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那些富二代知乎 你身边有勤奋的富二代吗?

---------2015.10.24更新---------
来好久了,也答过不少问题,然而这还是我第一个过千赞的答案。感谢大家的抬爱,也让我觉得十分惶恐。我觉得这个答案并不值得这么多赞,因为实际上这个答案并没有什么干货,只是单纯的个人经历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同样的道理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

关于评论里比较集中的问题,我在这里就一并回答的了吧。

1. 有一些评论比较好奇我的情况
我只是一个卑微得不能再卑微,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贴一段我自己的回复:
就像班級其他的中國小夥伴一樣,不敢買太貴的東西,去超市盡量買打折食品,出去玩盡量買廉價航空,盡量不去餐館,每頓都自己做。我在ucb的時候就L和S過生日的時候去過兩次酒吧,平時他們週末小聚我也都不去的。所以除了S和我有很多共同愛好和話題(三國,乒乓),後來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之外,我其實很難進入其他富二代同伴的社交圈。 關於音樂的話,我只能說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我小時候家境還是十分困難的,衣服、鞋子、褲子都是親戚家的小夥伴穿剩下了給我的,直到二年級的時候全家都還擠在一個十多平的出租房里。不過父母在我的教育上卻十分捨得投資,在18年前就捨得花6000多塊給我買一台手風琴,並且找了省里最有名的老師之一給我上課,當時好像是一節課一百吧。後來我從銀行辭職轉音樂,他們也都非常支持。我家境很一般,但是他們能支持我這麼昂貴的愛好和興趣,我也沒辦法不努力。我只能說很感謝他們為我付出了那麼多。
(抱歉这一段是用台湾舍友的平板回复的,所以是繁体字)

我也想买PCIe SSD,我也想买X99。然而实际上我买一个100刀的midi键盘都要反复考虑很久。所以我也很羡慕那些想要就买的富二代们。但是我并不嫉妒,我的父母已经给我足够好的条件了,自己能走多远就都是看自己了不是么?

2. “答主身边壕好多!”
你看,我活了20多年了,不也就见过那么几个壕么?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确实见过开着奥迪去接女朋友出去玩,条件很不错的同学,也见过四年里只回过一次家,每个假期都干着好几份兼职,条件十分艰苦的同学。然而,生活里绝大多数的同学朋友也都是来自普通家庭,遇到真正像L那样的富二代的几率微乎其微,因为我并不在他们的社交圈里。包括在UCB交换的时候,几十个同学中,真正的壕也就那么一两个,其他大多数都只是中产。

3. “香港是国外的?”
非常抱歉,这个确实是我回答的时候疏忽了!已经把原文中的“中国”替换为“大陆”了。因为G同学其实只会说一点点汉语(类似你好、谢谢)之类,而且无论礼仪、饮食或是习俗都是西化的,所以一直潜意识里把她当外国人来相处了。

4. “结论很草率”
这个我承认,结论确实草率。因为根据这么几个样本,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不过我也相信,富一代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暴发户,他们之所以富裕,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且哪怕是暴发户,他们把握机遇的能力不也强于常人么?他们的这些过人之处,下一代理应继续传承和发扬才是。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富人不见得就都是比我们优秀的,就像历朝历代业都会有那么个亡国之君一样。然而,不能否认,开拓基业的第一代通常都有超群的才能。

反过来,我们也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新闻总是要报道诸如“富二代马路飙车”、“富二代脑残坑爹”、“富二代装逼炫富”之类的新闻,以及像“北大学生毕业杀猪”、“清华博士当保安”、“大学生收入没有卖鱿鱼的高”这样的新闻呢?
难道这不正好说明这类现象本质上是很少见的么?
正是因为北大清华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出国深造,数十年后或为教授或为大鳄,所以偶尔出来创业卖猪才会变成新闻;也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富二代们都是有担当的,所以偶尔一个富二代出来炫富飙车才会成为新闻。

然而悲哀的是不少人通过一两个特例就认为“为富不仁”、“百无一用是书生”等等,进而助长了社会上反智和仇富的风气。

我的结论也并不是要论证“富人比普通人更勤奋”,仅仅是希望能通过一些例子,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富二代们的闪光点,改变以往对于“富二代”这个身份的刻板印象。

-----------原答案-----------
以我身边的富二代们为例,他们通常都比家境普通的孩子更勤奋一些。

你身边那些富二代 你身边有勤奋的富二代吗?
对,你没有看错!是更勤奋!

而且通常他们的整体素质之高,也是非常恐怖的。

原因非常简单,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搭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他们从小就可以受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人脉网,并且可以支付得起任何兴趣爱好。而当他们逐渐长大,即将面对职业抉择的时候,并不是以回报为第一衡量标准的。他们有能力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因此也会比普通人更成功。

举几个例子:
1. 瑞士小哥L:我在UCB交流期间,班里有一位来自日内瓦大学的同学L,L同学不仅长得非常帅,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玩得一手好贝斯,打得一手好高尔夫。后来相处下来才知道原来他爷爷是瑞士某个大财团的老大,他应该算是“富三代”了。他到底有多富呢?以一个例子说明:在某次presentation中,他无意间提到过他在16岁的时候就通过炒外汇的钱给自己买了一辆法拉利。
然而,瑞士小哥L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天天开豪车、混酒吧、逛夜店。反而可以算是班里最勤奋的学生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每次去图书馆的时候,都会发现他到的比谁都早,下课以后也通常会看到很晚才回去。
当然,作为富三代,他平衡娱乐与学习的能力真的非常好。他当然也会在期中考完以后去酒吧,开party什么的,玩得也很high。
后来我问他明明可以靠父母,为什么还要这么拼,他说:“每次我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旁边总会有个中国人,感觉憋足了干劲的样子。我们欧洲就是福利太好了,养了很多懒人,我非常担心有朝一日欧洲会被亚洲超越,所以才十分努力。”
后来在Facebook上看他在瑞士开了个公司,真是感慨万千。

