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 一只在中国生活的猫,随着主人到了美国的话,能跟当地猫交流么?

先说结论:其他动物的语言机理同人类不同,猫感到孤独了更大的可能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心理疾病,请及时疏导

=================================
也许你听过这样的故事

人们问一位在阿富汗服过兵役的年轻军人是否接受过任何当地语言的培训,他摇了摇头说“其实并没有,当你拿着枪指着他们的头时所有人都明白你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语言”其实只占交流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大部分人类都会至少一种“语言” -- 一个可以将我们发出的声音和可以被组合成为可交流信息的抽象概念联系起来的系统。当然这种系统并不完善,误解与歧义依然时有发生,但总体来它对我们传递复杂想法、交流思想的社会需求还是十分有效的。
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 一只在中国生活的猫,随着主人到了美国的话,能跟当地猫交流么?

猫之间并没有类似意义上的语言系统。猫类之间通过声音的交流并不像我们的语言那样联系到复杂的抽象概念上,而是更倾向于意会大于言传的进行交流。这里没有一种特定的“语法”或“词汇”可以让我们学着去明白他们。

但就像其他的聪明的动物一样,猫们依然拥有一套十分有效的交流方式。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表达方式来实现与同伴,甚至是跨物种间的交流。就像用枪指着你的士兵或者举着石头砸向恶狗的你,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交换多么复杂的抽象概念。

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后天学习到,所有的猫似乎都可以明白一组信号,人们通过研究将猫们的交流技巧归纳于以下四大类:
声音信号,视觉信号,触觉信息,气味信息

1. 声音信号

行为学家和动物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猫的叫声进行了分类

Schötz 根据猫叫时的嘴型将其叫声分成了三种类型(1):
通过闭紧嘴巴发出的声音,像低声表示满足的呜呜声或表威胁的颤音(英语中具体为murmur,purr,trill和chirrup)通过大张嘴部然后逐渐闭合所发出的声音,包括最常见的喵(mewo)和其一系列的发音变种,其发音规则类似于英语中的元音发音通过张大嘴部并绷紧(俗话说的呲牙咧嘴)所发出的吼叫声,常见于当猫感受到威胁或受到惊吓的时候(英语中具体为growls, yowls, snarls, hisses, spits and shrieks)
Brown等人则按猫在不同行为下所发出的叫声作出了分类(2):
当将小猫与母猫分开时所发出的声音当猫表达悲痛时所发出的声音,比如小猫夭折的时候当猫需要食物时发出的叫声当猫受到伤害时发出的叫声当猫想表达威胁或攻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常见于双方在争夺地盘和食物的时候当猫承受剧烈痛苦或承受极大压力的时候,常见于洗澡和打疫苗。。。
Miller同志比较水,仅根据听起来的差别对猫的叫声进行了分类(3):
The Purr(呜呜声)猫发出的类似于呼噜的呜呜声是一种通过震颤喉咙所发出的持续性轻声,多见于各类猫科动物。家养的小猫最早出生两天就会开始发出这种声音了。大部分人认为当猫发出这种声音的时候表明它的心情还不错,但有时它也会在生病、紧张或感到疼痛时发出类似的声音,用以鄙视凡人对它的研究实在是图样图森破(4)

关于猫是如何发出这种声音的具体机理尚不明了,因为凡人们还没有找到我喵用于发出此声的对应的结构学特征。一项通过对猫叫时的肌电图进行分析的研究表明,猫在发出此类声音的时候声带与喉咙的肌肉会轮流快速的扩张与收缩声门,使猫在吸气与呼气时通过喉咙的空气发生震颤产生和音,从而发音。(5)根据个体不同,这种呼呼声的出现有时候还会伴随着其他声音,有些喵只会发出单一的呼呼声,有些却会伴随着更低频的爆破音,闲的蛋疼的人们又把这些低频音更细分为答主翻译不出来“lurps”和“yowps”。。。

Mew这个好说,定义为小猫向猫妈妈求关注时发出的撒娇音(3)

Meow(喵)猫奴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这种声音了,甚至于猫这个名称本身也是从这个发声里面演变过来的。喵就像咱的国骂一样,不同的长短和声调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可以表肯定、哀怨、友好、热情、求关注、命令或抱怨。它甚至可以是不发声的,只张个嘴做个类似口型就行。。。
另有一说,成年猫之间不会互相喵来喵去,现在我们所听到的猫们对人发出的喵声被认为是驯服过后的产物,类似于小猫对母猫求关注时发出的Mew的延伸。(6)另有一说,成年猫之间不会互相喵来喵去,现在我们所听到的猫们对人发出的喵声被认为是驯服过后的产物,类似于小猫对母猫求关注时发出的Mew的延伸。(6)

