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坚持不下去,不是因为缺乏毅力
为什么成功的方法那么多,成功的人却那么少?
电影《大空头》里三个狂赚20亿美金的人告诉你:当你想“难道我错了吗”时,该如何面对内心的怀疑?
最后的观点,成功者独立思考,而非偏执。
1
电影《大空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三个做空市场而大赚特赚的团队。他们在房地产市场一片看好声中,发现了“次级房贷打包债券(CDO)”潜在的危机,敢于下重注,最终把握了这个“一生难遇一次”的成功机会。
影片最惊心动魄的并不是他们如何发现这个机会,而是后半段,这几个人在苦等房地产崩盘时,自己的精神反而先濒临崩溃。他们独具慧眼,胆识超人,但随着市场狂欢,他们的亏损不断加大。他们有的面对客户的压力,险些被告上法庭,有人则要整天面对公司高层的指责和团队成员的动摇。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老问题:为什么有时你发现了一个机会,却无法坚持下去,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我将在本文的后半部分,讲述这三个团队是如何坚持自己的投资方向的。
2
以前在我家做过钟点工的张阿姨,她要离开上海了。
张阿姨也算是个奇葩,她来上海七八年,做过美甲师、美发师、酒吧调酒师、中医按摩,每换一份工作,中间的过渡时间就用钟点工填充。
张阿姨有个奇特的信念,她认为自己没赚到钱,是因为没有找到能赚钱的行业,而找不到能赚钱的行业,是因为她每次都比别人慢半拍。
我们常常说到一个人坚持不下去,是因为缺乏毅力。但以张阿姨为例,她在转入一个新行业时,往往是很有毅力的。
这种现象很多:减肥时,尝试过方法越多的人,越不容易减肥成功。学英语时,我们也是不断的换方法:背单词、看美剧、看原版小说、找老外对话,但最后的效果总不明显。
很多时候,我们坚持不下去,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毅力。
(影片以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开头,本文的结尾,将提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成功的方法那么多,而成功的人那么少呢?
有人说,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话听上去有道理,但屁用没有,而且有害。“某个方法不适合自己”是结果,而非原因,就像大家的普遍心态,不试试,你怎么知道没用呢?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因为“有效的方法”存在一个悖论:人人喜欢用的方法,效果总是一般的,否则人人都能成功了;同理,效果好的方法,肯定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它一定会击中你的某一个弱点。
人人都喜欢的方法,往往短期内效果很好,比如,通过节食减肥,开头效果很明显,但到了一定时间之后,体重怎么也降不下来。
还有一些人人喜欢的方法,虽然没有任何效果,但却给你一种“希望的幻觉”,让你乐此不疲,比如买彩票,有人说是智商税,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希望税”。
短期有效有方法很容易上手,却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相反,有一些真正长期有效的方法,在短期内很可能没有明显的效果,让你丧失信心。比如浸入式英语学习,很可能你在开头两三个月,完全没有任何进展,一定要突破一个瓶颈之后,效果才能爆发。
再比如读书,你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在开头的几个月内,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实际帮助,更让你沮丧的是,竟然很快就都忘光了。
这时,你会面对这一类方法最大的敌人——你内心深处的怀疑。
在各种“无法坚持”的原因中,最深刻、最普遍、最击中人性弱点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必然成功。
无法你多么相信它,无论是多么牛逼的人推荐过它,也无论它让多少人成功过,在内心深处,你总是怀疑的——你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害怕自己到三四十岁还是一事无成,所以你对任何一种短期内不会见效的方法,都不会放心使用。
所以会有我前面说的那句话:“人人喜欢用的方法,效果总是一般的,效果好的方法,肯定不是人人都能用的。”
如何走出这别扭的局面呢?
4
回到《大空头》这部电影,这三个团队正遇到了这个“有效方法悖论”。
明显的市场机会,人人都能看到,利润非常微薄。真正的大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拐点形成之前,才有人肯跟你交易,但这个机会又很痛苦。一旦市场没有出现你预期的变化,你就会出现巨大的账面亏损。
电影中,因为次级贷价格一直不跌反涨,他们还要不断投入巨资来保持空头仓位,如果承受不了压力退出交易,就会全部赔光(这是期权交易的特点)。
一旦入局,最大的危险在于你的内心,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恐惧,就像电影中的三个团队的心头,无时无刻不纠缠着一个幽灵般的念头:
“难道我错了吗?难道市场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吗?我赌的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我的对手可是美国政府啊!”
那么在长达几个月的煎熬中,这三个团队是如何战胜巨大的压力,坚持到底呢?在《大空头》里,他们为我们总结了能够坚持到底的四种方法。
5
这三个团队“坚持自己的选择”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回到了“当初你做出这个决策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了。
第一团队其实是一个人,医生出身的对冲基金经理,我称之为“自负先生”。
“自负先生”的自负是有道理的,他用的方法是归纳法,在海量的没有人去看的次级贷款债的客户资料中,他统计并研究了说明书、利率浮动数据、客户收入财产证明、信用积分等资料,从而预测了危机迟早会发生。
只是他的预测在时间上过于乐观,在倾家荡产的投入后,市场价格拐点却迟迟不来,就是说,猪已经放在了风口,但说好的“大风”呢?
