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你所知道的最冷的围棋知识是什么?

讲个让子棋的规则

让子棋里,中国规则有个规矩是终局后黑子要贴还所让的子。如果按日本规则,让子棋却不用贴还目数。但是,有个很神奇的地方,这两种规则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在中国规则里,让子是事先放置在棋盘上的,对局双方是在争夺剩余地域,谁抢得剩余地域多,谁才算胜利。比如说,让二子棋,棋盘一共361点,双方争夺的就是359点,和棋是179.5点。对于白棋来说,180子就算赢了,但对于黑棋来说,由于盘上已经有两个黑子,所以,得182子才算赢。我们计算时把让子折半,182贴还一子,也就是181半子胜。

而日本规则的区别在于,日本规则数空,中国规则是子空皆地。 而事先让的子并不影响空,所以用数目法不需要贴还目。

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你所知道的最冷的围棋知识是什么?
对了,应氏围棋规则也是子空皆地,但应氏规则让子棋不贴还让子,据说应昌期老先生设定棋规时,很霸气的说了一句:“让不动就不要让”。这话霸气是够霸气,但未免太粗暴了。

再讲一个电脑围棋AI

世界上围棋的ai是最复杂的,不但要判断死活,大小,还要判断厚薄。棋盘上所有棋的价值都是不一定的,原本是棋筋,几手后变弃子的事很多很多。加上任何棋类都比不上的超大棋盘,数学家一谈到围棋就要悲哀的表示,围棋的棋盘大小是19*19,那个变化多的呀……电脑计算力不提高没法打败人类。所以,别的棋类电脑已经把人类杀的落花流水时,围棋手们则很淡定,很愉快的BS着其它棋类,表示我围棋才是天下第一棋。

但是突然之间,有一个叫zen的电脑程序出现了,这个zen在各路电脑程序比赛中冲关斩将,显示出了超强的实力,几年之后,这个zen已经达到职业棋手让4子的水平了。这个实力,可以说,80%的围棋爱好者已经玩不过电脑了。这根本就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了,于是大家开始悲叹,棋类ai的最后一个保垒也要被攻克了。

先说一下zen的历史。
(一)Zen(天顶的围棋)的关联年表

2006年
尾岛阳儿先生开始进行Zen的开发。同年在电脑游戏奥林匹克大赛的九路围棋比赛中,法国的Crazy Stone拿到冠军,让蒙地卡罗演算法开始受到注目。

2007年12月
第一届UEC(电子通讯大学)杯开赛,Crazy Stone拿到冠军。该程式在隔年的比赛中又拿到冠军,因此蒙地卡罗演算法就变成了电脑围棋的主流。

2009年5月
在西班牙举办的电脑游戏奥林匹克大赛的十九路围棋比赛中,Zen初次参加,就拿下了在这项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

2009年7月
加 藤英树先生以拿下UEC杯冠军为目的,邀请尾岛先生组成Team Deep Zen(深度天顶团队)。开始开发Zen的平行电脑运算版本。在同年八月的围 棋软体「天顶的围棋」发表会活动上,受七子输给了王铭琬九段。之后,在第三届UEC杯中拿下第三名,而额外获得和青叶薰四段对弈的机会,结果受六子输掉。

2010年
第四届UEC杯亚军。在特别对局中以六子赢了青叶薰四段。

2011年
创下参加二十八项电脑围棋锦标赛中拿下二十五次冠军的压倒性优异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脑围棋世界第一。而且又以受六子的局差赢了台湾的周俊勋九段。在十二月举行的第五届UEC杯终於替日本拿下期盼已久的冠军。并且也以六子的局差赢了郑铭瑝九段。

2012年2月
在十三路棋赛中受先输给二十四世本因坊石田秀芳。三月,在九路棋赛中以分先和大桥拓文五段对战,结果一胜一败;在十九路棋赛中,以受五子与受四子连胜武宫正树九段。这是围棋软体首次和职业棋士以四子局差对弈并且首次获胜的纪录。
zen采取的是一种叫做蒙特卡洛的算法。而蒙特卡洛算法是一种用随机数来统计概率的方法。