Chirr(喵嗷~)这类声音听起来像是喵的卷舌音,常见于母猫呼唤小猫跟随或回窝的时候,其他猫们也会发出类似声音向其他接近的猫或人类表达友好。猫奴们可以试着模仿这类声音去安抚或取阅自家猫爷,当然不好使莫怪答主,请自行点击文献链接去骂原作者(3)

Call这个不好翻译,不过大家都听过,就是猫在发情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被母猫用于吸引雄性同类的注意,附加效果造成半夜房间恐怖气氛max。原文提到雄性同类在打架的时候也会发出类似的声音。。。确认不是一个公猫发出声音去吸引另一个公猫搅基??Again,讨论请戳原作者(3)

Growl, snarl and hiss(低吼或者嘶嘶声)
此类声音旨在表达明确的攻击或防御态度,常伴随有姿势上的变化(弓背/炸毛),意在从声音和视觉上对潜在威胁发出双重警告。该行为不止适用于猫之间,也通用于其他物种,像是对狗或人(两三周大的小猫第一次被人抱的时候也会摆出类似动作)

Ultrasonic(超声波)
这个解释的太少了,不过人们还是在小猫的发音过程中观测到了高频率的超声波,具体表达内容尚不清晰(2)

2. 视觉信号

猫们通过各种姿势和动作去表达一系列的信息,比如弓背、炸毛、将侧面展示给敌人(尽量显示自己体型庞大)。家养猫们更倾向于通过眼、耳、口、尾、毛和肢体动作和人类交流(谁让你不懂人家其他的交流方式)。有研究表明猫的面部表情随着行为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作为预测猫爷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3)

姿势当猫仰天躺在地上露出柔软的肚皮的时候,它们相当于将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你,从而对你表达一种信任和亲近。当然,万事碰到猫都有例外,有时它们也会主动采取这个姿势从而解放四肢用来更有效的挠你....

当猫感到放松的时候,它们倾向于拖着尾巴放松的走来走去。如果它们想表现出攻击性,它们会绷紧腿部,拱起背部,炸起尾巴的毛,鼻子尽量前伸同时耳朵轻微后拉。因为猫们身兼利爪和牙齿两大利器,一旦战斗很容易受伤,所以这些姿势有利于它们警告或恐吓来犯者以免于战斗。一个害怕并且只采取守势的猫则会尽可能的缩小自己的身子并且尽量伏低,同样稍稍弓背但是会把身子往远离战场的方向倾斜,以备随时逃跑。(3)

耳朵
猫们可以快速的改变耳朵的姿态,当警觉或注意的时候耳朵是立着的,平静的时候耳朵会稍稍放松,当受到极度威胁的时候则会让耳朵平坦的贴着头皮。

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你家猫爷通常会被对方视为你在挑衅或威胁它从而激起它的反感。这种行为多用于猫在捕食或对待入侵领地的其他喵的时候。这种瞪视偶尔也会被用于处于统治地位的猫向手下展示权威,而下位者通常要避开眼神接触表示顺从。当不想表达类似意思时,猫们通常会眨眼或移开目光来避免传达错误的挑衅信息。
尾巴猫也会经常用尾巴来交流。当他们把尾巴垂直的时候通常表示一些积极的情感,比如高兴或自信,也经常用来向铲屎工(人类)或其他亲近的猫打招呼。当尾巴举得不够高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现在已经有点不开心了,当尾巴低垂的时候你最好还是赶紧安慰安慰他吧,不然一旦爆发有你受的。。。猫尾有时也会在后面荡来荡去,一般来说速度不快,表明猫们的心情很放松,也有人认为这是猫们用来探测身后状况的一种预警机制。它们有时也会在玩high了的时候抽动尾巴,尤其是年幼的小猫,通常会把尾巴根部高高的抬起却把尖部朝下形成倒U型,通常表明它现在正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一些无尾猫有时也会摇动屁股上短短的一小根尾巴来假装自己有一条健全的长尾。。。

