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和领导说话最聪明 和领导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1. 领导布置任务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再复述确认一遍。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我们的领导——系主任现在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接待外宾的任务:

“巴赫啊,下周的五位外国音乐家来学校交流,就由你来负责一下接待的事情吧。”

这时,如果我回复:“好的老师,我知道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用自己的话,把自己接下来需要做的事项列出来,给领导原原本本地再复述确认一遍。

所以我应该这样回复:

“老师,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
1. 预订一辆乘坐5人的大车;
2. 预订三间宾馆客房;
3. 预订一间明天中午12点的饭店;
4. 交代宣传部做海报。
是这样对吗?”

同志们,精彩来了,这时候只见领导缓缓发来四条新消息:

“巴赫啊,订车的时候注意留着发票啊;
巴赫啊,订宾馆的时候注意都要带窗户的房间;
巴赫啊,饭店订成清真的啊,这几位外宾是穆斯林;
对了巴赫啊,做海报的时候用上我给你发的那两张照片啊,那是外宾专交代的;”
……

这么重要的细节,您肿么不早说?!

其实很少有领导会在布置工作的时候给下属交代这些细节的,“这么简单的事儿,还用我说?”——很多领导都会这样想。

但是,根据我多年耕田的经验,细节的事儿,还真得很用领导说,很用说!

那如果他们不说怎么办?

那咱就问。

把咱能想到的所有细节都列出来,一遍一遍反复问,反复确认,直到领导挑不出毛病为止。

不要怕领导烦,要大胆请教。

从领导的视角来看:

请教就是表达尊重,尊重领导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请教就是表达佩服,佩服领导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请教就是表达信任,把领导当做自己最信任的人;
请教就是满足领导的自恋。
所以,大部分领导都喜欢经常主动请教他的下属。

(此处自恋无贬义,适度自恋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是好事。)

当然请教也要分时机,如果领导此时有事在身,那就等他忙完了再见缝插针的请教。

而从我们自身的视角来看:

我要为我的工作内容负责,我的责任就是不让事情办砸。

所以当我不懂的时候,我就要请教,以免事情办砸了还要领导替我收拾烂摊子。

请教,可以避免我们自己背锅。

请教,在避免我们自己背锅的同时,也等于提前给领导节省了试错成本,避免事情办砸连累领导背锅。

所以,就算我们遇到了不耐烦的领导,我们也要厚着脸皮请教。毕竟,事前被骂两句麻烦,也总好过事情办砸之后受到真金白银的处分吧。

其实大家也不必太担心请教频繁惹领导讨厌的问题,事实上当我们第一次接受某项工作的时候,确实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需要频繁请教。而一旦完整做完一次了之后,第二次,第三次,请教的频率就会大幅降低了。

2. 只帮助领导搜集信息,自己不做任何决定。

接下来我们需要订车,订宾馆,订饭店,做海报。

查到三家租车公司,了解他们分别能提供什么车,什么价位,能否开发票,然后整理成文字图片信息全部发给领导,让领导决定订哪家的车。

查到学校附近有五家宾馆,去每家宾馆了解价位,留名片,拍摄客房照片,整理成信息发给领导,让领导决定订哪家宾馆。

饭店亦如此,海报同理。

当我们给领导做事的时候,永远记住一条:领导是决策者,我们是执行者,我们负责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执行领导的决定。

永远不要替领导做决定,这是一条红线,不能越界。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那如果领导说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们应该怎么办?

举个例子,

我们问领导:“订如家,还是汉庭?

(前提是我们已经把如家汉庭的房间报价,房间图片等信息都发给领导看过了。)”

领导说:“这么细节的事情不用问我,你自己看着办吧。”

那我们等于得到了一个新指示:在如家或汉庭之中选择一个。而不是7天或速8或民族饭店等其他宾馆。

我们的选择范围还是缩小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询问,我们可以选择最后两项的其中的一项来问:“那么,我就给他们订如家了?”

领导说“好的。”——这事儿才算办完了。

最后这一步非常重要,千万不能省略。

如果我们不问最后一步,就自顾自地去订汉庭或如家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万一今后出问题了,如外宾住着不舒服了,结账开不出发票了,挨骂的肯定是我们了。

所以这时候即使领导已经说让我们看着办了,我们还要在最后两个选项里再任选一个询问领导:“那就选这个可以吗?” 领导说可以,我们再去执行。

我们等于引导着领导,一步步把选择范围缩小,最后在领导的首肯下,选择了某个选项。

最终这个决策,还是由领导本人决定出来的。

而我们,永远只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者,和决策的执行者。


3. 当出现第二位领导对我们发出命令时,马上向第一位领导如实汇报。

当我们正准备给租车公司打电话下订单的时候,突然,另一位领导,国际交流处长正好从办公室路过:

“咦?巴赫啊?你在给谁订车?……你们系主任?不用订了不用订了,我们国际交流处可以派车去接外宾,你别订了。”

这时候,如果我们迷迷糊糊听了处长的话,就不订车了,是非常非常严重的错误。

我们应该马上报告我们最初的领导,系主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职场中第一条黄金定律就是:永远只对你的直属上司负责,不对第二个人负责。


在接待外宾的事件中,我们的直属上司就是最初的领导——系主任,所以我们从头到尾都只对系主任负责。

不管第二个出现的领导官位多大,也不论他发布的命令是出于好心坏心,只要他对我们发出指令,我们就必须要马上报告直属上司,让直属上司来做判断,做决定。

如果我们不报告直属上司,就等于我们越过红线私自做了决定。万一将来出了问题,比如国际交流处突然不能派车了,那后果就要由我们来承担,到那时候,我们不仅要自己想办法去找车,还要挨直属上司的骂。

所以,当好心的国际交流处长表示要派车的时候,我们要马上在心里反应过来:“他正在对我发出指令,他正在越过我的直属上司对我发出指令!”