举例来说:我们往一个1*1的方块里撒米粒,随意扔,撒3000粒时,可以看到米粒分布如下,根据阴影里与阴影外的米粒分布,我们算出π=3.16667


当米粒撒到30000粒时,π=3.1436
可以看到撒的米粒越多,π的值就越准确。这种模糊算法,太适合围棋这种需要天文数字计算量的游戏了。可以看到撒的米粒越多,π的值就越准确。这种模糊算法,太适合围棋这种需要天文数字计算量的游戏了。

zen就是采用了这种思路,它在任意一个局面下,开始往棋盘互相乱扔棋子,这样下个N局,再找出胜率最高的一手。用这种办法,不用思考死活,不用思考大小,不用思考厚薄,围棋ai duang的一下子超越从前模拟人类的程序。从落后人类九子以上,一下变成只落后四子,进步如此之神速,围棋爱好者开始悲叹围棋超越人类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

然而实际呢,从zen受四子打败武宫正树开始算,已经三年了,电脑ai的发展并不如人想象的那么快,电脑围棋并未有任何突破性的进步。

WHY?

其实很正常,蒙特卡洛算法对于随机数的要求必须是数量级的提升,才能看到明显的变化,而越到后面精度的变化就越微小。这三年来电脑的计算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吗?显然没有。而很明显,现在围棋与人类的差距远不是一个数量级能解决的,也许要提升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数量级才有可能比拟的 上人类。而提升这么多计算力……电脑ai超越人类又回到提升电脑计算力的死路上来了。

所以,围棋爱好者仍然可以高枕无忧,电脑超越人类依然和以前一样遥不可及,大家依然可以愉快的BS的其它棋类,表示围棋仍然是天下第一棋。要超越人类还是等量子计算机问世吧。

2015/5/13补充更新
-----------------------------------------------------------------------
讲个我觉得最好用的读秒规则。

现行的读秒规则都是一手棋一分钟或者半分钟,这种读秒规则我实在觉的反人类。大家下棋的时候,每手棋之间都不是孤立的,经常是在关键时刻我们会长考,然后一下把后面的十手二十手都算清楚了再落子。而后面的着手由于前面长考过了,基本不用花时间。但是现行读秒规则不管,不管你关键不关键,统统一分钟读秒。这个时间分配的极其不合理。

有一次我到KGS下棋,KGS用的是加拿大读秒,快棋每10分钟/25手读秒,这种读秒规则实在太棒了,10分钟内只要下满25步就行,至于怎么分配是你自己的事,完全可以做到关键手多考虑一段时间,非关键手就少考虑一段时间,大大提高时间的运用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对局质量。这么好用的读秒制度居然没得到推广实在令可惜。

2016/03/09重要更新
-----------------------------------------------------------------------------
今天全程看了alphago与李世石之战,被李世石的落败给震惊了。一年前我还愉快的BS着电脑,觉得十年二十年后才有可能出现击败人类的电脑,但一年后我的认知已经被谷歌颠覆了。为李世石的失利默哀,以后再也不能高贵冷艳的俯视象棋爱好者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70103/9042.html

更多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识 大全 世界上有趣的冷知识

冷知识(trivia)指的是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  冷知识(trivia)的由来是拉丁文里意指“三叉路”的3(tres)+道路(via)。在古罗马的都市中,因三叉路随处可见,便引伸为“到

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有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识」?

评论区里说我答非所问的朋友,我很抱歉。不过请容我解释一下,我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年初。那个时候我看到的题目是“知识”,这个范畴就很广了,所以我才写了这些。但是不知道怎么过了很久之后居然改成了“常识”,这样我的回答就显然跑

合肥公交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合肥的冷知识?

第二次被政治敏感了,有些领导不提名字都不行。真心不懂了,哪里政治敏感了?本身前几天提这个问题就是想自己答,搜了一下相关话题,发现关于某地的冷知识这个系列很多城市都有,唯独合肥没有,于是乎便提问了一个,想着等有空了来写一些自己知道

声明:《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你所知道的最冷的围棋知识是什么?》为网友現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