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

有病啊!我真的不知道哪里有zhengzhi敏感内容了!

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不定期更新。
预警1:这篇回答对长江流域说得多一些,淮河流域嘛,因为本人不了解,所以不多说。
预警2:这篇回答里将多次提到南京,不适人群请速速退散!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1.区域划分
根本没有“安徽话”这么一种方言。总体来讲,安徽可以根据长江和淮河分成三大块:
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
如果你遇到一个安徽人并且想与之套近乎,最好先问一下ta家是在皖北还是皖中还是皖南,否则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三个地方风土人情完全迥异,方言也完全不一样。淮河以北的同学说话一听就是北方人,长江沿岸地区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南京话也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跟合肥话基本互通),皖南比较复杂,有吴语,徽语,赣语等方言,甚至还有客家话……
另外,安徽西南某些县的方言跟武汉话是互通的……

赵薇在电影《亲爱的》里说的是芜湖话,亦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芜湖郊区有一部分人说吴语。

作为一个生于江淮之间的人,每次别人问我“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我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当然这也有一个好处。每次网上争论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这种问题,我们的答案大多是:“我们那里两种都有。你爱吃哪种没人管你。”

鄙视链总体上是南方鄙视北方。靠近南京的(对说的就是你马鞍山)鄙视离南京远的。
在我们家那块的方言里,叫花子称作“老侉”。要是有熊孩子不听话,大人往往会说,“再不听话,再不听话就让老侉把你带走!”

鄙视链最底层的据我所知应该是阜阳:经济落后,吏治腐败。
一个安庆的同学跟我说“淮南偷,淮北抢,阜阳没有共产党”……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有不同版本,但对于阜阳的评价是一致的……)

合肥和南京是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距离最近的,高铁从合肥南站到南京南站只需要54分钟。

合肥是一个没啥存在感的省会,皖南皖北都不服它。
以前合肥有一个最忠实的小弟,巢湖,曾经是全国唯一以湖名命名的地级市。巢湖市区(原居巢区)人遇到合肥人,大多数情况下会很开心:
“我们是老乡啊!从巢湖到合肥ki,坐K字头火车只要一个小时!你看你讲合肥话我们巢湖人全都能听懂!”
“哼,我们才不会把‘去’(cju)念成ki呢。”
后来合肥就很高兴地把巢湖地级市肢解了。原来的居巢区(现在是县级巢湖市了)和庐江县归了合肥,含山县与和县给了马鞍山,无为县给了芜湖。
于是合肥人和巢湖人的对话就变成了这样:
“我们是老乡啊!从合肥南站到巢湖东站坐高铁只要十几分钟!而且你看你现在也是合肥人了!”
“滚!”

顺便说一下,巢湖这个湖啊,原来四分之三归巢湖市,四分之一归合肥市。拆分巢湖市之后,巢湖这个湖就成了合肥自家的洗脚盆。现在合肥天天吹自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大湖名城”,求巢湖人的心理阴影面积。

2.自然
知友 提到了六安瓜片茶。其实除了瓜片,十大名茶中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也都是安徽的。
省内最著名的山应该是黄山,但其实很多安徽人(包括我)都没去过!

位于池州青阳县的九华山算是省内一个比较热门的景点,最重要的原因是宗教加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去黄山旅游过一次或许短时间内不会再去第二次,但是佛教徒往往会每年都去九华山。另外,7.1-8.15去九华山凭安徽身份证可以买半票。
九华山的韩国游客很多,因为地藏王菩萨金乔觉是新罗贵族。(如果一个韩国人告诉你地藏王菩萨是韩国人,千万不要笑。)
长者也去过九华山,留下了不少题字。(其实我有点好奇,党的高级领导来宗教场所真的大丈夫?)
(私心觉得九华山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省内最大湖泊是巢湖。我爸妈上中学那会儿还算五大淡水湖里的老五,后来面积萎缩得太多被除名了……现在地理课本上只会说四大淡水湖了(鄱阳、洞庭、洪泽、太湖)。
学环境工程的同学肯定都知道巢湖,因为巢湖是国内蓝藻泛滥最严重的湖泊之一。我本科的时候选修了一些环境相关的课,每次老师说到这些我都觉得很丢脸,因为我是巢湖人。

