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很好的网站 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一种什么体验?

两年前的我一模一样,那个时候我刚上大二,其实大一已经用这样的方式耗去一年,大学课少,有了电脑之后,总是时不时要玩,开机之后往往很茫然,不知道干啥,就随大流玩LOL,当时身边的人都在玩,我也喜欢,但只有进入游戏才会有兴趣的那种喜欢,不开电脑压根不会想玩,宿舍四人很晚才会睡,于是我的作息也慢慢变成晚上两点睡,早上十点起,洗漱过后十点半,不尴不尬的时间,想着早点太晚,中饭又太早,于是忍着饿意玩会电脑,就是看看帖子、视频什么的。上课睡觉,下课结伴去网吧,撸到天黑回寝室,经常9点多吃晚饭。

这样过了一个月我其实就已经警觉了,当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萎靡,脑袋昏沉沉,有时候一个人呆着就不想玩游戏,想按点吃饭,早睡早起,上课认真听,期末不挂科。觉得这样才正常,但就算我有这种意识,我仍然昏昏噩噩地过了两年。


因为想要改变自身的警觉意识,相比惰性、惯性,总是拗不过,加之周围环境的同化(当时周围人的状况和我差不多),一时冲动想要践行自己的生活规划,几天之后反会觉得在周围背景下太显突兀,又觉孤单,转而放弃。
———————————————————————————————————————————————————
开始讲故事。
改变的契机发生在大三,那是我几乎已经妥协了,都要接受自己这幅鸟样。


当时因为一个课题和另一个系的同学一块合作实验室预约系统,我叫他Q,我对他的第一印象非常深,他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身材挺拔,面庞干净,整张脸散发出朝阳气质,眼睛十分有神,理个板寸头。这在计算机专业相当少见,和我周围的同学都不一样。接触几日后发现他有个很厉害的特点,就是下决定的速度非常快,当时我们组6个人,水平参差不齐,他和一个妹子能力最优,我和另外两个人中等,还有一个学渣,但一开始我们是互不知底的,老师给了两周时间,我们开始两天在一起商量讨论,第二天结束时,他开口了,说不介意的话各位让我当组长吧,当时我有点惊讶,但其实他的能力是足够的,没等我们开口他接着马上就开始分配任务,他和那个妹子负责系统设计和代码,我们三个做绪论和需求分析,然后他让学渣明天不用来了,下周末来签个字,我以为学渣面子会挂不住,但人家很开心的走了。。。


这里你能看到他更深层次的能力。其一,是看人的眼光,两天的相处,他已经可以判断众人的能力与个性。其二,按能力分配任务,能力大抗难的,能力小抗易的,没有能力不用扛。其三,非常自信,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达成目的,就果断去做。


做完课题,我请他吃了个饭,因为实在很感兴趣,想交他这个朋友,他很健谈,能说出很多趣事,对时事的见解很独到。越和和他交流的深,我就越有一种很强的共鸣,或者毋宁说是自鸣,觉得他就是我理想中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说说一些相处的细节,他也玩LOL,我们开黑,他说玩两局,绝不会玩第三局,他技术比我好,也会玩得很嗨,但时间一到,他马上就会放下鼠标站起来准备走。平时我自己玩两局可能会一直拖,他则不会,他在处理事情时会在结束的节点上马上断开,将自己的情感抽出来,一点不会拖泥带水。而我则会将自己代入到游戏里,总是处在情绪中。


成为朋友之后,我觉得自己也受到了很多影响,比如打游戏冷静,做事不再拖沓,但总觉得和他那种清清朗朗的境界还差些,这些疑问开始时不好意思和他说,因为我其实是把他当偶像看的,有次无意提起,他告诉我他自己这些习惯并非天生,只是他父亲是个军官,从小学开始家教就很苛刻,规则很多,他要达成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不能踩雷,因此提前绸缪,当机立断是必须的,直到高中毕业,这些习惯已经浸入血液,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


回首看看这段友谊,他并未介入我的生活,我们的交往更像君子的淡泊之交,但却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来我在大三开始,执行了一套新的作息计划,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每天跑步健身。期间看了《断舍离》,书里对于物品的克制观对应到生活中方方面面其实都适用,交友的克制,习惯的克制,诉求的克制,这样要比不设限的做法好很多。至少在我们进入社会以前,这种习惯会帮我们在自处时不失了分寸。


说到最后,我想说,有时人会像陷入泥沼般陷入舒适圈,站在圈里安逸而无望,想要拔腿出来,会被惰性粘住,被惯性再次拖回去。你可能也会希望遇到我所遇到的朋友一样带你走到圈外的世界,但真的走出来才会知道那个圈也是纸老虎,拖住你的从来都是你自己,而带你走出来的人也从未施以援手,那些剧情都是自己的脑补,自己骗自己罢了。


【任何形式的救赎都是自我救赎】


所以骚年,你认为那是对的,在任何时候就都是对的,不怀疑自己在每个当下,这点最要紧。

现在开始,定个计划,撇开那些无用的人,去执行它,不要怕一个人孤独,喧嚣中的寂寞更侵蚀人。自己想明白了,就快动起来。
——————————————————————————————————————————————————

给你们解释下这篇回答的大概意思。

一个弱者与一堆弱者群居,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是弱者,但弱在他身边是普遍现象,所以不能认清【弱】到底有多不好,能给自己具体带来什么害处,这些他是混沌的。他以为弱只是弱而已,并不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

【没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所以没有坚定耐心的行动。】

固然有点恶心,但也无可厚非,这样他习惯了,沿着惯性往下走,他遇到了一个强者,强者展示了他外化的行为,这种行为极具理性的美感,震慑了弱者,强者在偶然中讲述了他内化的渊源。

综上,弱者发现了强弱之分的关键【惯性】

他发现强者的惯性会让强者更强,他的身体与意志将会把他送往一个更符合他身份的地方。弱者的惯性让弱者更弱,如此下去他将变成暧昧、怯懦和琐碎的混世者。

这是两条不同的路,如果不刹停就会走一辈子的路,由此弱者意志坚决的刹停了自己,并向另一个方向使力,缓慢而坚决地推动自己向前,直到有一天这道力产生了惯性。

这是我能简化的极限了,望各位能看懂,有人问具体怎么坚持,坚持就是坚持,本身很枯燥,没有方法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70103/4139.html

更多阅读

lol用户界面缩放 缩放你的用户体验战略

     设想一下,如果你在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当管理者,你会怎么样去寻求销售业绩的增长?很多公司认为现在设计外包已经不适于提升用户体验,体验设计的部分应该属于公司的核心业务。在设计咨询界,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间已经做了很多

品牌专区:用户体验与商业的融合

     假如在地铁站或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引起了你的兴趣,或者朋友向你推荐了一款他认为非常酷的产品,当你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时,你会怎么做?也许是打开搜索引擎,直接键入商品名称寻找它;而很多时候,或许你能记住的只是一个品牌名称,然后搜

用户体验 三原则 “用户体验”评分原则及职业素养

  1、在接受网易奥运观方站比赛“用户体验评委”的任务之前,我很犹豫。因为“如何量化用户体验”永远是一个不能有精确解答的问题。作一个关于用户体验的评委很难。  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建立的主观感受。不同

声明:《用户体验很好的网站 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一种什么体验?》为网友施主别拽俺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