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LOFTER,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答案,本来是不想贴出来的。
但当时这个问题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就写了这篇文章,既然源于此,那么就留于此吧。
————————————————手动分割——————————————————————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文/依米花开
————————————————————
这是最近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人写了自己的情况,然后我从很多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这世界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原来并不是只有我这样。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孤独患者。
我手机上从没有收到过广告以外的短信,当然,我也从来没有给别人发过短信;
我可能一个月都接不到一个电话,我可能也一个月都不会打出一个电话。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现状,用的是128元,免打400分钟的全球通套餐,最终可能10分钟都没用。就像是128%的感情存储,最终只释放了不到1%。
伤感的是,情感有的时候就像中国移动的流量一样,并不能累计。就像是到一个新的地方,旧的情感就要被清零一样。
我唯一会收到的主动来电,是父母的电话。父亲基本上都不说什么,只是有几次让我把同学或者同事的联系方式给他一个。但好几次,母亲都提到:你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和家里联系?你要多和家里联系。
每一次,我都感到愧疚和难过,每一次我都说好,然后告诫自己要多给家里打电话。甚至我给自己定目标,要经常跟朋友们联系,最少要每个月把400分钟用完。告诉他们:我挂念着你们。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做到过。我从来都没有习惯这样做。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一个基本上都不跟我联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是有什么事?孩子在外面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接到我的电话,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样的?
刚上大学那会儿,家里经济情况不是很景气,家里每个月给我三百元的生活费,基本上每个月都很拮据,然后每个月都要向家里要。每次打电话,我还没开口,我爸就说,是不是没钱用了。虽然确实是这样,但总感觉很残忍。
然后,我一般都是实在是抗不住了,才给家里电话,然后,可能得过几天,家里才能打钱过来。因为就算是三百元,很多时候家里都没有,还要我爸去筹措(有过那么一两次先打一百过来应急,后面再补)。
在我的世界里,我的父亲和母亲是最伟大的,他们把一切都给了我们,永远感恩。这里只怪自己不争气,不知道有兼职什么的,没有想过办法去自立更生。
但那段时间,我确实很怕给家里打电话,感觉于我于我父母都是负担。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这句话放到现代,不一定适合。把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扔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扔到一个他从未经历过的世界里,他并不能比城市里的孩子出色多少。
我老家在一座山里,小时候应该算是一个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地方。经历过没有电,点煤油灯的日子。走二十多里山路才到乡里,小孩子基本上没去过,大人一般只有过年买年货的时候才赶一次集。
七岁那年,我上学了,一、二、三年级一个老师、一个教室,那里教育条件差。升初中前,父亲决定送我到县里去读书。由于基础差,怕跟不上,让我重读了一次五年级。
县城,是我们村很多老人、成年人一辈子都没去、都想去一次的地方。那一年,我十三岁,从一个只知道玩泥巴的世界,进入到一个由钢筋和水泥构建起来的世界。
也正是从那一年起,我开始一个人生活,开始半年回一次家,半年与家里没有联系。其实那个时候还小,不知道什么是想家,只是委屈的时候,会特别想爸妈。
由于户籍的原因,我最终没能在我们县念初中。我初中是在隔壁的隔壁县读的, 一个离家更远的地方。在外面独立生活了一年,似乎长大了一些。初一的时候,给家里写过几封信,我爸也很认真的回信。给家里的信,在我爸那里可能还找得到吧。
后来高中、再到大学,交通渐渐方便了,慢慢的也有了手机,但沟通上似乎并没有因此拉近距离。成长的那些年,似乎并没有让我学会如何沟通。
读初中的时候,有过玩的很好的同学。但高中我又回到我们县读书了,那个学校后来再也没去过了,以前的同学也就断了联系了。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我也不会上网,没有QQ。我仿佛一个过客一样,只是与他们走过那么一段时光。
后来,有个同学不知道怎么加上了我QQ,然后把我拉进了初中班级群。但是那个群,几乎没有人说过话。
也组织过一次小聚会,我也去了,很多人都变了,但隐约都有从前的模样,记忆仿佛像开闸的洪水,翻涌而出,在一起时,仍有当年的感觉。
但,也就仅此而已。回来之后,仍然互不联系,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自己的生活。
时间长了,渐渐的很多事就忘了,很多人也忘了。记不清脸庞,连名字也记不住几个了。
高中时,我遇到了最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他不是我们那里人,但是在外面那读书。实际上我们的成绩差不多,都不好。高考的时候,我们都没能考上本科。我决定读大专,他家条件比较好,决定让他出国留学。
我们英语都不好,高考考完后,他就直接回家,报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他告诉我,对于出国这件事,他感到惶恐,他说他洗澡都在背单词。
出国前,他嘱咐我,让我学好英语,他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一起在国外。之所以提这个,只是想说,我们那个时候真的就是这么单纯。
再后来,连续就渐渐的少了。他留学第二年回家,邀请我去他家里玩了,见了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弟弟,他和他家人都很热情。可是和他,慢慢的感觉就没以前那么多话说了,熟悉,但又不知道什么地方生疏了。我本来准备把我在学校主编的一本诗集送给他。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最终没有拿出来。