巢湖水通过裕溪河流出,最后在裕溪口汇入长江。

长江在安徽境内的流向是朝上(北)走的,在地图上画出一条斜斜的蓝线,有些地段甚至一路向北。所以皖江沿线那些名义上的“江北城市”,纬度其实比位于江南的南京低。如果看一看地图你会发现,理论上,合肥的位置比南京更“南”,这一点大概和很多人的印象不符。最夸张的是安庆,明明纬度比上海苏州都低,都快低到杭州了,但还是江北……
也正因为长江那诡异的走向,位于长江东南的芜湖、马鞍山等地往往称为“江东”。

说到“江东”这个词你可能会想起项羽。项羽自刎的那个乌江就在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和南京江宁隔长江相望。
乌江并不是一条江,而是镇名。我看了下地图,乌江镇只有一条小小的驻马河,汇入旁边的长江。我猜“不肯过江东”指的是不肯渡长江,但是很多人都会以为项羽是站在一条名叫乌江的江边自刎的。
另外乌江榨菜的乌江跟我们这个乌江不是一个乌江啦!

因为皖江地区和南京特殊的位置关系,而南京在历史上又常常作为偏安政权的首都,自古以来,皖江地区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要打南京,就得先拿下皖江。如果认真学习一下安徽历史,就会发现皖江地区的历史一大半都是和南京的相爱相杀……
最近的一次就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了。太平天国时期安庆、三河也都有重要战役。


3. 文史
淮河一直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为人所知。它也曾是南宋和金的分界线。
有一年我坐火车去北方,过淮河之前,铁路边还是水草丰茂的水田。结果过了淮河之后就成了旱地……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之乡。据说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修道炼丹,结果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王爷,你一定很有黑暗料理方面的天赋。)
“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故事也发生在那里。

《孔雀东南飞》的男主焦仲卿是“庐江小吏”。

南北朝著名诗人谢脁曾经担任过宣城太守,宣城有“谢脁楼”。唐朝的时候李白经过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独坐敬亭山》里的敬亭山也在宣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还去过泾县的桃花潭: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天门山》里的天门山位于长江两岸的和县与芜湖,和县(江北)这边的叫西梁山,芜湖(江南)的叫东梁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最后死于马鞍山的采石矶。但对于一个不学无术的吃货来说,采石矶更大的意义在于茶干。
后来许多附庸风雅的人来到采石矶纪念诗仙,留下许多不入流文字。终于到了明代,一位梅之焕先生来到这里,看不惯这些没什么姿势水平又特么装逼的人,就写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就是“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由来。

刘禹锡在和县做过和州刺史,任内最著名的作品当数《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醉翁亭记》里的琅琊山在滁州(首句就是“环滁皆山也”),跟狼牙山五壮士没有关系。
我最喜欢的关于滁州的一首诗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市下面有个全椒县,最著名的文化人大概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游褒禅山记》里的褒禅山在含山县。离褒禅山不远有个地方叫昭关,春秋时是楚国和吴国的边界,伍子胥在此一夜白头。我们也常常说,我们这里是“吴头楚尾”。

白石道人姜夔曾经在合肥赤阑桥住过,写了不少相关诗词。
比如怀念女朋友的《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偶尔到附近的巢湖旅旅游:
满江红
小序: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引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查了一下小序里的故事,结果查到了《三国志》: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最后一句是“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但主角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另,濡须口位于无为县。
哦对了,华佗和曹操都是亳州人。周瑜是舒城人。
张辽大战的逍遥津现在是合肥市最大的公园之一。

