种“丑逼配丑逼”、“长成这样也秀恩爱这世界怎么了”的恶评,据说是微博发现功能还是广场功能的锅,总共引来了十几条恶评。这次被陌生人明显揣着恶意前来打字嘲讽和谩骂带来的失落和难受……真的是个大教训。
然后我连忙去把我微博上的那些私人内容全删了,只留下了爱好类的转发、抽奖和点评类的文章。

前车之鉴,微博、ins这种地方乱发东西,晒娃晒车晒房晒生活晒过度私人的东西,是有可能会产生问题的——不出事没什么,真遇到带着恶意来看的人导致自己受了伤,不成熟这个锅怎么洗都洗不掉的。心智不成熟的典型: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知情涉险是赌博,闯过难关就叫勇敢,没闯过叫自作自受;不知情涉险……连危险都不知道那真的只能叫年轻。

其实微博、ins、空间这样的地方还是有一定权限空间和私密性的并不是完全开放的——而论坛贴吧优酷B站以及各种国外无私密性的平台……那真的是你参与的每一个话题说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个图都同时无数双眼睛能看见。
除非你发的东西内容对口,比如你是这个贴吧的主人公,比如你是这个论坛的大神,比如你是这个话题的主角……
否则你在这种地方晒生活,我明明没有恶意的,看了也只能说:丢人啊!丢人啊!

一不小心把答案写太长了,要是不好看改天就回来删改。
不过人际交往嘛,总而言之一句话:心智成熟的人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他说话或者不说话,晒生活或者不晒生活,都会有人愿意与共同行;但如果心智不够成熟的人,说话晒生活会招人厌烦,而不说话不晒生活,大概会落得无人问津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60103/393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人不成熟的六大特征 人不成熟的几大特征

原文地址:人不成熟的六大特征作者:心灵与财富自由之张瑞敏: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就是能不能把我的世界变成你的世界。这个社会有很多的成年人,还没有脱离幼稚的行为。一点

中国男人成熟和不成熟的十大表现 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中国男人成熟和不成熟的十大表现男人真正成熟的十大表现一、重视诺言:成熟男人绝对不会出尔反尔,他对自己的每个承诺都相当重视,在许愿之前周密考虑,自己的话是否真能兑现,不能兑现的话他决不说,言出必践。他的每一句话都让你觉得放心、可

看懂了,等于读了三年MBA!你不成熟的四大特征! 四大三年

你做老板,你做生意,你开店,你做夜场,你办厂,你做服务业,等等, 不管你做那一行,看完这篇文章,理解透了,就等于你顶尖大学的MBA毕业了····人不成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立即要回报他不懂得只有春天播种,秋天才会收获。很多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刚

新低 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A股再次应验了熊市中“久盘必跌”的魔咒。从上周二开始,各大指数纷纷掉头向下,到周五收盘,上证指数重新跌回到了7月8号3507点的收盘位置,创业板指数则已经创出了本轮熊市的收盘新低,两指数离7月9日的最低点均只有一步之遥。伴随着指数的

男人思想不成熟的表现 男人不成熟的十大表现

   1、喜怒都在脸上  其实伪装不代表虚伪,够亲近的人在一起要真实是没错,但是在社交场合或者社会上,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绝对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会做的事。  2、吝啬赞美的语言  成熟的男人不会吝啬自己的咱们

声明:《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是否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为网友糟老头孑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