再后来,慢慢的就断了联系了。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见面,就算见面了,曾经熟络的感情还能回来吗?我不知道,只觉得是期许与害怕纠缠着。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在不同的世界里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有着不一样的成长。
在感情的世界里,从来不觉得有对等的关系。于我而言,他是我最好的朋友。而对于他来说,我可能只是普通朋友中的一个。知道了可能令人伤心,可事情就是这样,再正常不过罢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把我当成是他最好的朋友。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回首往事时的伤感源于遗憾。这句话感觉特别适合这里。以前总以为会是一辈子的朋友,但现在不知道彼此在什么地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甚至可能记不清彼此的名字,怎么不叫人伤感。
小时候,我妈总说我是木头人,亲戚朋友来了,我嘴巴不是那么甜,叫的不是很勤,没那么讨人喜欢。在家里其实说话也少。但在朋友么面前,我仿佛变了一个人,什么都能说。在学校里,我有个外号叫“博士”,同学都这样叫,不是因为多有才,而是很多东西都能扯。
可是,我不喜欢打电话、不喜欢发短信、不喜欢在QQ上聊天,微信基本上不用,因为没加几个人。
想起某个朋友的时候,我可能会翻翻相册,或者通过QQ好友进他们的空间看看他们的动态。可是,我不会主动找他们聊天。
仿佛距离让我失语,一下子丢失了所有来自于语言的灵感。
偶尔,有些朋友也会找我聊天,可是我总聊不了几句,就会不耐烦。我好像没有什么要说、不知道要说什么一样。
在吗? 在。
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
异常害怕这样的对话,似乎每一次都有既定的轨道一样,每一次都面临着无言的尴尬。每多一次这样的对话,对感情的伤害就加一分。可能这样聊过三次以后,就再也说不上话了。
我看不见你的笑容,也看不清你的脸庞,从冰冷的文字里,我仿佛感受不到你的情绪。我不知道你给发微笑表情的时候是不是在哭,就像大多数时候,我与你说完晚安以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入眠一样。
这一切在距离面前,显得那么不真实。
我喜欢面对面的交流,你爱我也好,骂我也罢,我都能够予以最真实的回应。
读初中时,迷上武侠小说,就像成为一个武侠小说家,快升高中的时候,看了一段时间言情小说,就想着成为作家。然后个时期就特别喜欢语文,高一时语文是一位女老师教的,具体名字记不太清楚了。这里感觉很对不起她,因为那个时候,我算得是她最喜欢的学生了。
老师每周都会让我们写一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会认真的看,然后写评语,我基本上每次得优,老师也经常会在课堂什么念我的文章。写过什么都忘了,写的其实也就那样。但有一此,老师在我的文章后,评语里写我是一个感性的男孩子。
“感性”这个词第一次走进了我的认知观里,让我至今难忘,因为觉得贴切。
读书的时候,还喜欢看电视剧,但不喜欢看国产的,因为觉得古装宫斗什么的,勾心斗角看得累。
我喜欢看韩剧,更多的喜欢看悲剧,诸如《对不起,我爱你》或者《冬季恋歌》这种。
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晚上睡觉前,一定会回想一段伤感的剧情,然后流泪,体验那种类似于“胃酸”的感受。
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变态。
大学毕业前有段时间,疯狂在同一类型的电影看,“日韩唯美伤感爱情电影”,大概有二三十部吧,直到找不到好看的为止。印象最深刻的是,许秦豪的《八月照相馆》以及车太贤演的《傻瓜》。
那个时候,总是认为,感动与被感动是最好的幸福体验。
很多时候,与别人一起看电视或者电影的时候,总会感到不好意思,因为即使是一件小事,都有可能会让我感动流泪。不像是个男孩子。
去年的三月二十日,我爷爷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事都是来的这么突然,我从没预想过这一类事情的发生。
与爷爷最后一次对话,应该是在电话里,他说,你也这么大了,该找女朋友了。我说好。可是没等到我带回家,爷爷就这样走了。
爷爷出殡的那一天,我哭了。我没有嚎啕大哭,我只是眼里藏满泪水。我是个男人。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每个月20号往后,我对会想起爷爷。有的时候也会梦见爷爷或者小时候相关的事,但梦里已经看不清爷爷的脸庞了。
“咿呀”是我们那里对妈妈的称呼,从小到大一直这么叫。我爸爸也是这样叫我奶奶的。家从乡下搬到县城以后,我妹妹就改口叫妈妈了,但我从来都不曾改口,一直咿呀咿呀的叫。虽然特别土,但是我觉得特别的亲切。
之所以罗列这些事情,想说的是,我从不主动联系,但我不是感情冷淡。我深爱着我的父母亲人,也时常惦念着身在远方的朋友。我只是不擅长像大多数人一样表达我的感情。
每个人表达爱或者思念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直白,有的人内敛。就像大多数母亲体贴,大多数父亲无言一样。
我习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伤心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思念的时候、厌恶的时候,我可能会静下心来写那么一段文字。可能有人看,可能无人知。可能是最无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从不主动联系,不是感情冷淡,但时间长了,慢慢的就会变成感情缺失。
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会毫无保留的挂念着你。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长时间没有联系,慢慢的,在别人的世界里你就成了陌生人,慢慢的你就被遗忘了。
然后,仿佛就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了。朋友们在朋友圈里发的照片里没有你,你伤心难过的事没有人知道,你有高兴的事也找不到人来分享。你一个人上班、下班,或许傍晚偶尔一个人会去公园走走,或者偶尔和同事出去聚个餐。
可是你没有朋友,你总是在体会孤独。这种孤独,是你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圈子一点点画小的。不是没有人关心你,而是你没有让别人知道你在关心他。最后,你不知道还有谁可以关心。
有人说,像我这一类人,都适合Sia的歌,为此我特意找到她的歌来听,这些文字,断断续续的写了几天,期间都在单曲循环Sia的《My Love》。
亲爱的,我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有看到这些文字的话,请理解我。没有与你们联系,并不代表我没有想过你们。如果我没有及时回你们的信息,也请你们谅解。
——————————文字较长 感谢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