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太原的冷知识?

太原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世界上规模第三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第二是杭州的,第一不知道。电动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太原人都说好。

中南大学在长沙岳麓山下,山的另一边就是岳麓书院; 中北大学在太原二龙山下,走两步就是窦大夫祠。也算是哥俩好。

中北大学曾经比现在牛逼得多。在部委改革前中国有国防科工委,下属八所本科院校,北理工(主要研制坦克及其他步兵载具,导弹),电子科大(主要研发电子设备),哈工大(航天),上海交大(船舶),西北工大(航空发动机,导弹,船舶),北航(航空航天),南航(直升飞机)。最后,中北大学,主要研发轻兵器。现在剩下七所里面六个985一个211,中北你可说说你。听说中北现在好像还有选修课,世界枪械博览一类的,可以摸到真家伙。来个人证实一下?(见评论区)

上面这些院校中没有国防科大,是因为国防科大直属于中央军委,不是普通的本科院校。

广场东边一个有一个侯家巷,里面有一栋百年学堂山西大学堂,1902年英国用庚子赔款建立的高等学府。

现在四个学校都和山西大学堂沾边,理工大,山大,太原师院,师院附中。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山西大学堂西学部。现在的山西大学堂建筑是当年学堂的西学专斋,所以算是直系继承,个人认为最有底气 ;山西大学,前身就是山西大学堂,1952年院系调整分出去太原工学院,就是理工大,也算半个直系。

剩下俩就有点那啥了,故事要从山西大学搬到现址说起。当年山西大学搬到现址后,侯家巷的大学堂就给了太原师专,于是太原师专自称大学堂血脉。97年师专附中成立,师专在背后的大楼里上课,附中在大学堂里。后来大学堂地基沉降成了危楼,不能进行教学了,也赶上了三校合并。2000年左右,太原的三所师范类院校合并成太原师范学院,于是它也有了大学堂的血脉。师专附中随之改名师院附中,并且有了高中部。这合并了还没完,太原师范学院把侯家巷校区留给了美术系和附中一起使用。于是……师院附中的校徽上也有了一个明晃晃的大学堂……大学堂地基的事解决以后,美术系先在大学堂里上课。等到2013年榆次大学城启用,整个侯家巷校区都给了附中,当年的附中高三学生搬进了大学堂,终于是真正沾了这百年学堂的灵气。很荣幸,其中就有我。大道不器,敦品励学,校友评论区见。

附中的事没完,写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知道有侯家巷已经不错了,附中2012年以前在双东的新闻大厦下面还有个三好校区,又小又破,但是出来的学霸那可是多得很。现在侯家巷校区的大楼都给了初中部,大学堂里还有几个高中的班,将来大学堂肯定要被文物部门收回,注定不是我们的。你们将来也就只能在夏季校服胸口看看大学堂了。

之前太原师范学院中区这个校园,再以前是海军的一所院校,后来搬到了南京,现在并入武汉的海军工程大学了。太原人一般习惯管这地儿叫海校。现在师院整个全搬到榆次去了,中区这块肥地能卖个好价钱。

山西财大一南一北两个校区,南面那个以前叫经管院,合并了。

新建路上市政府的两座大楼很有年头,坐西朝东。当年拆除西城墙修了新建路,沿路布置党政机关大楼,都是坐西朝东。但是坐北朝南是有讲究的,风水背后是长期营造积累的经验,东西向布置光一个西晒问题就够折腾了。观察现在临街的两栋大楼,正立面有四根柱子,原来的大门就是在这里。后来加建把这个大门堵上了,现在的门开在南北两侧,各一个小门。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太原的冷知识?

市政府大院随便进出,市民常常在大院里遛鸟遛狗遛孩子,这和谐景象在其他省会不多见吧。

市政府出去就是桃园二巷。有桃园二巷三巷四巷,一巷哪去了?现在的府西街是西延过的,新建路到漪汾桥这段以前就是一巷。

同理你们估计也不知道红市街吧,知道的可能都是我大爷辈的人了。在现在开化寺街中间的一段,最早是红四牌楼,后来改名叫红市街,再后来拓宽直接全叫开化寺街了。

太原宋朝以前不在现在这块地儿,在晋源区古城营村那边。话说赵匡胤建立宋朝,把九州之内的小国家挨个灭了(雷峰塔就是当时割据浙江的钱氏吴越国修建的)。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候,灭的只剩下个北汉,都城太原。灭北汉着实费了赵光义老大劲儿,他觉着太原这地邪乎,老出帝王将相,得铲除后患。于是又是火烧又是水灌,彻底毁灭了晋阳城。后来潘美在今天的城址修建了新的太原城。不得不说光义有两下子,宋朝之后太原再也没有出过帝王将相。

太原城最老的巷子好像是靴巷里面的一条小巷子,宋朝的。

靴巷里有一个老建筑,清末时候卖文房四宝的,书业诚。保存的还可以。

在解放路上走,快到东缉虎营抬头看看对面的省政府大院,能看到一个尖顶的高大建筑。这个是梅山钟楼,阎锡山时期就有了,解放军破太原城时,阎锡山的妹妹就是在钟楼下自杀的。

东缉虎营那个路口有两个古建筑,普光寺和圆通寺。

太原有三座关帝庙。大关帝庙,在羊市街,东庙巷西庙巷,包括庙前街道中的庙,都是这个庙。古关帝庙,在地藏庵和西校尉营交叉口,钟楼街老鼠窟背后。最近落架大修。最后一个在柳巷南肖墙口上,一家医院背后,也修葺过了。