3. 触觉信息
猫会通过舔舐对方来表达亲近与善意猫会用前爪在人类或其他柔软的物体上反复揉捏,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幼儿时期遗留下来的本能行为,因为小猫会通过按压母亲的乳房促进乳液流动。通常此行为会伴随着上文描述过的purr(呼呼声)来表达愉悦和喜爱猫的爪子下面还有嗅腺,当它们揉你或者抓你的时候,自身的费洛蒙(信息素)就会通过爪子传递并遗留在你身上用鼻子碰触对方或是抽鼻子也被认为是一种友好的表现猫也会通过用脸摩擦其他动物来表示亲近与喜欢。不过这种触觉行为一般伴随着嗅觉交流,位于脸颊和嘴附近的腺体会随着接触将味道留下。拍头和蹭脸也许也展示了一种社交礼仪,统治性喵格的猫会通过主动作出此动作来展示自己的主导地位(3)
4. 嗅觉信息

猫通过尿液、粪便、腺体分泌的化学成分或费洛蒙中的气味进行嗅觉上的交流。这些腺体遍布嘴、下巴、前额、脸颊、尾巴与爪子(7)通过接触或摩擦,猫就会将自己的气味遗留在目标身上从而宣布对方和自己属于一个党派的

类似于狗,猫也会为了圈定地盘而留下尿液。圈地运动所留下的尿液为了防止被别喵轻易覆盖并且保留尽量多的自己的信息,一般会被猫体内加工的比正常的尿更浓更油,以含有更丰富的分泌物去表达更多的信息,传说中的高汤尿。同时如果你见到你家喵汪尿完拉完以后还用爪子在地上蹭了一蹭,这可不是单纯为了干净,而是心机婊们怕只有尿不够,非要用爪子上的腺体再留一层气味信息作为保险。这种行为更多见于雄性猫们,争夺雌性在哪个物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8)

雄性猫尿中特含的猫尿氨酸是一种前体3-巯基-3-甲基丁-1-醇(MMB)的含硫化合物,这种成分赋予了猫尿特征强烈的特殊气味,被视为猫的费洛蒙。


References:
1. Schötz, Susanne (May 30 – June 1, 2012). A phonetic pilot study of vocalizations in three cats. Proceedings Fonetik 2012. The XXVth Swedish Phonetics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pp. 45–58
2. Brown, K.A., Buchwald, J.S., Johnson, J.R. and Mikolich, D.J. (1978). "Vocalization in the cat and kitten".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11 (6): 559–570. doi:10.1002/dev.420110605
3. Miller, P. (2000). "Whisker whispers". Association of Animal Behavior Professionals. Retrieved November 5, 2013.
4. Turner, D.C.; Bateson (eds.), P. (2000). 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71, 72, 86 and 88. ISBN 978-0521-63648-3. Retrieved 3 January 2012
5. Dyce, K.M.; Sack, W.O.; Wensing, C.J.G. (2002). Textbook of Veterinary Anatomy, 3rd ed. Saunders, Philadelphia. p. 156
6. "Meowing and Yowling". Virtual Pet Behaviorist. ASPCA. Retrieved 28 May 2012
7. "Communication - how do cats communicate?". vetwest animal hospitals. Retrieved November 5, 2013
8. Dennis C. Turner; Patrick Bateman, eds. (2000). The Domestic Cat (2nd e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69–70. ISBN 0521636485. Retrieved 28 May 20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70103/8974.html

更多阅读

一只麻雀的故事 老头一只麻雀的故事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

薛定谔的猫:一只同时既是生又是死的怪猫

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薛定谔的猫:一只同时既是生又是死的怪猫薛定谔的猫(英语:Erwin Schr?dinger'sCat),是奥地利物理学者埃尔温·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时常被表述为一个悖论。通过这思想实验,薛定谔指出了应用量子力学的哥本

中美的利益冲突 一只肉鸡引发中美利益争夺

  美国的蝴蝶扇翅膀会引来大西洋上的飓风,那么美国肉鸡扇翅膀,哪个角落又会刮起飓风呢?   对国人而言,食之如“干”“柴”的鸡胸,却因为动物蛋白高脂肪含量少而成为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上佳珍馐;鸡腿是出口日本的最好产品,拆骨鸡腿

一只老鼠掉进米缸以后 老鼠与米缸故事的启发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

声明:《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 一只在中国生活的猫,随着主人到了美国的话,能跟当地猫交流么?》为网友一杯清酒当人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