4.教育
省内最好的大学是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安徽省唯一的985,唯一的C9高校,和复交浙南合称华东五校,是中国教育界的一朵奇葩(非贬义)。因为位于南七里,江湖人称“南七技校”。还有一个绰号叫“裤子大”,是合肥话“科技大”的谐音。
科大于1958年在北京建校,首任校长是郭沫若,1970年搬到了合肥。
(安庆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科大一开始是要搬到安庆的,安庆市没答应,搞了安庆石化厂。结果安庆没能成为科教城,还把环境搞坏了。)
科大曾经是全国唯一一所隶属中科院的大学。(直到中科院又在北京搞了一个中国科学院大学。)
科大在安徽省内就不扩招就不扩招就不扩招,每年在安徽的理科提档分数线都排全国前五。
你问我文科分数线?人家就没有文科……
在科学领域,科大有很多大牛校友。除此之外,著名网红方舟子是科大生物系校友,李彦宏的夫人是科大少年班校友。(话说前一段时间李总去科大还被嘘了,科大真是不给女婿面子啊……)
不知道是不是科大少年班的原因,感觉安徽的小孩提前上学、跳级现象特别特别普遍。我上大学之前一直觉得未成年上大学这事可不是很正常么,五岁上小学有什么不可以的,小学那么简单为啥不跳个级,后来才发现好像只有安徽是这样。

科大一骑绝尘。后面的就轮到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了,安徽医科大学也还行。这三所一本学校算是很多安徽成绩不错的高中生的保底校,毕业出来以后在合肥找个工作还是问题不大的。
你问科大就业率?
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学校给我们看过安徽省各高校的就业率,科大排名全省倒数第一……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稀罕就业啊。
歌手许嵩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侠们,也是安徽医科大学的校友。

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安徽工业大学在马鞍山,安徽财经大学在蚌埠。
据说六安的皖西学院曾经想改名安徽交通大学,让我笑一会儿……

《舌尖上的中国》让很多外省人知道了毛坦厂中学,以为这是安徽版的衡水中学。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毛中并不是什么牛校。
毛中最大的特点是,地理位置偏僻,没有网吧。很多基础一般的考生被送去复读,结果在那种毫无诱惑的环境下二战涨了几十分,专科变本科,三本升二本。而那些一战发挥失常都能达到一本水平的学生,本身基础就不错,就没必要去毛中过苦日子。
所以,虽然毛中每年的本科达线人数很多,但是进清北复交的真没多少。

有一个女孩,几乎全国人民都见过她的照片,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她是谁。
她叫苏明娟,安徽金寨人。当年的大眼睛女孩早就长大,进了安徽大学,现在在合肥做银行职员,也算是读书改变命运了吧。她叫苏明娟,安徽金寨人。当年的大眼睛女孩早就长大,进了安徽大学,现在在合肥做银行职员,也算是读书改变命运了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50103/8475.html

更多阅读

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有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识」?

评论区里说我答非所问的朋友,我很抱歉。不过请容我解释一下,我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年初。那个时候我看到的题目是“知识”,这个范畴就很广了,所以我才写了这些。但是不知道怎么过了很久之后居然改成了“常识”,这样我的回答就显然跑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

知乎有病啊!我真的不知道哪里有zhengzhi敏感内容了!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不定期更新。预警1:这篇回答对长江流域说得多一些,淮河流域嘛,因为本人不了解,所以不多说。预警2:这篇回答里将多次提到南京,不适人群请速速退散!-密-封-线-内-不-准-答-题-1.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天津的冷知识?

众所周知,天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至少对于他周边的北京,保定等地来说。但天津的历史上却几乎凑够了大多数行政区划建制:海津镇,天津卫,天津县,天津州,天津府,天津市。是中国历史脉络最清晰的地区之一。虽然上海同样有金山卫,上海县,松江府等历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台湾的冷知识?

(想了一下,应该先说我觉得最冷的)0.中华民国立法院以“证明立委斗殴比战争更有政治效果”,荣获1995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全球仅此一家。就维基百科上记录的大阵仗,从1990年开始光大的打了三十多场。1.按照中华民国行政体系,确实还有个台湾

声明:《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为网友扬帆起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