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 自学文学的人与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

在中文系待的第三年,前两年一直觉得自己学的这些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理科生写书写评论比本专业的人玩得还风生水起的时候。
到了第三年恍然大悟。

首先说说汉语言文学到底学什么,其实中文系下面分语言学,文学和文献三个方向。题主指的应该是文学专业。私以为中文系最重要的一是文学的大局观,二是理论。这两点业余的爱好者一般望尘莫及。


先说大局观,文学的大局观靠系统的阅读获得,比如文学史课程和文字学等基础课程。
过去我自己读到一个好句子常常一惊一乍,拿起一本李白就觉得好得不得了,后来学文学史把源流都理清楚,略略明白作家之间的继承关系,发展关系,就发现李白的天才不是天上掉馅饼,原来那么多句子都是自前人变来,比如鲍照和谢灵运对李白影响很大。老师说,中文系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告诉你怎么去读书,少走弯路,一开始就在正确的道路上积累。不要觉得这个无所谓,读了那么多烂书后才知道该读什么书,人生苦短。我原来看很多豆瓣流行的书,现在口味很主流,那么多经典都读不完,吃了满汉全席就不喜欢吃窝窝头了,大概如此。文学系培养出来的文学基础稳扎稳打,当然很多中文系学生不如非中文系的同学,那只是人各有志,文学对人的吸引力没有任何限制,自己不读书不怪中文系的教育。

再说文学理论,后来学文学理论更是惊艳,高屋建瓴,读不读理论水平差很多,文学理论有点像哲学,把问题讲的通透,基本上不同的理论论述的是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四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侧重的东西不同,比如形式主义重视作品语言,阅读理解题重视作者(误),后现代注意文学理论重视读者。读了理论再读作品,有种得道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说说平时接触比较多的评和写。
一是文学评论,专业的文学评论其实和电影评论差不多,经常让人感叹“这这这,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就是要解读出普通读者看不出甚至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内容,而这种评论不应该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文学鉴赏本身是很空洞的,都是主观感受,很多时候我们生发情感的文本本来就是有很大的争议性。我们今天都说“悠然见南山”其实更早之前流传更广的版本是“悠然望南山”只是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更有自然的感觉,所以这一种才似乎成为定说。而我们今天看的绝大多数材料都是经过几番整理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都会一再强调文献,会先讲说文解字,《文心雕龙章句篇》说“设情有宅,置言有位”,不了解字怎么理解篇章?这就是安意如谈感受和叶嘉莹做学问的不同,后者还考据。古代文学之外,现当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技法源于西方,好的文学评论极大增大阅读快感,推荐阅读毕飞宇老师的在《“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和《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与反制衡》,(毕飞宇微博)再安利两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两个青年评论家是张定浩和丛治辰,能在过度解读和陈词滥调之间,在文本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太颇为不易。

再说写。我知道很多人是非中文毕业的作家,但是写字本来门槛就低,有水平的作家显然专业的更多。
刘震云是北大中文,苏童是北师大中文,格非是华东师大中文系,迟子建是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余华上过鲁迅文学院。
严歌苓老师在《一个职业作家的功课中》说:我记得曾和王安忆有过一次讨论。她说,作家的天赋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我说我认为正好相反,作家要靠百分之七十的天赋,百分之三十的努力。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有改变,我认为作家的天赋占百分之五十,那百分之二十靠的是职业训练。
我觉得我们容易强调努力,忽视方法,所以觉得下苦工使劲读就行,但是系统地学习小说的结构,看别人的作品就像庖丁解牛,能得其妙,发现分析的角度,比读了一千本书自己再发明一边轮子要有效率得多。很明显,文学专业出来的哲学高度和小说结构都更精巧,很多人依靠敏感和经历写作,就是活和机灵,但是这些东西可以一鸣惊人,也经常一用就没,专业性也可以成为学院派被诟病的地方,比如太死板,安排太刻意,但这些都是不到家的问题,不是方法的问题。我觉得当代文学疲软的地方就在于传统文学底子不够深,学西方又缺少哲学深度,内核都是陈词滥调,好多还是靠民俗色彩,理论和形式都很旧,看起来很新奇的东西,其实别人早都说过了。当然文学应该比表达一个道理更丰富。理论就像道,很多人喜欢连岳,觉得他想的真明白,我也喜欢,但是其实读哲学更快更根本,一本《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贴一张今天刚好读毕飞宇老师的《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非常喜欢,强烈推荐。
毕飞宇也是扬州大学中文系出身,参加过爱荷华大学的创作班,认同文学教育。
毕飞宇提到他的创作历程不认同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他认为文学系出来的人之前有一点,文学观,他提到放弃先锋文学,因为看到西方现代文学汉化的问题知道走不下去,知道汪曾祺学不了。我喜欢看这些作家的创作谈,大脑真是精妙。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并不是汉语言专业的核心业务。开学伊始,系主任就告诉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最受尊重的文献学像校勘学,版本学做的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想想我们感慨了半天李白怎么那么会写,结果面对的诗可能却并非李白的原稿,甚至不是他的诗,岂非白费功夫吗?但是为了几个字改来改去耗费大半辈子,还成学术泰斗,对我们来说确实太遥远了。很多时候中文系的研究题目也好像都是一些茴字的四种写法之类的问题,但是我想,除了浪漫地说人各有志,我就喜欢,满足人的好奇心之外,学术本来就是从上往下传递的缓慢过程,几百年前的学术成果不也是现在才成为常识吗?学术不负责致用,先研究出来,到用时才不会恨少。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并不是汉语言专业的核心业务。开学伊始,系主任就告诉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最受尊重的文献学像校勘学,版本学做的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想想我们感慨了半天李白怎么那么会写,结果面对的诗可能却并非李白的原稿,甚至不是他的诗,岂非白费功夫吗?但是为了几个字改来改去耗费大半辈子,还成学术泰斗,对我们来说确实太遥远了。很多时候中文系的研究题目也好像都是一些茴字的四种写法之类的问题,但是我想,除了浪漫地说人各有志,我就喜欢,满足人的好奇心之外,学术本来就是从上往下传递的缓慢过程,几百年前的学术成果不也是现在才成为常识吗?学术不负责致用,先研究出来,到用时才不会恨少。