上面提到的那条巷子,西校尉营,那个尉读fǔ府音,不知道为什么。

太原城墙除了拱极门那段还有一段,就是在龙潭公园西北角上,杂草丛中有一段土墙,就是当年的城墙。

万达门口的城隍庙是真家伙。龙潭湖周围拆迁以前城坊街口经常是菜贩聚集的地方,城隍庙在闹市之中摇摇欲坠。现在看着不错。

不知道当年的解放大楼知道二十年后对面杵着这么个大家伙是什么感想。当年五一大楼,解放大楼是大商场,人们过年买衣服就去这两家,平时逛街就去海子边柳巷钟楼街。现在这几个地除了柳巷都没什么人去了。(说的我好像是过来人,我是个小后生,听老人说的哈哈)

万达对面有天主堂,正式名称很长。清末山西是天主教活动非常兴盛的地区,在义和团运动中也损失惨重。基督教堂在桥头街,另外还有一个废弃的在五一路万寿宫这条巷子里。

万寿宫说的是这条巷子里的皇庙,明朝晋王祭拜祖先的地方。

山大二院背后一堆小巷子,典膳所西华门什么的,这是当年明代晋王府所在地,御膳房和王府西门。上肖墙就是王城的城根。至于精营东边街,精营东二道巷什么的,这是明代灭亡的时候,一场离奇的大火把王府烧了个干净,满清军队于是在这里开辟军营驻扎军队,美其名曰精营。

精营东边街(还是二道巷来着,记不清了)尽头有一间院子,是太原的民主党派的机关大院。这个院子是徐永昌将军的故居。徐永昌何许人也?当年在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作为中华民国代表在日本投降协定上签字受降者。厉害。

你走在迎泽大街上会发现广场以西都是笔直的,到了广场,到火车站那段转了一个角度,甚至两边的行道树都不一样。这两段不是同时修的,最早的大街到五一广场就打止了。

最早的正太铁路(正定-太原)太原火车站在现在的长途汽车站那,解放后才搬到现在的位置。

五一广场的老鼠街以前是防空洞。

五一路是日本侵略者修的,沿路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遗存,比如五一大楼背后的邮局,南肖墙的美发店,还有军区的大楼,曾经是日本军部大楼。

韶九巷以前叫烧酒巷,可能是觉着不雅改了。云路街以前叫棉花巷,也是为了提升档次改了。改的还可以。

钟楼街和鼓楼街中间还有一条街,叫做察院后。明代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按察司就在这。都司在羊市街都司街那里。布政司不知道。

写给未来的太原居民:2014年以前,太原还没有中环路,府东街到建设路就断头了,南沙河沿岸坑坑洼洼更别提快速路,长风街,五一路,南内环,学府街统统是2014年后高架的。你们不知道以前走五一路有多闹心。

二外附近有一条同成路。当年阎锡山和四川的军阀商量着修一条大同到成都的铁路,在这里堆放材料还是怎么,起了这个名。后来铁路不了了之了,同成路这个名字留下了。我吐个槽。那年头修铁路就算了,还想着修到四川,看把你给能的。

当年连我在美康的美国外教都知道后北屯乃是非之地,今年后北屯被老耿铲了个干净。

我们国家的重工业的基础是拜苏联支援的156项所赐,其中不少落户太原,一电厂,江阳和太钢都是。真·重工业城市,杠杠的。

就因为这个,以及其他涉密军事单位,冷战时期太原在美国的战时核打击名单上,这个待遇可是没几个城市能享受的。

孙中山先生来过太原,在文瀛公园北门劝业楼上发表了演讲,还给文瀛湖的菊花写了首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泰戈尔也来过太原,在山西大学堂做学术交流。

说说吃的。都说上帝炸鸡,我是真没怎么吃过。印象里好吃的,也是一家炸鸡店,每次在钟楼街21世纪书店买了书,出来在食品街口上买一个那家的鸡腿,那是真好吃。可惜这俩现在都不在了,食品街倒是比以前起山多了。

谁家的羊杂割和头脑最好吃好像没有最终结论,清和园是最老的老字号就是了。

曾经太原是有很多好书店的。刚才的21世纪好像搬到山大附那边了,还有大愚书店,连锁的,以前青年宫楼下有一家,拆迁之后不见了。市委对面有过一个万卷书店,大约2006年左右,大雨积水漫过路牙子把他家地下室库房淹了,没几天就倒闭了。现在的书店不对胃口。看着南方城市的书店一片繁荣,我这个郁闷呐。


要转载说一声,会让你转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70103/8929.html

更多阅读

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有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识」?

评论区里说我答非所问的朋友,我很抱歉。不过请容我解释一下,我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年初。那个时候我看到的题目是“知识”,这个范畴就很广了,所以我才写了这些。但是不知道怎么过了很久之后居然改成了“常识”,这样我的回答就显然跑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

知乎有病啊!我真的不知道哪里有zhengzhi敏感内容了!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不定期更新。预警1:这篇回答对长江流域说得多一些,淮河流域嘛,因为本人不了解,所以不多说。预警2:这篇回答里将多次提到南京,不适人群请速速退散!-密-封-线-内-不-准-答-题-1.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天津的冷知识?

众所周知,天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至少对于他周边的北京,保定等地来说。但天津的历史上却几乎凑够了大多数行政区划建制:海津镇,天津卫,天津县,天津州,天津府,天津市。是中国历史脉络最清晰的地区之一。虽然上海同样有金山卫,上海县,松江府等历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台湾的冷知识?

(想了一下,应该先说我觉得最冷的)0.中华民国立法院以“证明立委斗殴比战争更有政治效果”,荣获1995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全球仅此一家。就维基百科上记录的大阵仗,从1990年开始光大的打了三十多场。1.按照中华民国行政体系,确实还有个台湾

声明:《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太原的冷知识?》为网友背水一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