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 写作方法论 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雾满拦江等人的各种方法论和认知论是不是一种新的成功学?

曾经读过上述作者的一些作品:
读过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和《精进》,以及他的一些热门回答读过李笑来的《和时间作朋友》和《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和付费订阅专栏里的一部分文章,听过他的live读过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和付费订阅专栏里的大部分文章读过刘未鹏的《暗时间》
所以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贡献一些想法。

传统的成功学,类似《亿万富翁的秘密》这类书籍,往往将名人的成功归咎于一些习惯、性格或特质,从而让人有一种掌握了这些秘密,就可以发家致富(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错觉。

“成功学”的背后是一种猜疑,因为我们普遍认为传统的成功学没有多大用处。沿着这种定义,我不认为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等人的作品,是一种新的“成功学”。

这个问题更关键的是要回答:到底这些人的作品,能给到我们什么样的帮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些作者作品的共性。如果你也读过这些人的大部分作品,就会发现他们在观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一般都对非虚构类(non-fiction)书籍感兴趣,而对于虚构类的作品涉猎较少他们往往强调大量主动阅读,或终生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他们都推崇理性,倡导基于实验、事实和数据的科学研究方法他们都对于探索元认知有比较大的热情我们可以从这些共性中看出什么呢?
很简单,他们都是比较资深的“自我教育者”。

一生著述近500本书,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前波士顿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在Science Past, Science Future (1975)里写道:
I also read voluminously and omnivorously in science and history, which not only made subsequent classwork easier but also early developed in me the habit of self-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is, I firmly believe, the only kind of education there is.

The only function of a school is to make self-education easier; failing that, it does nothing. What’s more, formal education stops; self-education never does.
It was through self-education, for instance, that I was enabled to write a three-volume book on physics, although my total formal education in the subject was one year in high school; to say nothing of several books on astronomy, though my formal education in that subject was exactly nil.

我广泛地阅读科学和历史领域的作品,这让我不仅在学校里更容易完成功课,还让我养成了自我教育的习惯。

我坚信:自我教育是这个世界上仅有的一种教育形式。

学校的唯一职能是让自我教育更简单。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学校毫无用处。
更重要的是,学校里的正规教育总有停止的时候,但自我教育永无停歇。
比如,我在物理学上接受的正规教育只有在高中的一年,但正是通过自我教育,我能够写出3卷物理学的书籍。更不用说我写过的几本关于天文学的书籍了,我在天文学上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自我教育不是什么高深的概念,但必须要说的是,大部分人的教育,在他们从学校里毕业的那一刻已经停止了。我们的资深自学教育者,更是远少于美国社会。

这其实解释了上面提到的他们的四点相似之处。

比如,为什么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等人对于非虚构类作品感兴趣,但对于小说等虚构类作品涉猎少呢?

李笑来 写作方法论 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雾满拦江等人的各种方法论和认知论是不是一种新的成功学?
一个自我教育者的阅读是为了提高自己对某一个领域的理解,或者说提高自己的智慧。非虚构类作品,对于智慧的提升效率,往往远大于像小说这类虚构类作品。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读一本《21世纪资本论》学到的东西,要远大于读一本言情小说。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不排除个例。比如很多人从《三体》里悟出的道理可能会比读《从0到1》更多。)

一个人自我教育的最好方法其实就是大量阅读、不断学习。一个自我教育者需要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所以他们往往强调理性,重视事实、数据。

而对于元认知的探索,是一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行为。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所以,题主提到的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和刘未鹏等人的“科学的学习上进方法论和认知论”,其实是他们在分享:1)他们是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2)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总结出了哪些知识和道理。

更深一步,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为什么很多人读过他们的作品以后感觉“没有什么用”?这可能是题主和很多人觉得他们和“成功学”、“鸡汤”很像的原因。

针对他们分享的第1点,很明显,如果你不行动,不进行大量的阅读,自然觉得没有什么用处。毕竟只是教你如何打渔,你不能期待鱼自己跑到饭桌上。

而针对他们分享的第2点,他们的帮助其实在于提高了我们对于某一些领域的理解。这处提高,其实和阅读一本书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对智慧的提升。

很多人觉得没有用处,是因为他们一直很难把“智慧”和“成功”这两个概念区分开。他们还常问:这其实是类似的问题。

我们经常有一个常见的思维模式,就是把一个人的成功归功于他自己的一些特质,一个企业和国家的成功归功于他的领导人。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人能做到的是有限的,吴军老师就在《浪潮之巅》说过:
我们的社会犹如处在一波波的巨大浪潮上,没有人能够逆浪潮而上,每个浪潮上都有一个伟大的胜利者,他是此时代的弄潮儿。
但这是否这意味着自我教育、提升智慧没有用处呢?