所以,他的坚持方法就是回过去研究资料,不停的、反复的测算,以证明自己没有错,市场变化迟早要来。
这个坚持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科学派”,就像没能人亲眼见过地球围绕太阳转,但所有人对这点都很有信心,因为这是科学计算出来的结果。
(“自负先生”的自负最后还是赚回来了)
第二个团队是Mark Baum为首的对冲基金,我称之为“敏锐先生”。他的敏锐在于,所有人基于常识认为那是个坑的时候,他能抛弃成见,客观分析其中的机会。他们在次贷债券首席交易员的提醒下,第二个跳进这个“坑”里。
同样,他们也下注过早,遇到了“大风”迟迟不来的困境。
说实话,“敏锐先生”开始是有点动摇的,但他和“自负先生”不同,他发挥了团队的优势,深入群众,展开了大规模调研,从普遍的购房者、放贷银行、评级公司、投资银行高层再到金融监管部门,最后,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坚定了自己的投资决心。
电影中有一个荒诞的场景:“敏锐先生”打听一幢房子的主人,租户却告诉他,那是主人的狗的名字,也就是说,房贷的材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这种坚持的方法,我称之为“市场派”。巴菲特在买万事达的股票之前,亲自去超市收银机前观察用万事达信用卡人群的消费行为,一站就是一天。如果你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新闻和专家分析,根本不可能像这些来自一线的鲜活材料一样,给自己这么强的信心。
(“敏锐先生”是全片最具专业精神的投资高手)
第三个团体是一家小型资产管理公司的两个合伙人,我称他们为“幸运先生”,他们完全是走狗屎运,机会居然是在交易员遗失的一份报告中发现的。因此,陷入困境,他们也是最先动摇的。
幸亏他们的狗屎运还没走到头,他们居然认识一个退隐江湖的老牌交易员,他们用的方法相当简单有效——江湖告急,千里追杀,请用场外亲友团求助热线。
当然,他们的坚持还来自超高的情商,他们闯进了一个高层会议,从与会者不可一世的傲慢中,意识他们的对手已陷入多么愚蠢的自信中。
(布拉德 皮特就是那个最佳场外亲友团)
这个市场总会有人善于发掘潜在的机会,但当市场并未如你如愿时,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初心”,重新审视你当初选择的依据,只有借助科学的反复测算、市场的反复调研、成功者的经验,才能让你有信心付出足够的耐心。
当然,即使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也很难抵挡人性的弱点,与其独自对抗市场,不如试一下《大空头》里第四个人的方法——说服更多的人支持你。
6
“自负先生”是全美第一个发现机会,并大胆做空的人,但他却并不是赚的最多的人。
因为他是个不合格的资金募集人,他的科学计算没有人能明白,他的自负让人恐惧,他的沟通方式让人讨厌,在泡沫还没有破灭之前,他不得不在那些鼠目寸光的客户的压力下不断减仓,最后只赚了7.5亿美金,其中1亿美金的个人业绩提成。
(没有人相信“自负先生”,无论你的想法多么正确)
而《大空头》里真正的“空头总司令”是第四个人,我称之为“推销先生”,他在“自负先生”的启发下,疯狂的开展CDS产品路演,在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骗子的情况下,他居然也卖给了100多家机构超过350亿美元。
检验一个方法是否有效,你可以试着向别人推销,让更多的人帮你判断——好东西总有识货的人。
“推销先生”拿到了7500万美金佣金,比“自负先生”少不了多少,但这可是无风险的佣金啊。
“推销先生”的成功在于,他不光有自信,还能与客户一起并肩作战。在市场最煎熬的一段时间,他不停地和客户一起进行市场模拟推演。电影中,他包下了一家餐厅,每一个台子安排了一个自己的客户和一个多头,让他们通过对话,了解整个次级贷市场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疯狂局面的,以坚定客户的信念。
“推销先生”告诉我们,当你发现了一个机会,不妨以开放的心态,说服更多的人加入你的行列,以减轻你的压力。
(本片的空头总司令,最佳推销员)
7
成功好像一门孤独的行为艺术。对于成功者而言,只有两天是开心的,一个是做决定的那天,一个是收获的那天,剩下的时间,都是无止境的煎熬和绚烂后的平静。
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怀疑。
影片中,“自负先生”每天都在他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基金净值变动情况,从开始的– 9%,到– 11%,现到– 19.3%,最后一天,当他决定清盘的那天,那块板上的数字是:+ 489% 。
《大空头》电影的开头用了马克吐温的一句话:让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世界,而是你坚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
坚持是独立思考,是拒绝平庸,但从来不是孤胆英雄式的偏执,也不靠意志力。
而是靠理性、科学的方法,是深入了解你的客户、你的投资人,是和所有使用过这个方法的人聊天,是拉拢更多相信你、支持你的朋友,唯其如此,你才能真正战胜自己内心的脆弱。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三篇原创,颠覆你对职业的看法。
近期热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