说说专业之外的,惭愧,虽然爱阅读但文学天资平庸,前两年晃晃悠悠,愧对中文系的栽培,但是我很感激自己选择学中文,中文系的老师看上去总比实际年轻十岁,慢悠悠地说话,劝我们好好读书,看着他们才知道原来人可以活得这么温文尔雅。一个人的世界是由语言构建的,The limit of word is the limit of world.学中文让我掌握了更多词汇和表达,我一辈子都知道读什么书,会读书,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有阅读快感,感受季节,看见的月亮都比别人亮。中文系的人都知道历史是构建的,不会乱钻牛角尖,我们习以为常的大多来自偶然,没什么一定。我这么实用主义的人学了中文这么“然并卵”的学科可能确实是个美丽的误会,但是我也得到了礼物。以后我有无数时间锱铢必较,在实用主义的泥潭摸爬滚打。
其实民哲和民科大概也类似,只是中文门槛低,专业的比非专业的读的还少的也有,非专业的凭借兴趣读很多的也不少,我大概属于前者,我们这种人不能为中文系代言,错的是人,不是教育。



——————————————————————————————————————
补充一点读书相关内容,其实我学得不算好,远非学霸,九牛一毛。
说的比较玄乎,其实少走弯路就是读经典,口味特主流,建议对古代/现代/当代哪个感兴趣最好找文学史教材,然后看它推荐的代表作品。老师列的书单也都是经典作品。

古代文学史我们用的是《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和袁行霈老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另外古代文学要讲究出版社和版本,还是看繁体比较好,一般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都挺靠谱的,其实经典大家都挺熟的,《诗经》《离骚》《左传》《史记》,四书五经啥的,其实肯定越老的文献越根本,后面都是阐发,但是我们自己一开始读文献容易不入门,不要看中国书局的今译今注这种,比如论语,现代杨伯峻先生的注是最好的,然后再去看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论语集注》啥的,古代文学老师会告诉你经典的哪个版本哪些注解哪些研究值得读,这个算最有价值,可惜我古代学的不好,有愧。

现代文学就是鲁迅,周作人两大旗帜了,大家不太熟悉的废名的《桥》,冯至的十四行诗,现代很多诗人写的诗都挺好的,郑振铎。吴晓东老师推荐了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略萨的《中国套娃》还有吴晓东老师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我开始也不会读,看看别人的解读就知道看作品该看什么了,才看出妙处来,还是推荐毕飞宇老师的那两篇文章和《牙齿是检验真理的唯二标准》,作家的眼光真好。

当代文学我们就更熟悉了,《红旗谱》、《青春之歌》啥的都是为了文学史完整性,不好看,一般也不会感兴趣所以也不推荐读了,其它的余华刘震云莫言王安忆啥的也都比较熟悉文学史会分分流派啥的,比较有意思的是女性主义的代表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等等。

文学原理推荐先读乔纳森卡勒的《文学原理》入门,再慢慢读其它的。

1、达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

2、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

古代文学:破除现代文学的神话,回到传统中国的

3、韦勒克 沃伦【英美新批评的集大成者】《文学理论》(特点:更中和,更有弹性)

4、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学理论缺少清晰的概念意识:防止把现实生活中模糊的概念不加溯源和追究的加以应用。 模糊的概念背后有重大的理论问题。)

实用价值:语言相关的工作:能写能说

大学里面学思维

5、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哲学就是哲学史,理论史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 自学文学的人与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

特点:马克思主义者,在书里的过程中渗透进自己的看法,头和尾是相关思想的总结

6、乔纳森 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出版社

结构主义诗学,四卷本解构主义读本,

7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8、论文集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80s以后,理论基本上终结
老师上课会零散地说一些,我也记不全了,有机会再补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00103/8093.html

更多阅读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本科课程简介 汉语言文学本科

写作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写作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各类文体的特点、写作技巧。主要内容有:写作的系统构成,写作过程,文体的写作,理论文体的写作等。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晓玉,高等教育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高校学科专业排名

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分析(课题研究报告·上)冯寿忠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

声明:《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 自学文学的人与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为网友侑點尐個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