恰恰相反,虽然我们个人在成功里可能只扮演有限的角色,但自我教育,变得更加有智慧可能是我们打好手里牌的最佳策略。

一个简单的例子,自我教育往往可以帮助我们用更多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提高我们的思维层次。以很多人关心的财富自由为例。

传统的观念是从现在线性的去思考未来。我现在一年挣15万,那么10年就是150万。减掉所有的花费,就是我的资产。所以为了提高我的资产,除了努力工作争取加薪外,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

第二种思维方式是从这种“存量思维”,升级为“增量思维”:把收入的各种资源(不仅仅是钱)在保证基本生活需要之后,拿去做投资,大量投入“再生产”。这种做法,如果可以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增长是指数式的,在人生的后1/3起码能保证很快的资产净额成长。

但还有第三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存薪水,还是投资,资产的增长都受限于时间。工作时间有限,投资要在1年或数年后才能有受益,没有任何杠杆。如果是成立一家公司,创造出一个很多人喜爱的产品呢?当这个产品的使用者从一万人到一千万人,是不是你的资产也实现了千倍的增长呢?

我们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备「富人思维」,还是先具备「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我认为是后者。

同样一个目标,不同的思维模型,决定了我们采取不同的行动。如果没有通过自我教育,获得更多的思维模型,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连想都想不到,又如何能够更好的实现呢?

读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和刘未鹏等人的作品,就像是读一本正常的书一样。如果你得到了思维的启迪,这很好。如果没有,那就去读下一本。说实话,我不觉得他们有非常特殊的地方,他们的大部分观点,也是来源于对其他书籍的总结。

但是,如果你因为读了他们的作品,或者其他的原因,走上了不断自我教育的道路,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成为一个学习机器,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改变。

我不断的看到新的人有所成就,不是因为他们是最聪明的,有时候他们也不是最勤奋的,他们只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睡觉时都比起床时更聪明一点,一点一点的积累。这真的非常有用,尤其是当你要走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时。
——查理·芒格, 2007 USC Law School Commencement
最后,用比亚迪大股东李路在《穷查理宝典》序言里的一段话结束这个回答:

查理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讲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
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这与我们在当今社会上所看到的权钱交易、潜规则毫无关系。
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满怀士大夫情怀的中国读书人是否也可以通过学习与自身修养的提升来取得世俗社会的成功并实现自身的价值理想呢?
我坚信最后这个问题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00103/8072.html

更多阅读

双采心得及快速修炼 密宗修炼心得

1.为什么学双采?事实上,行行出奸商,双采最便当,对于法师而言,如果掌握商机,拔皮,附魔,裁缝,炼金都能让你富甲一方。双采要求掌握的信息量低,资金周转快,其实就是奸商门槛较低,结合法师的传送便利,不失TBC最佳组合。2.首先来看看双采能采些什么采矿

文摘 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二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本文转载自萍儿《【文摘】新诗的写作技巧》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二)诗歌创作源泉只能是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只能是无源之水,因而读者便可以从诗歌中参照他生活的现实世界,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诗歌再现功能。也由此,一些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方

作文指导:让心灵说话——如何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叫心理活动描写。2、认识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方法。3、能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来写作。二、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三、教学过程:

魅力四射Medi@Show3.0 课程教案 深圳魅力四射酒吧

一、Medi@Show3.0主要功能与特色(一)Medi@Show3.0提供以下几项强大的功能:1.集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文件成一份演示文稿2.直接由影像扫描器或数转场过场效果、动态文字效果、遮罩效果、以及各种音效素材(二)利用Media@Show,可以制作成以下几种

声明:《李笑来 写作方法论 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雾满拦江等人的各种方法论和认知论是不是一种新的成功学?》为网友寡人要睡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