2. 香港大小姐G:G也是在UCB期间的同学,虽然家境嘛肯定不如班里的一壕L,但是也应该挺不错的,不过她高尔夫球打得很棒,经常和L一起去打球。上课也都是开着Z4去的。不过她平时很低调,如果不是有一次放学在十字路口看见她的车,我都不知道她这么壕。平时确实是各种在朋友圈里晒全世界各个地方的旅游照,不过上课的时候做起项目来也非常认真。认真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一堂课是做一个Business Plan,她的题目是“Organic Food”,我们其他组都是从网上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做展示。她直接把湾区当地的几个Organic food供应商请过来了,并且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袋子蔬菜水果,感觉真的不像是一个课堂展示,而是真的是一个商业发布会的样子。后来有一门课是网站设计,我们做的都是mock up,但是她是实现了所有功能的。她说她为了交这个作业,熬了一个星期每天只睡4个小时。

3. 日本小哥S:S是我在UCB期间最好的朋友之一。他的爸爸是mitutoyo公司的董事,他经常抱怨说他的宿命与羁绊就是回去继承他父亲的公司。反正每次听这话我就很想打他。
按理说他这么有钱,应该主要来享受生活的。所以有一次他又跟我抱怨他的宿命的时候,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大学一毕业就回去接手公司呢?他说他觉得人应该乘着年轻多学一些东西,而且他的野心并不是keep他父亲的公司,而是要promote。他说他如果一毕业就去当管理的话,可能就和老一辈的日本家族式企业家没什么两样了,只会压榨劳动力,不懂管理,不能国际化等地。
所以他选择了到美国来,他说他刚来美国的时候英语都说不好,第一次在Subway点餐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服务员在问什么,直接被服务员喊旁边等着了,所以他十分讨厌subway。不过他也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因此开始花很多时间学习各国语言。就这样过了四年,到UCB念书的时候英语已经很棒了,而且中文、韩语多不错。然后他还说他特别崇拜德国,找了个德语老师学习德语,打算在湾区实习完就去德国。
他说他最近在德国某个公司上班了,圣诞节的时候我一定要去找他玩哈哈哈~

4. 作曲家B:前面的例子不是大陆的富二代,说几个大陆的富二代吧。其实在国内遇到过的富二代还真不多,不过自从进了作曲坑,感觉遇到富二代的频率明显增加了。无论在哪国,学音乐的通常家境都不错。而且我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些学音乐的朋友里,作曲编曲的水平似乎和家境是正相关的。
B开始学音乐的时间并不早,不过教他的钢琴老师是李云迪的老师。在10年前,他上一节钢琴课的价格就接近千元。当然,优秀的教育资源只是他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之一。他智商奇高,不用说音乐,就算是数理化生政史地都能把该科目里的一般高手虐了。而且又十分努力,善于专研。通常我们并不会去仔细看各个音源的使用说明书,然而他却把每个音源,每个背后的参数及原理都研究的很透彻。所以每次聊天的时候总是非常嫉妒为什么他知道这么多。但是他只是说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而已。
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是精品,有一次问及为什么他的一首中国风格的曲子听上去这么有韵味时,他说为了写这个曲子,他专门去图书馆借了不少关于江南音乐、苏州评弹之类的大部头回来研究。这种境界恐怕许多编曲人都达不到吧。

5. 作曲家T:这个也是中国的例子,该壕壕到什么程度呢?95后,家有百万大钢琴,坐拥千万豪宅,所有新出的音频设备基本上他都有,最贵的音频设备基本上他也都用过。几万元一套的世界顶级软件音源也是说买就买还买了不少。而且更可怕的是他的人脉圈,经常与各类国内外一二线艺人合作。但是这也仅仅只是他优秀的必要条件。他在音乐方面也是十分勤奋刻苦的。他曾经在某段时间里每日对自己进行严格的限时编曲训练,每天必须出一首曲子。并且他也十分有钻研精神,对电子音乐、合成器的理解都很深入。近期似乎在准备发表一篇关于新的采样与声学建模技术的论文,虽然该壕专业的专业是音乐,研究物理和数字信号这些完全是出于兴趣。然而才大一的他在这方面的水平完全可以秒杀国内很多EE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想说的就是:
比你有钱的人,通常比你更勤奋。
这句话是真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60103/3961.html

更多阅读

名字分析《变形计》之奇葩富二代 变形计富二代施宁杰

名字分析《变形计》之奇葩富二代七星堂编辑部/原创最近,湖南卫视有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身边的同事都追着看。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话题,小编我也看了起来。看过后我的感想是为摄影大哥们感到辛苦。想要让那些从小就娇生惯养,横行霸道

如果我是富二代 施宁杰

小陶朱公:你爸是传说中的财神,我就把你当成富二代的代称。二零一五年三月七日,深圳二十几个有理想有朝气的富二代组建线下研修平台,我被请到深圳,见证研修平台的成立并做主题发言。发言之前,主持人问我,发言题目是什么。我说:题目是,”如果我

富二代之蓝牙姐姐—红的太逼真 吻得太逼真 张敬轩

你还不知道蓝牙姐姐为何许人也?那你out了。蓝牙姐姐者,富二代,腰缠万贯。7月22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自称是公安大学校花,粉丝十万。据说她也是公安大学的一个传奇人物了,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称她为“最舍得花钱的富二代”。顿时引来

声明:《你身边那些富二代知乎 你身边有勤奋的富二代吗?》为网友獨行蒗子會擁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