所以我们要马上对他说:“额谢谢处长,可是我需要先问一下我们系主任。” 然后马上给系主任打电话!


新增:知友@姚木马在留言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

“哎哟那可谢谢您了,我赶紧跟我们系主任说一声。” ——前一句隐约表达的意思是你管不着我,后一句就是你管不着我们领导。



4. 提前预估工作量,向领导索取人员帮助

“巴赫,这次接待外宾的事,就由你来负责了啊。”
“好的老师,我知道了。”——每次我都是这样回答的,然后默默地去跑腿办事了:

凌晨接机,凌晨送机,台上当翻译,台下当导游,来着例假晕着车陪爬长城陪游故宫陪逛秀水买衣服。等音乐节结束了,我也累病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体验吧,自己累死累活完成了工作,而领导似乎觉得是情理之中的。

其实,有时候领导在给我们布置工作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实际的工作量大小,他们很可能会给我们布置过多的工作量而不自知。

所以,我们要学会提前预估工作量,学会向领导索取帮助!

“巴赫,这次接待外宾的事,就由你来负责了啊。”
“好的老师。不过,接待外宾的工作量很大,我需要帮助,您可否给我安排几个人?”

试试吧,去对你的领导说,“我需要几个人”吧,大部分领导都会同意的。

对于领导来说,通知几个下属,打几个电话,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不过使用这一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点:

——千万不要私自去指使别人,千万不要私自指使别人,这是职场大忌。

私自指使别人,就是不尊重别人的领导,几乎等同于不给别人领导面子。所以,当我们需要人员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向自己的领导提出申请,由领导来决定如何调配委派人员。

5. 向领导提要求的最佳时机,是领导刚布置完工作的那一刹那。

向领导提要求的时机非常重要,一定要抓住领导刚布置完工作的那一刹那,千万千万不能晚了!

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人在提要求的时候,都很怕欠对方的;所有人在提出要求之后的一刹那,都是内疚感最爆棚的时候。


领导向我们布置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对我们提出要求——你去替我跑个腿吧,你去替我办件事吧。说出这样的话本身,本身会让领导内心产生一定的内疚感。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我们也马上也向领导提出一些小小的需求,领导会特别愿意马上答应,以此来缓解他自己的内疚感。

举个例子,

“巴赫,陪外宾去长城旅游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领导提出要求,内心升起内疚感)

“好的老师。这次的外宾人数多,我怕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您能不能再派一个同学跟我一起去?(提出人员需求);另外,租旅游大巴需要提前预付订金,而且长城的门票是XX元一人,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这部分现金(提出资金需求)。”

——每当我这么说的时候,领导都特别麻溜利索地给我拨款拨人了。

而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机,等自己已经开始着手开展工作了,遇到了各种问题,再去找领导要人要钱要方便的时候,领导的感觉就会变成了——“这个下属怎么能力这么差?什么都解决不好,总来麻烦我?”

所以,向领导提要求的最佳时机,只有他刚布置完工作的那一刹那,千万不能晚啦!


学会了这些沟通方法,真的感觉轻松很多。祝愿大家也早日脱离苦海。

最后我们再复习一遍重点吧:

1. 领导布置任务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再复述确认一遍。
2. 只帮助领导搜集信息,自己不做任何决定。
3. 当出现第二位领导对我们发出命令时,马上向第一位领导如实汇报。
4. 提前预估工作量,向领导索取人员帮助
5. 向领导提要求的最佳时机,是领导刚布置完工作的那一刹那。

【end】

(注:微信公众号【巴赫爱喝胡辣汤】,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情绪管理文章。为避免版权问题,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发和转载,望见谅,谢谢。)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70103/4127.html

更多阅读

什么狗狗最聪明 不掉毛的狗狗有哪些

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COREN结合208位各地驯狗专家,63名小型动物兽医师,及14名研究警戒犬与护卫狗的专家对各著名犬种进行深入访谈观察,并在VancouverDogObedienceClub提供的大量相当有价值的资料下,填写了一份非常复杂庞

世界十大最聪明的人 世界最聪明的人排名

普通人的智商一般都是在90-110之间,智商超过120就算是智商优异,然而在当今世界却存在这样一批人,他们的智商高的出奇,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斯蒂芬·威廉·霍金,其实和众多高手相比,霍金的160也并不算高。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世界十大最聪明

李聪明 遗体找到没 找到最聪明的人 和他们一起工作

李晶 创意先行 经济观察报:你试图在Opera内部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谭咏文 (JonS.vonTetzchner的中文名字):鼓励每个人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找到最聪明的人,让这些聪明的人在一起,形成一种合力,相互鼓励、共同创新。

最聪明的投资:怎样更多地赚钱50条忠告

 怎样更多地赚钱,更多地积蓄钱财,更好地投资,更灵活地消费和怎样更好地保障你的家庭,下面是美国《money》杂志的忠告。   对于金钱,你最聪明的投资选择是哪件事?是买房还是换工作?或许是你购买股票,或许是你选择了市场中盈利的共同基

声明:《这样和领导说话最聪明 和领导沟通的技巧有哪些?》为网友字不醉人人自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